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廣東GDP連續30年居全國首位後面臨挑戰?省情藍皮書給出答案

2019-10-17   廣東省情

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

文 / 李欣 字數 / 2089字

編者按

2019/10/17

作為省級重點智庫之一,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省情中心」)以「關注民生,影響決策,服務社會」為宗旨,一直以來都對廣東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組織開展了大量省情調查研究及有關形勢分析工作,形成了一系列課題報告及研究成果,並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多次批示。

由省情中心編寫的「廣東省省情藍皮書系列」之《2019廣東省省情調查報告——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問題與對策》(以下簡稱「《報告》」)將於近期出版。今日起,小編們將精選部分深度分析報告發布在省情公眾號上,以饗讀者,為想了解廣東省省情的廣大讀者提供全面數據及信息。

今天,我們將節選《報告》中由廣東統計局王麗瑩撰寫的《2018年廣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分析》一文。作者全面概括了2018年廣東省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對2019年廣東經濟形勢進行了預判分析,並給出了促進廣東2019年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有效建議

2018廣東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2018年,廣東在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下,全省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期間。但在當前外部挑戰變數明顯增多,內部結構調整陣痛繼續顯現情況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經濟運行基本情況具體分析如下:

(一)經濟總量優勢繼續擴大

改革開放40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總量連續30年居全國首位。

初步核算並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18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277.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從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831.44億元,比上年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40695.15億元,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52751.18億元,增長7.8%。

與經濟總量相近的江蘇、山東、浙江相比,2018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於江蘇、山東,低於浙江,經濟總量優勢繼續擴大。

其中,與江蘇、山東相比,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總量優勢從上年的3835.47億元擴大到4682.37億 元, 同比擴大846.90億元,增幅比江蘇高 0.1個百分點,比山東高0.4個百分點。

但是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較突出,珠三角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快於粵東西北,與上年相比,珠三角地區的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80.2%)提高0.1個百分點,東翼(6.6%)和西翼(7.4%)持平,山區(5.8%)減少0.1個百分點。

(二)供給端質量提高,需求端結構優化

從供給端來看, 質量不斷提高,具體表現為:

第一,鄉村振興戰略成效初步顯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18年,廣東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是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第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全省新增843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超過5萬家,躍居全國第一。其中,廣東進入500強的企業達12家。

從需求端來看,結構持續優化。具體表現為:

第一,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升。2018年,廣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286.84億元,同比增長10.7%,比年度目標高0.7個百分點。

第二,消費需求持續擴大,2018年廣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01.12億元,同比增長 8.8%,農村消費(9.4%)高於城鎮(8.7%)0.7 個百分點。

第三,旅遊業市場活躍,全年國內過夜遊客增長11.1%。

第四,貨物進出口總額超過7萬億元,創歷史新高,達71618.3億,比上年增長5.1%。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繼續擴大,全年對「一帶一路」國家累計進出口增長7.3%,占進出口總額的22.5%。

(三)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

新產業加快發展,2018年,廣東先進位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56.4% 和31.5%,比上年提高3.2個和2.7個百分點。

新業態蓬勃發展,外貿新業態持續發展壯大,跨境電商進出口比上年增長72.0%,市場採購出口增長2倍。

新興消費業態持續較快發展,限額以上單位無店鋪零售業態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9%;「網際網路+支付」高速增長,限額以上餐飲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費收入比上年增長60.3%,增幅提高18.1個百分點;快遞業完成業務量增長27.9%。

(四)市場活力增強,民營經濟活躍

重點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成效明顯,使得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民營經濟發展良好。

2018年,廣東全年新簽外商直接投資項目35774個,比上年增長130.4%;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450.88億元,增長4.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0 個百分點。

廣東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52611.59億元,比上年增長7.3%;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1%,比上年提升0.3個百分點。

(五)老百姓獲得感加大

隨著惠民生政策力度的加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居民收入穩定增加,2018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09.9元,比上年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6.2%。

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為2.58,比上年縮小0.02。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全省城鎮、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達到年人均14207元和11756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8% 以上,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2019年廣東經濟形勢如何

展望2019年,通過一系列的政策配合,面對異常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國內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2019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可能會在6.0%~6.5%。

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效應加快釋放,基礎設施、國際科創中心、粵港澳合作平台建設、生態環保將成為新一輪投資熱點。

二是,廣東新出台的「民營經濟十條」、實體經濟「新十條」(修訂版)、「外資十條」(修訂版)與國家相關政策形成合力,將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增強企業信心。

三是,中美經貿摩擦形勢錯綜複雜,企業經營面臨較大困難,原材料、人工、融資成本持續上升。

四是,有效需求放緩,圍繞住房、汽車消費構建的現有產業體系,還不能與變化的消費需求相適應,供給與需求不匹配。

如何保持廣東2019經濟平穩發展

2019年,廣東為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建議

第一,針對影響生產總值的短板,儘快採取更精準、更強有力的措施。

第二,多措並舉擴內需,加快推進各級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促進消費增長和消費升級。

第三,開拓多元化市場,穩定企業信心,把各項實體經濟發展的扶持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加大工業項目招商引資力度。

·END·

公號原創文章歡迎轉發朋友圈微信

若要轉載,請在後台聯繫小編

歡迎您在文末留言,我們期待與你交流

今日作者

公號已入駐如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