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十條「最美秋日路線」出爐,讓你一口氣大飽眼福

2019-12-17     丑故事

撰稿 攝影 / 金志宇

杭州的秋天從桂花開放開始,到北山路的梧桐葉子落盡結束,時間長達三個月。

江南的秋,是五彩繽紛的,綠色,黃色,橙色、紅色……一片紅葉,一棵銀杏,一池水杉,一條小路,一處蘆葦盪,都美不勝收。

杭州最美的地方是西湖,最美的秋景也主要集中的西湖周邊。

今年的秋天,晴多雨少,秋色比往年又要美上許多。

雖已入冬,因沒有遭遇雨水和大風,這濃烈的秋色依然在枝頭怒放。沒去約會過的,趕緊出發,否則又要等下一個秋天了。

01 北山路,孤山

北山街位於西湖北邊,寶石山下,北山路上的行道樹法國梧桐,進入深秋樹葉逐漸變黃,在寶石山下形成一條金腰帶。

走在斷橋上,放眼北望,山(寶石山),塔(保俶塔),樹(梧桐樹),殘荷,湖水,組成了最經典的西湖之秋的畫面。

傍晚,走在斷橋旁的湖邊,夕陽的餘暉映照在里西湖的殘荷上,湖面霞光閃閃,猶如仙境。

孤山海拔38米,是海拔最低的名山。面積不大的孤山集中了四庫全書的藏書地文瀾閣,浙江省博物館,西泠印社,樓外樓等數十個景點。

孤山四面臨湖,山上楓樹較多,形態各異,有亭台樓閣掩映,有大樹遮擋,有湖面映襯,每個角度都有不同的秋色之美。

02 茅家埠,曲院風荷,楊公堤

楊公堤是與白堤、蘇堤齊名的「西湖三堤」之一,因由楊孟瑛主持開挖而成,故名楊公堤。

茅家埠和曲院風荷都位於楊公堤北段。

茅家埠是我最喜歡的景點之一,不同於西湖東部開闊的水面,茅家埠更加的原生態,專門保留湖中的小島作為水鳥的棲息地。

這裡湖水清澈,遊人相對稀少,一個人走在沿湖的木棧道上,聽著鳥鳴,欣賞遠處色彩斑斕的山,近處多彩的樹,累了棧道的椅子上坐下來,喝一口自帶的茶水, 靜靜地發個呆。

只覺世事不再紛擾,唯有歲月靜好。

清晨,俯瞰茅家埠,碧綠的湖水,橙黃色的落葉,匆匆駛過的遊船。打撈落葉的小舟在湖面上跳著華爾茲,帆船訓練基地的運動員也早早地開始訓練,動與靜的結合,讓深秋的靜謐突然間靈動起來。

相對於茅家埠的靜,曲院風荷更多的是熱烈。一大片數十年樹齡的水杉林,一齊變換了顏色,走在林間,你會感嘆這杉樹如此的高大挺拔,讓小家碧玉的西湖,多了幾分俊朗。

汽車快速駛過楊公堤的橋,一上一下,總會有失重的感覺,正是這獨特的造型,讓楊公堤象一把古琴,平躺在湖面上,一輛輛駛過的汽車,就是跳動的音符,彈奏出一曲古今融合的旋律。

