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知識的價值在於分享」,一直是康石石個人信奉的一句話,也是指引康石石個人實踐的一句話。特此為中國藝術留學生開放周三「藝術留學知識共享」欄目,每周三將邀請一位藝術&設計領域業內人士或海外藝術留學生進行個人分享,集合大家的藝術設計認知與藝術留學經驗,為藝術留學生&預備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機會。
前不久英國面對疫情的態度大家都看到了,皇藝的課程也全程轉成了線上,加上不久之後還有一個春假,我趕緊買了機票回到祖國爸爸的懷抱。截止今天已經在酒店隔離滿14天啦,我終於能回家了……
在這個過程我錄了一個關於回國機場防疫的Vlog,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移步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7643609/?redirectFrom=h5
(這是視頻頁面截圖,點不開的)
在皇藝讀了快一年的服務設計,感受也是起起落落。剛開始並沒有感覺有大家說的那麼神,但轉了一圈,了解了一下其他學校比如米理、阿爾托、倫藝的服務設計專業後……我覺得皇藝的服務設計,嗯,真的還行。
它還是那尊神。
01皇藝的服務設計,確實整挺好
首先我覺得,藝術留學選學校就是選資源,特別是對於服務設計專業來說。如果一所學校的服務設計項目沒有一些好的資源,比如和一些比較大的公司、政府機構等等合作的一些項目背景支撐,其實就是瞎扯。
因為如果服務設計沒有真正的客戶來使用,說你這個東西真的OK,那麼沒人能有這個絕對的資格說這個東西真的OK,客戶說OK才是真正的OK。服務設計就是一個這麼商業的專業,就像是設計學科中的商科一樣,即便是在整個基調都比較超前的皇藝也不例外。
皇藝的服務設計資源又是真的很好,除了一年級第一個項目是用來練手的,其他項目基本上都會和很大的公司合作。比如這學期有英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UKAA、英國的勞萊德銀行、還有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EY、以及兩個倫敦社區的地方政府機構。然後你就可以自己挑感興趣的題目去做項目,自己找搭檔隊友。
我們小組因為實在厭倦了工作室,集體在酒吧學習討論
除此之外,也會上一些商科的課。這學期我們跟隔壁的帝國理工大學以及倫敦最大的商科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都有合作項目,一半其他學校的學生,一半皇藝的學生,這樣做出來的東西就會既有商業的屬性也有設計的屬性。如果你兩個項目都參加的話,簡歷上便能夠有三個超級大學的教育經歷。
像帝國理工大學和倫敦政經學院,裡面有很多資源優渥、履歷牛叉的大佬,他們很多平時工作日都是有自己的正常工作的。如果你自己在上皇藝之前已經想好你未來要做一個什麼樣的設計師,做什麼樣的項目,能力強的話也是可以直接跟他們談項目,或者說直接去他們公司合夥去創業什麼的。
所以,皇藝資源這一塊確實沒的說。
在課程方面,皇藝對學生的反應速度還是很快的。比如單說我們專業,一開始的時候其實課程並不是很多,因為服務設計這個專業的學生背景很雜,有的學生出身是商科的、金融的,還有學食物設計的,服務設計的基礎並不是很好。
然後上學期在我們的要求之下,皇藝這學期便開了一些服務設計的基礎課程,比如服務設計的基礎工具介紹啊什麼的,都會給我們提供很多靈感。所以在課程這方面其實還挺彈性化的,你想上什麼課程你都可以跟你的系頭提,他會給你安排的。
apple設計師來我們學校做分享課
在師資方面,我們專業今年剛換了系頭,是之前為英國巴萊特銀行做設計做了很多年的老師。整個設計的工作經驗非常豐富,而且有很多資源會一直給我們推薦實習。比上個系頭會更注重實習經歷這塊,動不動就問我們實習找了沒啊,實習怎麼樣啊之類的。
我們系頭,沒想到以前還是個玩樂隊的吉他手
我們私下討論都覺得這個系主任不比上個系主任說話有水平,但能力背景還是很強的,反應速度也很快,比如這次疫情,如果是上個系主任可能會比較依賴於傳統教學模式,比較慢半拍一些,這個系主任就很果決,事情一出來馬上把所有課程全都轉到線上,非常高效。
我們最近的線上酒會party 主題是夏威夷
在學習氛圍方面可能與學費有關吧,皇藝的學費確實貴,不僅僅對中國家庭來說貴,對其他國家的學生來說同樣很貴。所以大家畢竟花了這麼多錢來上的學,也都還蠻努力蠻拼的,普遍比較勤奮,整個學習氛圍相對來說也會好很多。
剛來皇藝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對方很厲害,有點怯的感覺,但做項目的時候做著做著就會發現大家也都半斤八兩大差不差,其實也就那樣吧。即便是皇藝,大家剛來的話也別因為太把對方當回事,而不把自己當回事。
02服務設計是什麼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服務設計為什麼叫做服務設計,而不叫做策略設計?
