——因為他一創業就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
為什麼華為能從4萬元發展為5000多億?為什麼任正非擁有不到2%的股權,還能控制公司?
——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不管是華為還是阿里巴巴,他們的成功都離不開合理的利用股權。
可是,又有多少公司因為不懂股權,天天上演三國演義,五王爭霸戰,新浪創始人王志東當年被踢出局,西少爺合伙人撕逼......公司的業績、利潤、員工積極性大幅受損,有多少公司因為陷入股權僵局,導致股東內耗而不能快速發展!
股權是老闆們的第一堂課,也是最重要的一堂課。
如果你不懂股權,那麼你的公司也註定走不長遠。
一
徐小平說過:合理的股權設計的重要性超過了商業模式和行業選擇,比你是否處於風口上更重要。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不僅企業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強做大的企業更是廖廖無幾。
企業做不長、做不大的根源當然很多,但大多數的問題都出在了股權上面!企業的死亡不是死於外部的競爭,而是死於企業內耗。
股權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下面這些常見的股權問題你都會解決嗎?
1、股權可以設定期限,有長期、中期和短期,可是,你公司的股權分層了嗎?股權有分層才會有身材!
2、你公司有隻出錢不幹活的股東嗎?他的股權比例設定多少才合理?他購買股權的價格應該和你一樣嗎?
3、什麼樣的股權比例才是最合理的?如何打造完美的股權結構?
4、股權結構不合理的企業永遠做不大,股權分配不好的企業很容易分裂。如何避免一山二虎、三國鼎立、五王爭霸?
5、未來的趨勢不是僱傭制,而是合伙人模式,什麼是合伙人模式,如何建立合伙人模式?
對於初創公司來說,上面這些問題經常會遇到,並且很重要,處理不好後患無窮。
二
關於股權分配,是創始人合夥創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現在投資人跟你談投資的時候,會關注你的產品,關注你的情懷,關注你的進展,也一定會關注你的股權架構和不合理,如果是看到比較差的股權結構,他們是肯定不會投資的。
少部分連續創業者之外,大多數創始人沒有融資經驗,對於股權劃分問題也是門外漢,當投資人指出了「股權結構」的問題,那該怎麼辦?調整吧,可是調整誰的股權呢?
如果合伙人默契的話還好辦,否則,創業小船很容易因為股權調整的爭議說翻就翻了。「泡麵吧」、「西少爺」及「首席娛樂官」就是典型的案例。
創業者的早期股權結構應該學會處理下面問題:
1、有人投資你企業、股權怎麼劃分,選擇股東有哪些標準?
2、如何通過股權去打市場,通過股權去做連鎖?
3、股權八條線:5%、10%、33%、34%、50%、51%、66%、67%,這八條線分別意味著什麼?
投資人如果願意投錢給你,除了看重你團隊的項目本身以及分析創始人能力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看重你公司的股權架構,所以,股權問題一定要處理好。
三
馬雲上市的事件告訴我們:
股權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股權可以留住人才(18羅漢)股權可以融資(孫正義)股權可以打市場(與雅虎合作)股權設計控股(馬雲不到10%控制公司)
西少爺股權紛爭告訴我們:
從孟兵、宋鑫、羅高景、李德忠四人的股權比例為37.6%、28.2%、28.2%、6%中,我們可以學到股權的平均化不可取,創始人必須要有50%以上的股權,這個不容商量,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一言堂。
我們看到成功的案例,也應該從中學習經驗,讓自己的創業之路少走彎路;同樣,看到別人創業失敗血的教訓,應該從中學到經驗和教訓,避免自己在創業中再走同樣的錯路。
免責聲明: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人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