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在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企業,如今竟然已是世界500強了

2019-09-02   關河南望

作者:漢宣團隊(小明同學)無授權禁止轉載

前段時間關於世界上歷史事件的發生,有個很有趣的話題,就是歷史上有哪些聽起來不在同一年代,實際上卻在同一時期發生的事件,例如清朝光緒十二年,可口可樂成立;宣統三年,IBM成立。大家對比這些以後,對外國企業擁有悠久歷史是各種羨慕嫉妒恨,但其實中國也有這樣的企業,到如今甚至成為了世界500強,下面就來給大家說一下這個歷史悠久的企業。

這個企業創辦於清朝晚期,當時的清朝已經是內憂外患,經歷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清朝恍然從夢中驚醒,發現自己竟然落後於世界,在清朝內部希望變革的聲音一直存在。但是清朝的保守派和頑固派在朝中勢力較大,一直阻止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想要學習西方技術,並在國內大力發展現代企業的想法。直到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辛酉事件發生後,與原來保守勢力有矛盾的慈禧掌握了政權,她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和地位,就對洋務派採取了扶持的政策,於是洋務運動才真正開始快速發展。

雖然洋務運動只經歷了三十多年就宣告失敗,但發展時期也不乏有一些優秀的企業誕生,就比如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就是典型的代表,而且這個企業就是如今招商銀行的前身,目前招商銀行已經是全球500強企業了,可以說,歷史悠久的國際優秀企業,我們也有。

​洋務運動當時的口號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就是用西方先進的技術,抵抗西方的侵略,李鴻章在其中貢獻最大,雖然他在中國歷史上爭議較大,有些人認為他是喪權辱國的大奸臣,但他在晚清所創辦的一些企業,對當時經濟技術的發展,還是有很大貢獻的。

1872年12月26日,清政府批准了李鴻章要設立輪船招商局的奏摺,之後輪船招商局正式在上海永安街開業。開業之初就面臨了資金問題,,清政府出了20萬兩,李鴻章自己拿出了5萬兩,但這些資金對於輪船招商局的發展遠遠不夠,李鴻章不得不利用自己的個人威望進行籌款,後來在一年的時間內,他就在各地一共籌到了190萬兩銀子,有了資金,輪船招商局的發展就有了保障。

但輪船招商局的成立,對當時在華的英國太古、怡和,美國的旗昌等輪船公司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這些公司聯合起來打價格戰,企圖讓輪船招商局破產,但這並沒有難倒李鴻章,他積極籌措官款,並爭取到了貸款利息上的優惠政策,讓輪船招商局扭虧為盈,而且在價格戰中,輪招商局的聲望也提高了不少。許多人紛紛主動來合作。外國輪船公司眼看價格戰沒辦法擊垮輪船招商局,也紛紛停止了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輪船招商局對於打破外國企業對晚清商業上的壟斷,具有積極意義。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輪船招商局就收歸國家所有了,改組為中國人民輪船總公司。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努力,企業逐漸壯大,後來還成立了一家子公司,就是招商銀行,目前是世界500強的企業。這樣看來,當年的輪船招商局可謂影響深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