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下的基石之六》排球人口爆炸與招兵買馬…(原創)

2019-10-04     用戶公孫奴

中國排球人口首次爆炸,發生在七十年代初與末。當時,所有省市區,解放軍各軍兵種及大軍區,都恢復、籌建了排球隊。重點單位甚至一線二線三線排球隊伍都建全。全國性、區域性、全軍性排球比賽此起彼落。中國排球,迎來了空前絕後的排球人口爆炸歷史階段。柳營春試馬,沙場秋點兵。從黑吉遼到京津滬,晉冀魯豫內蒙古。陝甘寧,雲貴川青新兩廣加台灣…反正除了西藏外,全國二十八省市自治這都有排球隊,這是現在年青朋友們所意想不到之事。排球人口多,隊伍基數大的好處就是百花齊放,從中優選。比如河南省若無男女排球項目,其少體校系統就隨之撒消編制,那麼,天賦朱婷國際流就可能埋沒。

中央軍委、國務院聯合配套下了紅頭文件,軍隊體工隊可以自行在全國960萬平方公里範圍內四下出擊「特招」生員,放寬政治條件招收體育兵。體育與軍隊,自古有如魚水一般難分難解。古奧林匹克運動項目,幾乎都與軍事有關。或始於軍訓,或與戰爭大有淵源。「冠軍」一詞,在中國的典故中原本就與軍隊相關: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競技體育進入軍營,就擁有其先天優勢和超人一籌的獨到之處。那就是:建隊如同擴軍,治隊等同治軍,比賽視作斗陣,看誰勇冠三軍。軍旗所向,勢如破竹,往往旗開得勝。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張蓉芳、孫晉芳、陳招娣、梁艷、曹慧英、周曉蘭、楊希等人,都是在這一波爆炸中進入排壇!

中國女排十冠王,代代國手有軍裝。軍隊除八一體工隊外,各大軍區及空軍、海軍、炮兵、二炮、工程兵、基建工程兵都建立了排球隊或正在籌備成立排球隊。世事皆如此,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反正思路是先拉起隊伍再說,至於這些排球隊最後能否定編轉正,全看比賽成績與發展勢頭。簡而言之,競技成績是硬道理,隊伍實力會說話。這實際上是一種只可會意不可言傳的叢林法則。這一陣,各地少體校排球班之門幾乎讓踏破,專業隊歡迎汝穿上軍裝,多誘人喲!傳統排球項目的漳州三中,僅在這七十年代初,進入專業排球隊的男女生有十幾名。同學們要上山下鄉到建設兵團,只能淚眼相對!

省與省之間,軍隊單位之間,隊與隊之間競爭挑人,也促進了各地排球培訓體系加速發展。各地招生選材重點在少體校,中國建立梯次少體校排球隊的首要任務,就是向上輸送人才。到那都一樣,家長皆理想。地方體工隊與軍隊體工隊,共同推動了良性的培訓局勢,壯大了排球人口,百花齊放各有芬芳。軍地招生人員直接在少體校選人看人。大名鼎鼎郎平鐵榔頭,也就在那個年代步步登高,她於1973年4月進入少年區體校排球班,1976年進入市體校,同年入選北京市青年排球隊併到漳州參加冬訓。1978年,郎平的高大身影與全面技術印象,一併進入袁偉民視線,她立馬入選國家隊沒商量。當年的郎平,發傳扣攔墊,五大技術樣樣都閃亮,確實過人,實為天賦加努力的典範。

一時間,各級青少年校學生,各路原專業退役人員全部給激活了。到處在選材,到處在看人。那時好象還沒有什麼專門的《運動選才學》,原始隊員的選擇更多是依占身高與外形。就憑兩隻眼球看,就憑自我感覺要。 人人明白選材重要,人人知道一將難求。自古山東出好漢,歷來東北出大個。參與到東北三省挑大個有十幾個軍區與軍兵種。包括八一隊的選才幹部都湊在一起挑,局面十分熱鬧。有些軍隊選官不全是搞排球專業出身,叫做外行選內行。有不少招兵大臣屬於山寨客串的教練,如是搞田徑的和游泳的教練也選排球隊員。他們多是在選田徑與游泳隊員同時,是體工隊領導讓他們「選才一把抓,回來再分家」。兼職選排球隊員,以便爭分奪秒搶時間。

(郎平青澀時光,少女時代!)

組隊必須「先選帥後選將再選兵」,誰違反這基本原理與程序,就會走彎路。欲速則不達,導致事倍功半。一名排球隊的主帥即教練員,某種程度上就決定著這一支球隊的走勢和風格。主帥不明,累死三軍。於是,地方無私輸送了一批優秀教練到軍隊。老國手袁德鳳成了福州軍區女排教練兼主力,一出手就全軍奪季軍。老國手馮正海成了新彊軍區男排教練兼主攻。中國排球人在這個時段里揚眉吐氣,漳州基地冬訓隊成了人人嚮往的排球聖地。沒能取得冬訓隊資格的隊,都想方設法自費前往,觀摩訓練,打幾場比賽也心滿意足。

福州軍區男排走的卻是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建隊初隊員百分之九十來自連隊。而在來自福建男排的教練朱永泰的執導下,幾年後就打上甲級隊前茅,並勇奪全軍冠軍。上好的材料,遇上最佳的教練,成功機率最高。就好象國手汪嘉偉,他隨父親單位支援福建三線地區,從上海舉家搬遷。早期選上福建青年隊還讓退還,原因是他右手臂小時候摔傷伸不太直,有人斷言這會影響他的扣球與墊球。言下之意,是難於達到高水平。

(半世紀後重逢。汪嘉偉與本文作者。)

可是,緣分所在讓他先遇上陳玉霖教練復進隊,參加漳州冬訓。後期遇到戴挺斌教練重點培養,終於脫穎而出,這是很關健的一環。陳玉霖有閩省排壇帥才之稱,戴挺斌有中國排壇教父之譽。都是公認的名師名家,高手高人。汪嘉偉就是通過名師的訓練,激活、提升、挖掘和發揮出其身體極限潛力。並且沒有走彎路,福建沒有浪費時間。所以他迅速達到高水平,成為一代世界名將、網上飛人。所以,名師出高徒,雙贏天下服。

(老照片:全國排球分區賽福州賽區開幕式!)

建隊育人出成績的歷史可以借鑑,卻很難複製。漳州基地冬訓隊模式,為國家隊選人組建,提供了十分可靠的數據。錢處長一邊抓訓練,一邊讓專家組同時在暗地裡考核評估開始進行,為國家隊男女排主教練的提名推薦工程,步步深入。錢處長、張然等專家,都在國家隊執導過,深知教練是重中之重。慈不領兵,法不容情。業務精專,又要年青。創意先行,出奇制勝!如把國家隊比作一座寶塔,那麼塔基是群眾排球少體校排球,各省市軍區專業隊。教練呢?就是塔尖上的寶葫蘆!豐碑下的基石,靈魂就堅實。那麼,七十年代中國男女排的頂尖寶葫蘆,藏隱何方?

(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y0clW0BMH2_cNUgZj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