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傳》第十八章《朱婷鑑賞》江湖流傳,佳作品嘗…(原創首發)

2020-03-20     用戶公孫奴

第十八章《朱婷鑑賞》梗概: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老祖宗這句話有些狠。

拿手電筒照別人容易,照自己畢竟刺眼。人有時存在盲點,很難做到自知之明;也難以辯證解剖,做自我鑑定。記得剛進隊在袁偉民教練手下試訓,每逢比賽結束或階段訓練完畢,就是交個人鑑定或總結的時節。感覺最是煩人無奈。畢竟訓練之餘精疲力盡,實在不想再動腦寫。但袁偉民教練的話,總是在耳邊叨:要戰勝自己!要強制興奮。寫不了鑑定?就返省市隊回爐!

實際上,袁偉民教練的要求仿佛很簡單,就是「自己打分,問題找准。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可下筆不知從何寫起,總要折騰幾夜。後來老隊員陳招娣把自己的鑑定讓我看,依樣畫葫蘆。按其格式和層次就寫成了,問題和成績三七開比例。那時都用手工操作,寫錯了得重抄。但是幾十年後回眸那段光陰,感覺收穫極大。讓人學會思考學會分析,懂得客觀辯證,一分為二找准存在問題!也練就了拿得出手的硬筆書法。

現在,我依然按照中國女排老傳統。要求隊員每人必須寫專題鑑定,限時交卷。東京奧運會前的訓練事關重大,她們只有明確自己技術上的優缺點,挖潛細摳才有雙向互動的共識。程序是個人先醞釀後成稿,教練組初步審核後,提交全隊集體會診。技術上必須補缺補漏的地方,自己能認識到並找出來最完美。每個人需要勇氣自我揚棄,但是知道缺點問題,不等於可以立改立行,理解不等於掌握。客觀條件會限制,需要一個痛苦過程。

眼前是朱婷剛交上來的《自我鑑定》,電腦列印件,編排很規範。通篇儘是大實話,內容豐富洋洋洒洒。文筆無限制,信筆走馬,直抒胸臆,真是文如其人,話透其心。不由自主,吸引著我得往下看。朱婷是最讓我省心的一隊之長,她的威信是在訓練比賽中樹立,自然天成。她啥事都走在前頭,作風頑強頭腦清醒,技術發揮穩定出采。在我心目中,朱婷就是隊標。她技術全面,樣樣都有閃光點。比賽接六輪一傳參與立體進攻,攻攔最強,是全隊最重要得分點。

朱婷開篇這樣寫道:「俺可不是外界說的,什麼天才百年一遇。最多吧,算是一個普通的排球人才。記得2013年進國家隊時候,人很瘦弱單薄。跟大夥一起訓練,感覺也就是一項扣球技術能拿得出手。郎導當時就說:一招鮮、吃遍天?點很高、非常好。那時,歲數小沒全聽明白,以為都是表揚。一晃七年過去,自己跟自己比,變化大了去。郎導讓我刻骨銘心的記憶的教誨,就是技術要走全面,體能要抗磨練。七年來,注重生活管理和飲食控制,保持低體脂和最佳體重。技術上能動腦筋想問題,五大技術自評及格以上,總歸是向著全面型發展。細想主要存在問題,一共有八點。」

啊!朱婷文中如此娓娓而談,如此低調開頭?我心裡讚嘆不已。朱婷對成績一帶而過及格而已,存在問題居然找了八條!而且條條祥細入微,遂一對照思考!都提出改進對策。為保密故,我暫時省略此部分。比如朱婷對自己獨樹一幟的扣球上步,提出保持一步半步和無助跑起跳扣球外,加練三步沖跳上步技術,交叉使用。以利調整攻威力更高更強,在關鍵時刻給予出擊。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朱婷,又給大家樹立了挖潛細摳新風尚!

其實,朱婷的旱地拔蔥式起跳扣球,極蘊觀賞性,我一向欣賞。四號位的高點平拉開扣球,速度全在0、9秒以內。她突然扣三、四號位之間的衝進短球,常讓對方措手不及。朱婷扣球手法總能保持在最高點擊球,憑高點長線打落點取勝,打法極其精明。朱婷是技術型選手,她進攻手段豐富。輕打軟吊抹捅擅長,喜笑怨罵皆成文章。朱婷身高1、98米,立定舉臂全長2、52米,舉手高出網口28公分。她曾經人背著網,舉福墊球過去,居然得分。因為出乎對方意料之外,被球迷譽為神仙球!反彈琵琶長袖善舞!

當然,世界排壇都在研究分析朱婷,千方百計制約朱婷。世界名教各有秘招對付她:塞隊是"拉西奇跟進",義大利隊是「拼發球玩命」,巴西隊是「限制她扣球成功率50%以下才行」等等。面對這些,朱婷自己也悟出反制破解之道,她的八點問題,就是應對破解以毒攻毒,另類反擊。朱婷在文中,還提到了當場上隊長的職責問題。她想全隊之所想,急全隊之所急。為教練組分憂解愁,甘當前敵總指揮。朱婷這樣寫道:「一隊之長兼場上隊長,在職責履行方面,毫無疑問首要是自己必須打好,其次是帶動全隊一起打好。特別在比賽落後或相持之時,要針對性地提醒大家和鼓勵隊友,給建議、出點子。自己要敢於挺身而出扣關鍵球。隊長不下地獄,誰下地獄?顏妮說要甘灑熱血堵槍眼,我說不但要迎著槍林彈雨去衝鋒,更要架起炮火亡命轟!"

讀至此感動,雙眼淚朦朧!技術上本無止境,朱婷如此高標準嚴要求,體現的全是中國女排精神。她的境界讓人越讀越自責和內疚,我壓在朱婷雙肩的擔子,是否太沉重了?場場讓她打頭陣:接一傳六輪不少,自接自扣多損耗?進攻數量全隊之最,攔網防守連軸轉無怨無悔。二傳手接應人有「二換三"之喘息,兩位副攻手有自由人後排頂起;張常寧有李盈瑩可以互替,唯朱婷命中注定全場賣力?!這種情況怪我自己!真的是有「好牛多耕"過度使用問題。慚愧呀!核心作用也不能這樣當成機器?挖潛細摳反思找問題,我更應該算一個。

古訓曰:有狀元學生,無狀元老師。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波更比一波長。世界流朱婷,愛你!中國驕傲,女排標杆。讓我們攜手同心傾情奉獻,讓我們師徒並肩永恆續緣。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掩卷之時,想起韓愈《師說》所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頓時釋懷熄燈就寢,不知東方之即白!

正是:

百年一遇是朱婷,

東京衛冕江湖行!

弟子不必不如師,

登頂遠望天下清。

(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D6lC3EBnkjnB-0zRr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