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去湖州新市古鎮,一些特色小吃值得一試,下午茶和蛋糕也好吃

2021-05-06     可可的美食生活

原標題:五一去湖州新市古鎮,一些特色小吃值得一試,下午茶和蛋糕也好吃

往東30公里,是烏鎮和西塘,往北30公里,是南潯、周莊和同里,與這些遠近文明的江南古鎮相比,新市古鎮的歷史毫不遜色,民俗文化和商貿文化別具一格,新市始建於西晉,是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同時也是人文薈萃之地,但名氣卻沒有那麼大,在覺海寺路那一帶人流更是稀少,但那不是新市的全部,新市還有更熱鬧的一面,大家跟我一起去看看。宣傳語「開啟由鎮到城的新跨越」,大概想要把新市鎮做大做強吧,不久以後我們看到的會是一個城市中的新市古鎮街區了。

新市有很多這樣的古橋,我發現這裡茶市行業發達,很多人坐在臨河的桌椅上喝茶嗑瓜子聊天打牌,這種風俗由來以久,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古鎮橋頭上停著兩輛超級拉風的機車,一輛是哈雷,我查了一下價格,抵我家好幾輛車的價錢,另一輛看不出是什麼牌子。從這個角度看有種穿越的感覺,一邊現代一邊傳統。

我最關心的當然是古鎮有什麼特色小吃,這是長條形的粽子,是湖州粽子的特色,不是三角形的。

新市特色小吃梅花糕,因為容器是梅花形狀的,甜點心,先刷一層油,再倒入一層米粉糊,微微凝固之後,加入豆沙餡,再在上面蓋上米粉糊,加紅綠冬瓜絲、半個紅棗裝飾即成,買的時候裝在一個一次性小杯子裡,我看到很多人在吃。我因為剛剛吃了午飯,天氣又熱,太陽又曬,實在是沒胃口,就沒有買一個來嘗嘗。

黑白兩色的臭豆腐,10元一盒,小小的一盒,現買現炸。

古鎮有美女穿著旗袍畫工筆畫,喜歡的話可以買。

用來配茶的小茶點,糯米糖、橄欖、桃酥、蠶豆,各色都有,小時候吃多了,現在不太想吃了。

剛剛曬出來的筍豆,筍衣和青毛豆一起煮入味,曬乾,下酒或者配茶都可以,現在的毛豆還沒有變成黃豆……

林家鋪子,1957年拍電影的取景地,文史館裡還在不間斷地放著黑白老電影,我只看過茅盾的小說,電影已經沒有印象了。

五一節的時候,臨河的一邊坐滿了喝茶的人們,神情非常悠閒。

洪順絲行,裡面賣絲綢衣服。新市有一個特色保留節目,蠶花廟會,每年清明,蠶農們祈求蠶神為蠶寶寶清病祛災,賜給豐產年,每年這天新市鄰近縣鎮的蠶農,都涌到古剎覺海寺、司前街、寺前弄、胭脂弄、北街一帶,農村婦女懷裝蠶種,頭插各式蠶花,引得人們前來觀看,人山人海,你軋我軋,故曰「軋蠶花」,廟會結束後人們就開始春耕育蠶。

這門上掛著的就是蠶絲了。

南聖堂,為京杭大運河浙江段唯一一處祭祀之地,祀漁神、蠶神、農神。

運河上的水閘,根據水情,可以把閘門開啟或關閉。

河對岸的美女,喝著奶茶,看著手機,靠著舊屋,很美。

沈銓故居,清代畫家,擅長工筆畫,花卉鳥獸,仕女圖,曾被日本人請去三年,創南苹畫派,深受日本推崇。

現在看上去還是深宅大院,屋子裡空著,我們能走樓梯上二樓,看到舊時民居狀態。

出得門來,看到這一家的珊浩燒雞,本來也沒什麼,看到豎著一塊牌子「今日售完」,大概是當地一家頗有名氣的燒雞店,店裡還一袋袋放著客人買好但沒有帶走的雞肉,因為外面天氣炎熱,不妨一圈逛下來再來拿。

鍾兆琳故居,我國電機工程先驅,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教授,治學嚴謹,教出一大批電機方面的專家,可以用英語授課,語法都很嚴謹,在美國學習時,數學成績總是第一名。

錢學森曾說他在國內讀書的時候,有兩位教授的治學態度和方法給他影響很深,其中一位就是鍾兆琳。

在古鎮走走停停一下午,腳也酸了,人也乏了,我們遇到這家咖啡館,很有文藝小清新的味道,打算進去休息一會兒再繼續。

菜單:飲料,咖啡和茶,價格都在2、30元這樣。

有男孩子在練習吉它,有貓咪在店裡出沒。

二樓滿座,我們又到後院找位置坐。

老公點了一杯熱檸檬茶,24元一杯。

我點了朗姆酒栗子蛋糕,30元一塊。

一塊蛋糕分了6層,做工還是很細緻的,凍在冰箱裡,舀一勺入口即化,朗姆酒和栗子的味道都淡淡的,不太濃郁,但能在古鎮吃到這樣的蛋糕已經很不錯了, 我們分吃了蛋糕和熱檸茶,為手機充了電,人也仿佛又充了電。

這是我們坐的後院位置,剛剛走了兩桌,我拍了照,又進來兩桌,五一假期的生意真是很不錯。

後院開的月季花,自然和茂盛。

從咖啡館出來,走不遠,看到很多人排隊買東西,我事先沒做功課,應該是當地比較有名的小吃吧。

玲阿姨梅花糕,大概在新市要吃這家的梅花糕,味道才好,現做出來,必須要等,但我剛吃了蛋糕,也沒有耐心排隊,所以此次新市之行,是與梅花糕擦肩而過了。

跟排隊的人道個歉,湊到前面去拍個照,玲阿姨本人正在做梅花糕。

清明已過,這裡曾是新市蠶花節開幕的場地吧,我們每走一個古鎮,都更了解一些當地的文化和風俗,從來沒有白走一趟的地方。

有年輕女子穿著艷麗的紅裙在小船上拍照,世間美好莫過於此。

新市古鎮的最後一站,民國「德源當」舊址,現在是新市文史館,下午4:30關門,我們4:20進門。

買了當天唯一一張門票,10元錢。

一個地方的博物館、文史館一定要看一看,能最快最直接最集中地了解當地的文化。這是新市古鎮的布局圖。

沈銓的工筆畫仿製圖,無論如何都給我一個直觀的感受。

黑白電影《林家鋪子》,講述清末民初企業家的生存之難。

掛滿綠植的文史館。

斑駁的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鐵門,無聲地記錄著歷史,見證著歷史。

夕陽餘暉中,我們告別新市。下一站,善璉湖筆小鎮,一個遊客更少的小鎮,若有興趣,跟著我一起去看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Bz3QXkBMMueE88v3J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