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怎麼單位的領導都是空降來的,很少有從單位內部提拔任用

2019-07-23     公事吧

在體制內黨政機關或者事業單位工作的公職人員,都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單位的領導大多是外單位提拔或者調任來的,本單位的職工,要麼長期得不到提拔任用,要麼提拔起來也是擔任非領導職務,或者下屬單位領導職務,或者提拔到其他單位或者基層工作,很少有在本單位直接提拔到領導崗位的。

在任何一個地區,黨政機關都是重要的管理機關,黨政機關的領導崗位,其社會地位的重要性非比尋常。受黨政機構限額和領導職數限制,黨政機關的領導職位極其有限。因此,無論是哪個級別的黨政機關,其內設機構的崗位,大多是從內部職工中逐級晉升而來,這是因為單位的主要職能和工作崗位,要由熟悉業務的同志才能勝任。等內部調整完成,可以更進一步提升到領導崗位上,從股室、科室、處室等崗位的負責人,直接提拔單位副職,通常會顯得資質不足。因此,黨政機關內部機構的負責人,如果進一步提拔晉升,除非能力非常出眾,才會考慮直接一步提升為機關副職。否則,一般都會先提拔為機關的非領導職務(新《公務員法》取消了非領導職務,由提升職級代替),或者提拔為下屬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其他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二級部門的領導幹部,基層單位的領導幹部等。雖然是同一級別,但職務的重要性略低於機關副職,待其在其它職務上歷練後,再行提升為機關副職。雖然未必回得來,但一般的程序都是如此。

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的提拔晉升路線基本相同,因其領導崗位的重要性不同,事業單位副職直接在本單位提拔的可能性比黨政機關要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直接提拔為事業單位副職都困難,直接提拔為同級別黨政機關副職,機率就更小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提拔時,有的還會調任到下屬企業負責崗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綜合能力強,專業能力要求低,在哪個崗位其實區別不大,乾的工作都差不多,也就不存在適應不適應的問題,這就更使得幹部交流、空降暢通無阻。

當然,這只是一般性情況,總有能力出眾的,在提拔晉升的道路上,一跟綠燈,無論是在本行業內,還是不停地空降,都總能得到更好的機會。如果大家都循規蹈矩,一步一個腳印,司局級以上的幹部,就會出現斷層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_iVKWwBmyVoG_1Zz9u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