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時期民風開放,對女性還未有太多制約,甚至太后都會參與朝政,秦國在宣太后的領導下蒸蒸日上。
宣太后,羋(mǐ)姓,出生楚國,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電視連續劇《羋月傳》裡面的主角羋月,就是宣太后的歷史原型。她是秦惠文王的姬妾,也是秦昭襄王的母親,更是中國封建歷史社會第一個稱太后的人。
《史記·秦本紀》記載: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故范睢說秦王有獨聞太后之語。其後趙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說。是太后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漢襲秦故號,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 也。」
羋月(宣太后)劇照
為子奪位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武王(秦惠文王之子),當時的秦國國君,因與人比賽舉鼎,不小心大鼎脫手,砸斷脛骨,最終氣絕而亡。秦武王膝下無子,他死後,他的同胞兄弟便爭相謀奪王位。
最終宣太后為子奪位,在她和弟弟魏冉的齊心協助下,兒子嬴稷安然即位,是為秦昭襄王,因其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
《史記·卷七十二·穰侯列傳》有載: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厓力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厓為將軍,衛咸陽。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為政。
執掌秦國國政
在歷史長河中,宣太后是第一個有諡號的太后,同時,也成為封建社會裡后妃掌政的鼻祖。
她主掌秦國國政三十六年(也有說是四十一年的),也開闢了太后專權執政的先河,呂雉能以一女子之身控制漢朝,便是因為先有宣太后做榜樣。宋代陳師道著《後山集·卷二》有載:「母后臨政,自秦宣太后始也。」
宣太后本是楚國人,為了秦國與楚國的交好,她被迫嫁給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劇照
偏袒母國
宣太后雖是秦國太后,卻經常在無意間偏袒自己的母國。公元前307年,楚懷王派兵攻打韓國,韓襄王無力招架,派遣使者上靳向秦國求援。此時的秦國雖強,但若楚國攻下韓國,秦國也必然會受到衝擊。
宣太后雖知曉唇亡齒寒的道理,卻因私情不願伸以援手,甚至搪塞上靳說:「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支也;盡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韓,兵不眾,糧不多,則不足以救韓,夫救韓之危,日費千金,獨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於是使者上靳無功而返,事後不久,韓襄王又派張翠出使秦國,勸說秦昭襄王。左丞相甘茂認為,若韓國堅持不住楚國的攻打,最終投靠楚國,那楚、韓兩國就會挾持魏國來危害秦國。秦昭襄王覺得此言有理,於是下令出兵,解了韓國之圍。
秦昭襄王劇照
誘殺義渠王,攻滅義渠
公元前287年,五國眼見著秦國日益強大,企圖用合縱之勢消滅秦國,可五國唯唯諾諾未能成事。合縱失敗後,秦昭襄王想讓成陽君擔任韓、魏兩國國相。
《戰國策·卷五》曾記載:五國罷成皋,秦王欲為成陽君求相韓、魏韓、魏弗聽。
可宣太后卻勸諫說:「成陽君以王之故,窮而居於齊,今王見其達而收之,亦能翕其心乎?窮而不收,達而報之,恐不為王用;且收成陽君,失韓、魏之道也。」秦昭襄王聽從了她的建議。
義渠與秦國多年交戰,終在公元前327年臣服於秦,可五國的合縱之勢,卻打破了這個平衡,義渠王趁六國對峙時,大肆進攻秦國。
秦昭襄王剛即位時,宣太后與義渠王有私通之情,甚至還生下兩個兒子。她知曉義渠王的存在,於秦國而言是威脅,便用私情引誘義渠王來到秦國,將他殺死在甘泉宮,秦國趁機發兵攻滅義渠,在義渠的故地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解決了秦國西部大患。
《後漢書·卷八十七·西羌傳》有載:及昭王立,義渠王朝秦,遂與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因起兵滅之,始置隴西、北地、上郡焉。
義渠王劇照
權力收回,失勢隱退
宣太后主政的時候,任人唯親,親信都是娘家人。兵權等包括朝堂重要職位都是自己的家族親人,另外的兩個兒子,嬴芾和嬴悝分別被封為涇陽君和高陵君,都各有封地。所以當時的秦國,基本是掌握在宣太后手裡,這也導致了國人只知宣太后,而不知秦昭襄王,此時的秦昭襄王猶如傀儡一般可有可無。
後來有一位名叫范雎的人受到秦昭襄王重用,他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宣太后主政大權以及家族兄弟的官位職權,以免造成弒君奪位的變亂。秦昭襄王覺得此言有理,於是採納范雎的建議,廢宣太后,將其他人趕出都城咸陽。
《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列傳》記載:聞秦之有太后,不聞其有王也,今臣聞秦太后用事,卒無秦王,此亦淖齒、李兌之類也…昭王聞之大懼,曰:「善。」於是廢太后。
(小提示:淖齒是戰國時期楚國將領,李兌是戰國時期趙國權臣)
范雎劇照
晚年去世,下令男寵魏丑夫陪葬
宣太后雖有處理政務之能,可她私下裡卻在深宮之中偷養男寵。除了和義渠王有私通之情,她與男寵魏丑夫之事,也是人盡皆知。
她臨死之時曾下令讓魏丑夫陪葬,可魏丑夫正值大好年華,自然不願白白斷送性命,便請求大臣庸芮勸說宣太后。
《戰國策·秦二·秦宣太后愛魏丑夫》記載:秦宣太后愛魏丑夫。太后病將死,出令曰:「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魏子患之。庸芮為魏子說太后曰:「以死者為有知乎?」
太后曰:「無知也。」
庸芮曰:「若太后之神靈,明知死者之無知矣,何為空以生所愛,葬於無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積怒之日久矣,太后救過不贍,何暇乃私魏丑夫乎?」
太后曰:「善。」乃止。
太后雖寵愛他,卻不是無禮之人,覺得庸芮說的有理,於是便聽從庸芮的意見,撤回了魏丑夫為自己殉葬的旨令。
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在芷陽酈山。《史記·卷五·秦本紀》:(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陽酈山。
宣太后做慣了決策者,控制欲極強,即使是享盡寵愛的魏丑夫,也差點難逃一死,做陪葬品,兩人之間的感情,實在談不上愛,或許在宣太后看來,魏丑夫不過是一個玩伴。
參考文獻:
《戰國策•秦二•秦宣太后愛魏丑夫》
《史記·卷五·秦本紀》
《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列傳》
《後漢書·卷八十七·西羌傳》
《戰國策·卷五》
《史記·卷七十二·穰侯列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