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
馬雲現身企業家俱樂部周年音樂會現場
指揮中國愛樂樂團
演奏《拉德茨基進行曲》
氣氛相當熱烈
網友不禁驚呼:
馬老師果然「多財多億」
也有網友認為:
「指揮果然沒啥用……」
指揮也許只是個人肉節拍器?
NO!!!
指揮沒這麼簡單!
來看看指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01
馬雲真的會指揮嗎?
視頻中,馬雲指揮樂團演奏《拉德茨基進行曲》,還邀請在場觀眾跟著音樂節奏鼓掌互動,氣氛相當熱烈。
只可惜,樂團演奏和「馬指揮」似乎不在一個點兒上,尷尬滿滿。作為企業家的馬雲,至多只能算是一名音樂愛好者,他能指揮樂團演奏嗎?
其實
馬雲執棒的這一首《拉德茨基進行曲》
有些特殊
《拉德茨基進行曲》由老約翰·施特勞斯創作,誕生於1848年。老約翰·施特勞斯第一次為軍官們演奏這首作品時,軍官們便鼓掌跺腳,隨音樂打起了節拍,這個形式逐漸被保留下來。
如今,許多音樂會都將其作為結束曲。對絕大部分專業樂團來說,這首時長不過幾分鐘的作品是必會曲目,暫時離開指揮、「掛自動擋」演奏,並不是太難的問題。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馬雲的指揮更像是一次「興之所至」的玩票。
02
指揮果然沒啥用?
看了馬雲指揮,也有網友驚呼:原來交響樂團的指揮真沒什麼用,樂手們只看譜子就可以了。
很多人覺得指揮在樂隊里
就是這樣的存在
其實不然...
管弦樂隊的演出是否精彩
要看作曲家賦予樂曲的音樂情感
樂隊是否傾近全力表現出來
把握這一關的
就是指揮
因為管弦樂由多人參與,除了管弦樂隊、還有獨奏樂手、獨唱歌手,甚至還有合唱隊,所以必須有指揮指導整場演出。
指揮站在中央指揮台,或升起的平台上,所有人可以一眼看清他。他運用手臂姿勢、身體動作、面部表情,來控制或評價樂隊聲音,努力調動樂手作出最有力的表演,來感動聽眾。
排練
指揮首先要做的 ,是研究樂曲的總譜。
看這
密密麻麻的標記
先讀懂樂譜,對樂曲演奏時應該發出的聲音有一個確切了解。排練時,對演出人員詳細解釋,推敲棘手的段落。還要仔細傾聽,確保樂器組音量適當,獲得一流混音效果。
演出
現場演出、錄音或廣播演出時,指揮要調動樂隊,作出一場有力、動人的演出。
他運用身體動作、面部表情,告訴樂手該快還是慢,該響亮還是柔和,該表現何種情調。
動作詳解
03
總結:
指揮是一個樂隊的靈魂
1
提示演奏員
一部作品常常規模龐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譜的同時記住排練時要求的所有細節,這時,指揮在的手勢會起到提示作用。
2
決定音樂如何處理
音樂中有很多「氣口」是無法量化在譜面上的,比如在哪裡漸慢或漸快?慢多少?快多少?從到哪裡回到原來的速度?.....這些都得由指揮來統領。
3
增強音樂感染力
音樂作品各有各的情緒,是否能恰當精準地拿捏這種情緒決定著你的演奏是否精彩。樂團指揮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形體動作傳達給演奏員某種情緒,營造某種氛圍。
如果說樂隊是一艘船
那麼 指揮就是船長
把握著整個樂隊的 航向
看到這,是不是覺得指揮也沒有那麼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