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編 導 讀
工作業績突出,令人羨慕;學習成績突出,讓人讚嘆;腰椎間盤突出,卻令人哭笑不得。腰不好,很多人都很煩惱。得了腰椎間盤突出,躺著、坐著、站著,怎麼著都難受。
近幾年來,得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人越來越多,這個病名也變得家喻戶曉。這個病嚴重麼,能治好不,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呢?先別急,專家貢獻了一份腰椎間盤說明書,安利給各位。
01腰椎間盤在哪裡,有什麼用?
首先要從腰椎的接頭談起。簡單說,我們的腰由腰椎、腰肌、筋膜、韌帶、椎間盤及神經血管等組成。我們的腰椎共有5個,腰椎和腰椎之間始終有個類似於坐墊一樣的東東墊在中間,這個東東就是腰椎間盤!腰椎間盤非常重要,必須有!它有緩衝應力、穩定腰椎的重要作用。
從結構上講,腰椎間盤由三部分組成,髓核在中間,纖維環圍著髓核一圈一圈往外平面鋪開,軟骨版則在它們的下面,也就是說,髓核和纖維環睡在軟骨板上!
02腰椎間盤突出是怎麼回事?
腰椎間盤突出就是腰椎間盤出現了問題而引發的症狀,簡稱腰突症。一旦位於腰椎間盤中間的髓核突破了它周圍的纖維環的限制,跑了出來,刺激或壓迫到了隔壁鄰居如硬膜囊或神經等組織,可能就會出現症狀。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有的人輕微的突出,腰腿部就會又疼又麻,有的人巨大的突出症狀卻不嚴重。一般來說,急性突出的,一般症狀都比較明顯些,慢性突出的,也就是花了幾年時間慢慢形成的突出,哪怕突出很大,由於人體的適應,症狀可能也不太明顯。
03為什麼會出現腰椎間盤突出問題?
事實上,發生腰突症的原因不外乎外因和內因兩大類。外因就是外傷,比如打球拉傷腰部,抬重物閃到腰等等;內因則是自然退變,即隨著年齡的增大,加之長時間久坐等不良姿勢,椎間盤承受了超出自身能力的應力,出現了退行性改變。
04腰椎間盤突出會有什麼不舒服呢?怎樣算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嚴重麼?
有的人腰痛腿不痛,有的人腿痛腰不痛,有的人則腰和兩條腿都又痛又麻,走路都很困難。同樣的病症,症狀不盡相同,這是因為突出的方向和時間不同。患者腰腿痛到了醫院,醫生往往都會讓拍腰椎X光,甚至腰椎CT或MRI(核磁共振)。是的,腰椎間盤躲得很深,藏得很緊,雖然它突出來了,但摸不著,不照片子,根本看不見!狡猾的是,照腰椎X片也看不見,必須照腰椎CT或腰椎MRI才看的見!也就是說,只是想看看腰椎間盤的話,照個腰椎CT或腰椎MRI就行了,照腰椎X片倒不是必須的。
如果患者近期發生了腰腿痛,平臥時腿痛不明顯,行走和坐立時腰腿痛加重,腰椎CT或腰椎MRI檢查發現腰椎間盤有突出或膨出(突出和膨出區別在於程度和方向有區別,一般而言,突出比膨出要重),那可能就是得了腰突症了。
一般而言,腰椎間盤朝哪邊突出,那邊的神經就容易被壓或被刺激,也就是說,左腿痛,突出朝左側;右腿痛,突出朝右側。那兩腿都痛而且走路困難呢?說明突出朝中央(即中央型突出),並且是巨大的突出,壓迫到了兩側的神經根。臨床上,我們把這種情況叫做腰椎椎管狹窄症,屬於難治性腰腿痛。中央型突出走的是兩個極端,要麼腿不疼,要麼都疼。事實上,腰突症發生時,最疼的是外側型突出(單側腿痛),最難治的則是中央型突出。
05腰突症如何治療?
腰突症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的症狀及所表現出來的體徵、結合影像學資料才好確定,但總的說來,越大的突出,理論上講越有自我吸收的可能,正確積極的治療,完全可以緩解乃是消除腰突症引起的症狀!
所幸的是,腰突症有95%都發生在腰4-5,腰5-骶1節段,只有不到5%突出因高位或巨大需要手術治。保守治療方面急性期需要多臥床休息,減少腰腿負重,可通過藥物、針灸推拿、牽引理療等緩解症狀;隨著症狀的緩解,病情進入緩解期或康復期,則需要在治療的同時增加腰腿部功能鍛鍊。
現代人因為工作方式的轉變,久坐的時間多了,鍛鍊的時間少了,加之CT、MRI的日益普及,腰椎間盤突出的檢出率明顯提高了。但是,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不是一回事哦,只有突出了並具有症狀才能稱之為腰突症。對於影像學檢查有突出,沒有症狀的,則不是腰突症,無需治療!這是人體自然退化的結果。有退化,說明你成熟了!
《經典針灸歌賦》
學習中醫者,歷來都有誦讀中醫歌訣的習慣,因醫學知識枯燥乏味,強記誠難,若融書本內容於韻律優美之歌訣中,則韻味頓生而膾炙人口。一經熟讀,歷久而不忘。本該書從大量古代醫籍中輯錄了比較實用和常用的針灸歌訣、歌賦,分為經脈篇、腧穴篇、刺灸篇、診療篇和流注八法篇分類介紹,並加以簡單注釋。
針灸歌賦是歷代針家智慧和經驗的寶貴結晶。一本優秀的針灸歌賦書,是針灸教學和臨床工作的重要工具。臨床醫生爛熟於心,實踐中可以更加得心應手;老師教起來,簡單易解,中醫院校學生學起來生動、便於背誦;初學者得入門捷徑而少走彎路。針灸歌賦類圖書,市面不斷出現新版本,但均為選錄或新編,一本收錄全、實用的針灸歌賦亟待面世。作者有自幼背歌賦的經歷,後又有六十餘年的中、西醫臨床和教學的豐富經驗,相信本書會成為同類書中的佼佼者。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雲南中醫」微信公眾號,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