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銀行委託第三方催收,合法嗎?

2019-09-24     請關注債勿憂

銀行委託第三方催收信用卡欠款,是否合法呢?從相關法律來看,發卡行委託第三方催收信用卡欠款屬於違法;但從實際來看,目前國內大多數銀行都是委託第三方催款。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合法」維權行為,但前提是必須要通知債務人。

那麼,如何界定第三方催收行為是否違法呢?我們今天就全面了解一下有關信用卡欠款催收的情況。如果有這方面困擾的朋友請仔細閱讀以下內容。



一、簡單了解一下國內信用卡現狀

根據央行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年底,我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6.86億張,同比增長16.73%,人均持卡量0.49張,同比增長16.11%。

從信用卡逾期情況來看,目前國內信用卡預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788.61億元,相比2017年又增加了77億元,創下歷年最高。

由此可見,我我國信用卡發卡量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信用卡逾期也同樣在飛速增加,真可謂有喜有樂、歡喜交加吧。但這種情況隨著央行新版徵信系統的逐步完善以及風控加強,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悄然改變。



二、銀行信用卡的業務發展情況

說到這裡,我相信大家可能都遇到過超市門口或者小區門口擺攤推銷信用卡業務的,這正是各大商業銀行為了快速擴張業務,不斷降低門檻推銷信用卡及授信的體現。而這種「病態」營銷之下,帶來的信用卡逾期也讓銀行頭疼。

從2017年2018年,信用卡業務在銀行實現了狂飆突進,我們可以從銀行的年報所披露的數據發現端倪: 2017年,銀行信用卡新增流通卡發卡量1273.39萬張,同比增長126.34%;流通卡量3834萬張,較上年末增長49.73%,2016年為2560.61萬張,2015年為1998萬張。

2017年,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3036.28億元,較上年末同比增長67.67%,2016年為1810.85億元,2015年為147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銀行信用卡業務在2018年狂飆繼續,全年累計新增發卡量1737萬張,同比增長15.1%。



為什麼會從2017年開始,信用卡突然放量呢?

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預示著大眾消費時代的來臨,消費金融處於上升周期;另一方面,由於以支付寶、微信等網際網路金融平台推出的各種消費金融科技公司逐漸崛起,提供的各種現金貸服務出現巨大市場需求,也進一步刺激了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發展。

總之,過去幾年信用卡發卡量的激增,在各家銀行占領市場空間的同時,其付出的代價必定是品嘗風險,相信現在還僅僅是個開始。對於出現的各種各樣的信用卡欠款催收方式如上門催討、惡語相向、謾罵、恐嚇、威脅等競相上演,那麼作為一名持卡人該如何面對呢?



三、如何面對洶湧而至的催債行為呢?哪些催收行為屬於違法?應該如何解決?

根據相關規定,銀行只能對持卡人進行催收,不得使用暴力、脅迫、恐嚇甚至辱罵等方式催收。同時也不得對催收人員以回款金額提成的方式來催收。

第一、作為一名持卡人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俗話說得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既然使用信用卡消費就必須面對,尤其是要加強與銀行的溝通,切記不要「玩失聯」,若有信息變更等需要及時與銀行信用卡中心保持聯繫,更不能惡意賴帳或有錢任性不還。

第二,也不必過於膽戰心驚,請放平心態,就算是有信用卡欠款,但並不意味著你就「低人一等」。說到底與銀行還是兩個平等的對話主體,畢竟你是它們的客戶,並沒有高低貴賤。

第三,這一條非常關鍵,請記住只有銀行屬下的催收部門進行的電話催收、催收函催收方式是唯一合法催收方式,其他的第三方催款都屬於違法,你完全可以拒絕。



​總而言之,債權人有權處置債權,催收本身屬於合法的,但要先通知債務人。尤其是委託第三方催款時,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多次三次以上發送侮辱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其行為違反了上述規定,就可以報案,要求警方對行為人作出治安行政處罰。而這個時候那份「錄音」證據就顯得尤為重要。

信用卡逾期後該怎麼去歸還欠款呢?

債勿憂有以下幾點建議:

1、想辦法湊錢儘量還款,可以向親朋好友周轉,然後一次性還清。

2、主動聯繫銀行說明逾期情況,爭取免息分期的機會。

3、努力工作,提高收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4、整理債務,合理規劃還款,避免起訴。如果你身陷信用卡債務問題, 可關注「債勿憂」,已為上萬名深陷負債的卡友,解決難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wDyYW0BJleJMoPMbQg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