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時間閒在家裡沒事,跟風追劇看披著愛情外衣的燒腦劇《想見你》。作為劇中女主角每次魂穿必備BGM,每次《Last Dance》一響起,我也能跟著哼唱幾句。沒想到,我們家從來只看軍事論壇不看電視劇的老爸,居然也能跟著一起唱。
爸說:「你怎麼聽這麼老的歌,這不是我那個年代的歌麼。」
我才發現,《Last Dance》這首歌,收錄於伍佰96年由滾石唱片發行的專輯《愛情的盡頭》中。這首並非是當年專輯中的主打歌,沒想到卻在2020年初火遍了大江南北。轉眼唱這首歌的伍佰已年過半百,又一代新的年輕人在他的老歌里品味人生種種,體驗得失、釋懷成長。
突然意識到,不管是我爸那一代還是我這一代,我們都是被滾石唱片交織過青春的一代,多少家庭里,最長情的歌單,都來自滾石唱片。
於是我打開QQ音樂,從滾石官方精選歌單的第一首開始放起,和老爸玩起了「我們都聽過」的遊戲。
2
要說起那些年的歌單,其實是被一盤盤帶滾石黃底箭靶logo的磁帶串聯起來的。
滾石擁有很多的第一。
它是中國台灣的第一家本土唱片公司;
它發行了中國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第一張CD唱片《回聲》;
它也是繼華納、EMI、 BMG、SONY、環球唱片這全球五大唱片公司進駐中國台灣後,唯一一家存續至今的本土唱片公司。
那些你張口就來、標誌著華語樂壇黃金時代的名字,他們背後都繞不開滾石唱片。
齊豫、李宗盛、娃娃、潘越雲、張震岳、任賢齊、徐懷鈺、無印良品、梁靜茹、劉若英、萬芳、趙詠華、周華健、趙傳、黃品源、莫文蔚、張洪量、五月天……
40年里,滾石唱片如同華語樂壇上的一本活字典,記錄著整個華語歌壇的轉折與發展,承載著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
滾石唱片為華語樂壇製作了太多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歌曲。過去的40年,不論是誰,只要進KTV點歌,就一定會有一首來自滾石的歌;多少人省下零花錢買的第一盤磁帶,也一定會帶著滾石黃色小箭靶標誌。
「即便穿越了人海,也沒有翻過李宗盛的山丘」。
李宗盛是滾石的元老級製作人,他製作過太多歌手的專輯,太多讓人在愛里心碎又重獲勇氣的「女人情歌」,都來自李宗盛。他自己也貢獻出《山丘》這樣傳唱幾十年熱度依舊的經典歌曲。李宗盛的歌,唱盡了人生起伏種種,所有正在經歷卻無法開口講述的年輕人,都能在他的歌里尋到慰藉。
「年少不懂李宗盛,長大方知林憶蓮」
林憶蓮也是在滾石遇到李宗盛的。如果說林憶蓮是一顆深藏在滾石土壤里的寶石,那李宗盛就是那個挖寶人。兩人的愛情故事,早已被風吹散進過往,不必再去緬懷探究。但李宗盛為林憶蓮量身打造的歌曲——《當愛已成往事》《為你我受冷風吹》《夜太黑》《傷痕》——卻成了劃破時空的經典,一直在華語音樂的這片天空中閃耀。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滾石的歌,滾石成就了很多人最長情的歌單。
3
時代發展飛快,如今VCD、DVD早已退出時代的展示台,當年買的磁帶,也早已塵封在抽屜許久,沒了能播放的工具。
但滾石依舊在,聽滾石的人依舊在。我們仍然不論晴天還是雨天,都需要聽莫文蔚的陰天;我和我最後的倔強,也需要在五月天嘶吼的嗓音里握緊雙手絕對不放;更需要在經歷一次次分別後,在梁靜茹的勇氣里保有對愛情的憧憬……
只是我們聽滾石的方式,從當年的磁帶變成了現在的音樂APP。
我也曾一度在各種APP上搜羅滾石的歌,創建我的長情歌單,但也面臨著許多人都遇到過的問題,音源不全。而其中體驗最好的,是QQ音樂。
原來早在多年以前,QQ音樂就已經和滾石唱片達成深度戰略合作,近年來持續通過構建詞曲、演出、翻唱等多種合作形式,共同助力華語音樂的傳播與活化。而QQ音樂里的「滾石唱片KTV」,也是「常年營業不停歇」的狀態。
通過QQ音樂,不僅能盡享滾石經典,還能時刻了解到華語音樂的時代趨勢。
在如今這個流行音樂分眾極度分裂的時代,這片百花齊放的花園裡總有一塊豐沃厚重的土壤是屬於滾石的。新的滾石樂迷也在不斷誕生。
在Z世代逐漸占據主流的今天,能真正懂得用戶需求,並堅持為用戶提供豐富曲庫與資源平台,才會真正在飛速發展的時代里,留下深刻烙印。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這份承載了兩代人記憶的長情歌單,也必定會在QQ音樂的平台上傳遞下去。
*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