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曾擁護楚懷王起事,秦國滅亡後,楚懷王最終結局如何?

2019-08-29     歷史系學長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於沙丘,趙高聯合李斯等人發動沙丘政變,篡改秦始皇遺詔,將本繼承大統的扶蘇以及大將蒙恬賜死,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秦二世昏庸無能,橫徵暴斂,趙高又專權亂政,苛捐雜稅日益繁重,導致百姓苦不堪言,十年暴政最終引發了秦末農民大起義。

陳勝、吳廣率先拉起義旗,發動大澤鄉起義,建立「張楚」政權。一時間天下群雄紛紛響應。

陳勝吳廣起義

跟隨叔父擁護楚懷王起兵

隨後不久,前楚國大將項燕之後項梁、項羽叔侄發動會稽起義。同月,原泗水亭長劉邦亦於沛縣起兵響應,自稱「沛公」。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劉邦率部歸附項梁。

謀士范增總結陳勝、吳廣失敗的教訓,建議說:「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不復立楚之後也。」

於是項梁採納范增建議,擁立前楚國國君,楚懷王之後熊心為王,仍稱「楚懷王」,借他之名征討天下,天下英雄紛紛響應。

楚懷王熊心 劇照

巨鹿之戰大破秦軍主力,劉邦先入關

項梁戰死後,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又令劉邦西向略地入關,並定下「先入關者王」的約定。

但項羽不願北上救趙,更願與劉邦西行入關。楚懷王沒有答應項羽要求,而只派遣劉邦西行攻秦。

公元前206年10月,沛公劉邦攻破咸陽,秦朝滅亡,同時,項羽於巨鹿大破秦軍主力後,擁兵四十萬繼劉邦之後入關。

按照此前楚懷王定下「先入關者王」的約定,劉邦是關中王無疑。漢元年十月,秦王子嬰向劉邦獻上了傳國玉璽,秦朝至此滅亡,共立國15年零47天。

司馬遷著《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有載: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

晚於劉邦入關,對楚懷王心生怨恨

項羽因晚於劉邦入關,對楚懷王心生怨恨,你可知睚眥必報的他,對楚懷王做了什麼?楚懷王最終結局到底如何?

項羽武力出眾,又素有鴻鵠之志,幼時跟著叔父圍觀南巡的秦始皇時,他便張揚道「彼可取而代之」,有著如此雄心壯志,他又怎甘心敗給劉邦?

項羽不願忍受大權旁落之痛,便請楚懷王作廢約定。楚懷王既然被推崇為王,自然要一言九鼎,他不願為了項羽犧牲自己的威嚴。

項羽便破口大罵:「懷王者,吾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專主約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

項羽 劇照

大擺鴻門宴,最終卻放虎歸山

劉邦入關後,范增曾言道:「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建議項羽除掉劉邦,於是項羽大擺鴻門宴,席間亞父范增曾多次暗示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羽此前又聽叔父項伯之言,於心不忍,於是默然不應。最終范增讓項莊於席間舞劍,伺機刺殺劉邦,而項伯看到後也拔劍起舞,擋住項莊,這便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來源。

後來項羽進入咸陽,大肆屠戮,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掠盡關中錢財美女,並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分封其他十八諸侯王。

此時的楚懷王已被項羽架空,名存實亡,根本無力阻止項羽分封。

鴻門宴

自立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諸侯,將義帝(楚懷王)殺死江中

與楚懷王決裂後,項羽行事越發肆無忌憚。他雖尊楚懷王為義帝,卻又自立為西楚霸王,後來他更是占領了楚懷王的都城,楚懷王被迫遷徙於郴縣。此時的楚懷王早已失去實權,項羽使其遷徙郴縣,便是在削弱他的政治影響力,為日後自己坐上王位鋪路。

楚懷王自然知曉自己去了郴縣便再無回頭之路,於是在去郴縣的途中,他總是登高遠望,看向彭城。項羽以為楚懷王心中尚存想法,便派人殺了他。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義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

後人評價項羽此舉「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

劉邦

楚漢之爭,項羽烏江自刎,劉邦稱帝為懷王建廟堂

此後劉邦以項羽殺君慘無人道之名,發兵討伐,群雄響應,這便揭開了三年楚漢之爭的序幕,最終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烏江自刎。劉邦建立漢朝稱帝後,在郴縣為懷王建廟堂,以供後人懷念。

楚懷王的死如石子落入池水般,驚起陣陣漣漪,「項羽之興也,以立楚懷王孫心,而諸侯叛之也,以弒義帝」,他死之後,項羽便遭各路諸侯討伐。

若項羽能有一顆容人之心放過懷王,誰主天下?尚未可知。

參考文獻:《漢書•高帝紀》,《史記•項羽本紀》,《資治通鑑》《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vep4mwBJleJMoPM7su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