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不僅是我們國家的國寶,還是全球動物界的巨星,幾乎沒有不被他可愛外表折服的人。
作為國寶和一級保護動物,它們得到了全國人們的喜愛,還有最特殊的、最貼心的照顧。經過我們國家這麼多年的精心照顧與培養,大熊貓的數量逐年增加。2016年9月,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發表報告,將大熊貓瀕危等級由"瀕危"降格為"易危"。
可以見得,大熊貓現在的情況相比於之前來說,樂觀了不少,可是和大熊貓有一字之差的小熊貓,目前的狀況就不容樂觀了。
"你好,我是小熊貓"
小熊貓和大熊貓的棲息和習性還是比較相似的,主要以竹子和野果為食物。
1988年,小熊貓就被認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要知道,大熊貓當初可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二級保護動物和一級保護動物有什麼不同呢?
我們就來舉幾個例子對比一下
1.首先以盜獵為例,有些一級保護動物,比如說大熊貓、金絲猴等,只要涉案1例就會被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而二級保護動物涉案8隻及以上,才可能被視為"情節特別嚴重",所以說一級保護動物和二級保護動物對涉案數量處罰的機制還是有些差別的。
2.當科研項目需要捕獵時,一級保護動物時,要國家野生動物主管部門批准,而二級保護動物就內那個嚴格了,只需要省級野生動物主管部門批准。
3.一級保護動物比較稀有,所以在爭取科研經費、保護區設立等方面,很有優勢。而二級保護動物就沒有那麼大的優勢。
小熊貓在這幾十年來,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數量急速下降。
直到2015年,IUCN宣布將小熊貓瀕危等級由"易危"調整為"瀕危"。
小熊貓到死是什麼樣的動物呢,相信你們已經看到照片了,非常可愛的小動物。
很多動物的名字和他們的種類是不相關的,就比如蝙蝠不是鳥,鯨魚不是魚,蝸牛不是牛,袋鼠不是鼠……
小熊貓也不是熊或貓。
小熊貓到底屬不屬於熊科呢?它的分類歸屬到現在都存在爭議。
目前為止,小熊貓最科學的歸類方式可能是,小熊貓科,小熊貓屬。
在這個分區里,貌似只有小熊貓這一種,真是寂寞無比呢!
雖然和大熊貓沒啥親緣,二者卻有著"趨同演化"。
它們無法消化大部分植物的纖維,只能依賴竹葉和竹筍生存。
這意味著,小熊貓每天需要大量地進食才能維持體能。
小熊貓的視、聽、嗅都不算敏銳,可以說,生活就是跟著感覺走,逛吃逛吃逛吃。
小熊貓還會微笑
雖然大熊貓安全了,小熊貓卻變少了,關鍵是它長得很可愛!
如果有人想打它的主意,把它飼養在家裡,只能送你三個字:想得美!
不僅僅是因為小熊貓是以及保護動物,還是因為它們有非常強烈的領地意識,並且都是獨居生活。
"一個人"走路,吃飯,看風景,身邊如果有其他人或動物,哪怕是自己的同類都會讓小熊貓警惕不安。
其實,近些年來,盜獵者對小熊貓的捕捉愈演愈烈。這主要來源於人們的購買慾,覺得它很可愛,就萌生了將它當做寵物飼養的衝動,這讓野生小熊貓的命運岌岌可危。
小熊貓對大自然依賴非常強烈,加上人工繁育成功率低,導致他們成為了瀕危的。
所以,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家園樹木,才能保護好小熊貓。
小熊貓長得可愛並沒有錯,錯的只是不守大自然規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