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造肉的事情還是比較火的,從5月份開始,人造肉就開始火起來了。
今年5月,名氣最大的人造肉公司,美國Beyond Meat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第一天暴漲163%,創造21世紀美國公司IPO首日最佳表現,因此人造肉突然出現在人們面前。
隨後8月份,阿里的淘寶造物節上也推出了一項關於人造肉的活動,分辨真假獅子頭。用人造肉和真肉做的獅子頭,無論口感還是味道,都差不多,還真不好辨認。
前不久,人類又首次在太空造出人造肉,這個和市面上那些植物蛋白做的人造肉不同,它是用牛細胞做出的人造肉。
人造肉也是分成兩種的,一種是市面上出現的,以及提到的Beyond Meat公司做出來的產品,是以大豆等植物蛋白為原料,做出的素食人造肉。
而這個太空造出的人造肉屬於培育肉,這是將牛的肌肉細胞細胞再生做出來的,科學家模仿了牛體內肌肉細胞生長的環境,用一種"3D生物印表機"的器皿,將活細胞粘在一起,模仿真實的肌肉組織。
這樣通過3D生物印表機成功培育出首塊太空人造肉,科學家的目的是為了研發出太空漢堡、太空牛排等美味食物,用以改善太空太空人的生活質量。
這種培育人造肉目前並沒有上到市面,也不知道它是否健康,是否適合人類。
昨天,10月11日,天貓商城上出售了國內首款人造肉餅。
金字火腿天貓旗艦店預售了一款牛肉味植物肉餅,並與10月下旬發貨,目前月銷量已經達到254單了,不過價格挺貴的,一斤268元左右。
據介紹,本次推出的人造肉植物肉餅是以非轉基因大豆等植物蛋白製成的,同時具有牛肉的質感和口感,每100g肉餅中含有蛋白質11.7g,蛋白質含量還是遠遠低於正常牛肉的。
其實上個月,北京的珍肉食品公司就在淘寶上架了一款人造肉產品,號稱是"首款國產人造植物肉"的珍肉月餅,原料則是大豆蛋白,據說上架3000份,6天內已經售罄了。
其實人造素肉優點也是有很多的,一是可以調節營養成分,更適合人類的營養比例,二是防止肥胖,三是減少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對大氣的污染。
但是缺點也有,那就是太貴了,一斤268元的價格是絕大多數人無法承受的價格,只有等以後科技發達了,減少成本,才能將價格降下來,進入萬家萬戶。
至於人造培育肉,因為其違反自然生長的形成過程,受到很多人牴觸外,其是否健康也還有待考察,而且,可以想像的是,這種肉一定比人造素肉貴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