很多人都不知道服務設計師什麼,所以我感覺這個專業的名字起的其實是有點問題的。我和我幾個導師都討論過,縱觀整個服務設計的流程,服務設計師其實做調研是做不過做用戶體驗,真正做用戶研究的人的。而產出方案,最終是個建築或產品還是空間設計,又做不過專門做這些方向的設計師。而如果你沒有UI背景的話互動設計又做不過UX……
這樣看起來是個特別尷尬的專業,但其實服務設計師就是站在一切流程的重心,扮演著一個決策者的角色,你要不斷地去統籌,做策略,然後交給具體方向的設計師去做發展這樣子。
也是因此,服務設計專業像個萬能的繃帶,能夠應用到社會的各個行業。你未來想去哪個行業,取決於你喜歡哪個行業。如果你就喜歡接觸各種不同的領域,你可以去一個諮詢公司,可以接觸到不同行業的項目。如果你喜歡具體的某個行業,就可以專注於這個行業去深入。
但我還是建議大家能夠多利用在校期間的實習機會去了解自己並發現自己的興趣點以及能力點,這樣找工作的時候起碼能夠有個方向。我未來就想向教育類的服務設計方向去發展,因為我以前做過老師,自己也是從小學畫畫長大的,對於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學藝術的過程啊、心態啊、思維方面都算是比較了解的,基於這種了解做服務設計也算比較有優勢。
當然,方向這種事也是需要一直思考嘛,未來的事也不一定。
03對中國留學生們想說的
受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大多數中國留學生剛開始在國外還是一個比較禮貌謙讓的態度。其實這在日常生活交際中還好,但是在小組合作的項目中,我建議大家在討論的時候不要拐彎抹角,簡單粗暴,剛一點。
因為畢竟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還是很大的,大多數西方人是需要你把事情說的很直白的,不然他們聽不明白。比如這個東西你說你覺得用黃色不行,你就要直接說:你覺得藍色不行,紅色更好,然後拿出你的專業知識,比如根據《色彩原理學》里的什麼什麼原理來看,紅色確實比藍色更好,所以,藍色不行,改。
這就又要涉及到語言問題了,大家的語言能力能提升還是要多提升,這樣和組員進行討論的時候不會露怯,底氣是足的。不然語言磕磕巴巴,即便再有道理用英語說出來說不明白,整個氣勢都會弱下去好多。
還有就是一定要爭,西方人並不會因為你讓了他,他也會來讓你,如果不主動去爭取,中國學生其實還蠻容易吃虧的。比如在小組項目中,一般前期決策的環節都是西方人在做,後期落地的環節都是亞洲人在做。並不是說我們小氣不願意多做一些東西,而是如果你在一個項目中把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後期落地的環節,那自然會少了很多時間去思考整個項目的精髓是什麼、主心骨是什麼。特別是像服務設計這種專業,你更應該去思考整個項目的策略是什麼。
最後就是,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上皇藝之前,你要想好你上這個學是為了什麼,你的態度是什麼,這些想法都會影響到你整個藝術留學最後的結果。像我就特別開心自己當時因為實習GAP了一年,因為皇藝的學生很多都是經驗特別豐富的人,有的人三四十歲孩子都五六歲了,如果你是應屆生一畢業就進了皇藝,獨立思考能力也比較欠缺,很容易會因為自己的「學生氣」太重,導致你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思維去好好利用皇藝這麼強大的資源。
所以,不要停止思考,如果你想好了,並且做好了準備。那麼我相信,皇藝一定也會適合你。
我們Service design專業圍著便利貼開party
如果大家有更多藝術留學&作品集&保研相關疑問,歡迎私信康石石老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bqjPHEBiuFnsJQV22Q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