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熱氣騰騰、咸鮮微辣的燴麻食總是最讓人惦記。呼嚕呼嚕吃上一大碗,冷冷的天氣總要吃得暖呼呼才舒服~
麻食、貓耳朵、米篩爬、手撇面、捻面卷、空心面說的都是它,各地做法大同小異,普普通通的小面片,就那麼一搓立刻變得精巧有型起來。
麵糰要軟硬適中,醒面時間要充足,至少半小時,最後的那一搓很關鍵,筋道爽滑靠的就是這個。做好的麻食煮至8分熟撈起,或炒或燴或拌都隨自己喜歡。
今天來個豪華版的茄汁燴麻食,配料很豐富,除普通的番茄、洋蔥、胡蘿蔔、土豆、青菜、雞蛋外,還有牛肝菌、黑木耳、黃花菜。不用完全按著菜譜來,手邊有什麼菜就用什麼,都好吃~
燴麻食
·· 用 料 ··
麻食用料(3人份):
麵粉 200克 水 100克
鹽 少許
燴菜用料:
番茄 2個 雞蛋 2個
洋蔥 胡蘿蔔 土豆 少量
牛腩菌 黑木耳 黃花菜(可省) 少量
小青菜 5顆 料酒 1勺
胡椒粉 鹽 適量
蒸魚豉油(或其他鮮味醬油) 適量
·· 做 法 ··
1 | 麵粉加水和鹽和成團,醒15分鐘後揉成光滑的麵糰,蓋濕布醒30分鐘以上。
2 | 醒好的麵糰擀開成厚約1.5毫米的大片。
3 | 切成條、改刀成丁。
4 | 取一個小面片,在壽司簾上用力斜搓過去,即成一個麻食子。依次搓好所有的麻食。
廚房叨叨叨:也可以直接在案板上搓,就沒有豎條花紋了,吃是一樣的。
5 | 雞蛋加料酒和鹽打散,炒熟後盛出。
6 | 依次下洋蔥、胡蘿蔔、土豆片(都切成小碎片)翻炒,加少許鹽,炒至土豆片透明後盛出。
7 | 鍋中加少許油,下番茄塊翻炒至番茄成糊狀(邊炒邊壓),出紅油後加入熱水。
8 | 水開後下牛肝菌、黑木耳、黃花菜,加蓋煮約5分鐘。這時候可以另起煮鍋,水開後將麻食煮至8成熟。
9 | 將洋蔥、胡蘿蔔和土豆加入炒鍋中,煮開後加鹽。再將瀝乾的燙麻食、雞蛋和青菜倒入,加少許蒸魚豉油和適量胡椒粉調味即可。
有時候犯懶就不搓了,直接切成小麵糰,也一樣得勁~
來源: 下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