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擁有一個好用的衣櫃,布局和分區規劃是非常重要的。懸掛區多高、疊放區多大、內置抽屜放幾個?這些都是需要規劃好的,一般入住之後就不會變動了。
如果衣櫃規劃不合理,日常收拾的時候會增加收納的時間和體力成本,從而降低效率。那麼,衣櫃怎麼樣才能合理的規劃呢?
快繼續往下看吧!
1、布局和分區
一個設計合理並且好用的衣櫃,布局和分區的規劃非常重要。例如下面這個衣櫃的設計。
基本入住之後就不會隨意改變,並且會陪伴著我們走過很多年,所以為了我們的生活高效、舒適,我們一定要做好規劃。
那麼如何規劃呢?首先,我們要明確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衣櫃裡面放什麼?
這個問題,每個家庭其實答案都不一樣。想到燕小六經常說的,你姓嘛,叫嘛,從哪來,到哪去,家裡幾口人,人均幾畝地,地里幾頭牛?
扯的有點遠。。。但是道理都一樣,要先考慮清楚衣櫃是幾個人在用?自己一個人,夫妻2個人,一家三口或四口?每個人多少衣服?除了衣服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如被褥、過季衣物等?
衣櫃裡面放什麼決定了布局的整體方向。如一家三口,可以按照男、女、兒童以及大件儲物進行劃分。如下面這個圖,各個區域的功能很明確,一目了然。
第二個問題:怎麼放?
原則1:方便原則
指的是要縮短動線,男女分開是必須的,這樣能夠花最短的時間找到自己的衣服。再比如常用的衣服一定要放在最容易找到的地方,這樣能確保自己第一時間找到自己的衣服。
不要小看這一點,比如我們每天上班都可能扣著點上班,花費最短的時間找到衣服,還能讓我們多睡一會,從一天看不算什麼,那按一年算呢?按十年算呢?
原則2:易拿易放
簡單的說,就是站著就能很輕鬆拿到的地方,一般指的是衣櫃的中間偏下一點點的位置,把疊放的、常用的衣服放在這個區域,不常用或過季的衣服放在頂部和底部區域。
原則3:懸掛>抽屜>柜子
衣服能掛就掛起來,這是第一原則。對於我們這群懶鬼來說,疊衣服那就是要我們的命!所以,衣服能掛的一定要懸掛,這樣放也方便,拿也方便。
但是現實是,我們不僅是懶鬼,還是窮鬼,我們沒有那麼大的衣櫃把衣服全部掛起來。所以不常穿的和過季的要疊起來,還是要老老實實的去疊衣服!
疊起來的衣服,我們優先選擇抽屜,為什麼呢?仔細想想,你可以發現,你家的衣櫃裡面的柜子都是只會放很少的衣服,但是它們的空間很大,而抽屜,明明空間很小,但是經常塞得滿滿的。
再說頂部的柜子,空間很大,但是太高,不容易拿到,怎樣放衣服呢?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收納箱,然後把不常用的或者過季的衣物放進收納箱然後塞到頂部,這樣就能節省很多空間了。
2、尺寸相關
我們先看下面這張圖,這張圖是一個參考的尺寸圖,相關尺寸標的非常明確,但是僅作為參考。
掛衣區:
掛衣區分為長衣區和上衣區,長衣區主要是掛大衣、連衣裙等全身衣服,高度一般在140-150cm左右,寬度不定,根據家中需求來確定。
上衣區主要是掛外套、西服等易褶皺的上衣,高度一般設計在100-120cm之間,最低不應該低於90cm。
掛褲區:
顧名思義,主要是用來掛褲子。掛褲區的掛衣架可以用掛褲架,也可以用衣架。褲架的空間應該保持在65cm左右,衣架的空間至少要70cm。
疊放區:
疊放區只要放T恤、睡衣、短袖等不易褶皺的衣服,一般設計位置在人體腰部位置,這樣拿放方便,柜子高度在35-40cm之間,寬度在30-40cm之間。
抽屜:
抽屜的尺寸一般在15-20cm之間,寬度在40-80cm之間,抽屜的位置不要在衣柜上面,可以偏下一點點,這樣便於拿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