03 太子灣,花港觀魚,浴鵠灣

春天的太子灣是西湖最火的景點之一,櫻花,鬱金香同時開放,總是遊人如織。

深秋的太子灣依然綠色為主,常綠的香樟,有些枯黃的草地,幾棵高大的落葉喬木聳立林間,一株株紅透了的楓樹,散落在蜿蜒的溪水旁。

清晨,氣溫已近零度,水面蒸騰一層水汽,陽光灑在楓葉上,早起的人兒從不遠處的小橋上走過,不時地駐足拍照,捕捉秋色。就像一幅油畫。

花港觀魚里有整片的楓樹,形態優美,色彩濃烈,一條小路從楓樹林中穿過,遊人不多,非常適合在此拍照留影。

浴鵠灣在西湖景區的知名度不高,馬雲的湖畔大學就坐落在浴鵠灣的長廊邊,曲折的長廊很有藝術感,在此可以拍出不錯的文藝片。

04 九溪煙樹

九溪煙樹是杭州新十景之一。

一潭碧水,面積不大,但色彩堪比九寨,青山碧水與紅葉交映,畫面唯美而靜謐。

從九溪煙樹往南下行100米左右,有一座小橋,橋下溪流兩岸皆是楓樹,楓樹的上面是高大的常綠喬木。

樹葉因為照射的光線不同,葉子有紅有黃,也因為河面的水汽,這裡空氣濕潤,楓葉的色彩更艷更潤。

05 雲溪竹徑,梅靈南路

雲棲竹徑位於龍井茶的主產區梅家塢,梅靈南路東邊,杭州最古老的千年楓香樹就在景區內。

景區內有數棵高達數十米的千年楓香樹,古老的楓香樹下是整片的竹林,竹林內散布著數棵楓樹,形成高中低,黃綠紅三個層次。

火紅的楓葉隱藏在綠色的竹林中,如果要體驗臥虎藏龍的武俠風,這裡首選。

梅靈南路的行道樹有楓香和水杉,道路的兩旁是龍井茶園,茶樹的種植規則有序,有紅有黃的道路在常綠的茶園中穿過,似乎在告訴我們,還有季節的輪迴。

06 靈隱路,龍井路

靈隱路東起植物園,西至靈隱寺,全長2.5公里左右。

靈隱路不寬,道路的兩邊綠化非常好,車輛在森林中穿行,高大的喬木下遍植楓樹,春夏季節,一路綠色,進入11月中旬以後,楓葉逐漸變色,道路兩旁像是突然被塗了油彩,色彩豐富而濃烈。

尤其是九里雲松這一段,一棵巨大的香樟樹斜倚在道路旁,龐大的身軀遮擋在道路的上方,人行道上一條楓葉的長廊向遠方延伸。

建議去靈隱寺上香的朋友,如果有時間,就在九里雲松下車,從九里雲松走路去靈隱寺,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走路時間大約20分鐘左右。

龍井路是通往龍井村的道路,東起靈隱路,西至龍井茶,龍井路的行道樹是烏桕樹,秋天最先變色,最美的一段是茶葉博物館附近。

從茶葉博物館遠望,鬱鬱蔥蔥的茶園盡頭,出現一條紅黃相間的絲帶,就像給遠山圍上了一條圍巾,遮風擋寒。

07 六和塔,浙大之江校區

六和塔位於錢塘江畔,錢塘江大橋西側,始建於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

登六和塔可以俯瞰錢塘江和茅以升修建的錢塘江大橋,塔下數珠楓樹環繞,陽光灑在楓葉上,影子投射在六和塔巨大的塔身上,多了一份歷史的厚重。

浙大之江校區,位於六和塔西側,背靠月輪山巒,面朝錢塘江。

之江校區始建於1907年,紅色的西式建築,散落在山前,根據地形,不規則的排列,建築的紅色和山上的各色樹木相互照應,活潑而不失莊重。

走在高低錯落的校園,偶遇三兩走過的學生,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08 青山湖池杉林

青山湖距離杭州市區40公里左右,青山湖水面面積大約10平方公里。

杉樹林位於湖的北邊,新建成的青山湖環湖綠道穿越杉林而過。

清晨太陽初升,杉林籠罩在湖面的水汽中,氣溫零下,地面的野草上已結了一層白色的霜。

排列有序的杉樹像一支支沾滿顏料的畫筆,倒插在湖面上,好像要在天空上繪製一幅秋的圖畫。

09 良渚文化遺址,良渚文化村

良渚文化遺址於2019年申遺成功,使5000年的中華文明得到了真實的印證。

良渚遺址核心區將近10平方公里,景區內以原生態為主,原有的水田一部分保留,種植水稻,主城區難得一見的稻田地,金黃的稻田,草地,遠山,一幅田園風光。

良渚文化村位於遺址東部,是一個隱藏在郊外的田園小鎮,村內有良渚博物院,美麗洲公園,美麗洲教堂,茶語公園,濱河公園,良渚文化藝術中心等。

教堂的建築很有特色,木製結構的屋頂一直延伸到地面,建築對稱而靈動。

屋檐邊幾棵楓樹與銀杏散落,清晨,陽光斜照在裙樓長長的走廊里,走廊盡頭的楓葉也被點亮,斜倚在走廊的立柱上,靜聽晨鐘敲響。

10 北湖草盪

北湖草盪位於杭州西北方向瓶窯鎮的東苕溪畔,屬於半濕地狀態,草盪內野草叢生,飛鳥棲息,一叢叢白色的蘆花在風中搖曳。

天色向晚,夕陽下,蘆花被染上一層金光,飛鳥從空中飛過,好像在告訴我,要回家了。

杭州的秋色遠不止這些,近處的朝暉銀杏林,西溪濕地的蘆花,稍遠的指南村,大明山,都是賞秋的好去處。

其實,美景就在我們身邊,小區里一株鵝掌楸,拐角處一棵紅楓,堤岸邊一排銀杏,只要你去觀察,你去感受,抬眼便是滿目美景!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6VCE28BMH2_cNUgOJ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