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造天台老家一所廢棄的小學,他賣光了公司發的股票

2023-06-29     丑故事

原標題:為了改造天台老家一所廢棄的小學,他賣光了公司發的股票

改造前的北山小學校門

文/林煜

01 天台山裡的外星營地

我們闖入天台山深處的這家大院時,天已經黑了。

從國清寺開車到這裡,要半個小時。之前,我們在天台山里轉悠了一整天。

院子門口是一棵蒼老的苦楮樹,像一位沉默的老人。大門右側,斑駁的水泥牆上鑲嵌著兩個迷離的發光小字:「惑者」。

推門跨進院子,我一陣恍惚。不是因為不遠處房子裡透出來的燈光,而是因為眼前一大片白花花的空地,地上的白色碎石,散落在各處的白色裝置。仿佛不久前有人在這裡降落過。

不遠處的房子裡射出冷冷的光。我們走過去。房子的水泥外殼,在夜幕下散發著金屬般的光澤。像外星人在地球的一處營地。

推門而入。正對著的是前台。寬大的蘋果電腦後面,一張女孩的笑臉迎風而開:

「歡迎入住惑者山宿。」

她就是微信上一直在聯繫的管家「小魚」了。

今天是星期五。大廳空空蕩蕩的。我問小魚:「今晚還有其他客人嗎?」

「今晚你們包場。」小魚說。

入住登記。小魚送我們到房間門口:「好好休息,有需要請隨時呼我。」

02 孩子越來越少了

房間的門「踢踏」一聲關上,世界瞬間變得異常寂靜。一會兒,我聽到了窗外的山脈里響起了各種動物的叫聲,透過厚厚的玻璃隱隱傳進我的耳朵。

山宿主人金高平是我神交已久的朋友,天台人,在阿里巴巴杭州總部工作。我給他發微信,告訴他我已經住下了。

房間上下兩層。房間裡,肉眼可見的是大面積的灰色水泥牆。露在外面的各種銀色的管子,帶著金屬的質感,被鋪設成了規則的幾何形狀。床上的、衛生間的棉織品倒是非常柔軟。吹風機是戴森的牌子。

洗了洗。看了會書。時間剛過8點。我從房間裡出來,到大廳里蹓躂。

大廳正中是一張長桌,桌面是一塊四米見長的綠色亞克力板,底下壓著兩根從之前的老房子上拆下來的橫樑。穿過這張大桌,是吧檯和餐廳。

這一次,我看清了懸掛在通往客房的走廊門口的藍色門帘。它左右各掛著一塊牌子,左側是「天台縣泳溪鄉北山小學」,右側是「逃跑實驗小學睡它不夠山宿」。

「泳溪鄉北山小學」,那是這家山宿的「前世」了。「逃跑實驗小學」,恩,有時空穿越的感覺。不變的是「小學」——它還在傳遞什麼樣的教育呢?

小魚說,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村裡年輕人越來越少,孩子當然更少了。不多的孩子後來只能集中到山下的鎮上去上學。六年前,當山宿的老闆金高平租下這所校舍的時候,它已經廢棄、破敗多年。

金高平把這所小學改造成了擁了七間客房的民宿,整整花了三年時間——沒錯,三年,真能熬。後來我在另一篇文章里看到金高平這樣自我揶揄:「我們並不情願地把一個網紅產業熬成了夕陽產業。」

在那篇文章里,金高平歡呼惑者山宿終於可以試營業了。時運不濟的是,自那以後,中國大地進入了漫長的三年疫情防控時期。

客人大多來自上海、杭州、寧波、溫州。很多時候,他們只能使用逃跑的方式,才能離開他們所居住的城市和環境,來到這裡呢。

小魚說,客人們來到這裡,通常就不出去了。天台山風景區也不去。在院子裡呆坐,在自房間裡昏睡,與世隔絕。

和小魚約定明天早飯的時間,7:30。小魚說,吃早飯前可以去看看梯田,出門左轉,一直往上走就是。

我是一定要出去走走的,我可不想與世隔絕。

院子門口的老楮樹

03 這是喂牛的

第二天早上六點多,我就醒了。起來,出門,沿著狹窄的水泥路往上走。

往上的路有點陡,路邊是凌亂的房子。不太看得到村民。繼續往上,腳下的水泥路變成了石頭路。石頭縫裡居然長出了白色的蘑菇。路邊是淺淺的野草。

我們已經穿過村子,走進了山間的雲霧裡。

路邊不再是房子,而是一道道田坎,每一道田坎托著一塊水田。我們拾級而上,一塊塊水田從空而降。田水剛剛放滿,田已經耘好,每一塊水田都像是一面不規則的鏡子,倒映著清晨白霧茫茫的天空。

越往上走,我們越是走進濃霧的深處。向前望去,上方山勢巍峨,雲霧籠罩,下方田坎朦朧,只見青草不見水田。回頭向後看,水田一疊更一疊,無有窮時。

聽小魚說,金高平的老外婆也住在這個村子裡。我忽然有點明白了,他為什麼要回到這裡,如此大費周章。

對山宿的客人來說,來這裡是逃跑和隱匿,對土地和自然的觸摸。但對山宿的主人金高平來說,是懷念和回歸。這裡是他的源頭和心安之處。

我想起了一個時髦的詞彙:「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取決於那些熱愛鄉村(而非透支鄉村)的人。對中國的大部分鄉村而言,只有熱愛鄉村的年輕人不斷地回來,建設或創業,才能改變鄉村日漸凋蔽的命運。

太陽越升越高,陽光卻越來越黯淡。我看見有幾頭黃牛,在田間悠閒地吃草。在一塊尚未被收拾的荒地上,有一堆剛挖出的土豆。

我問正在田裡拔草的村民:

「大姐,你這洋芋頭(土豆)賣嗎?」

村民直起腰,回答我:「這是喂牛的。」

我說:「你家裡有不給牛吃的洋芋頭嗎?我想買些帶走。」

我下來的時候,大姐也跟我下山,給我準備了兩袋土豆。有點重,我請她幫我送到民宿。

04 最幸福的旅程

回到山宿,剛好是吃早餐的時間。

有玉米嫩。有香米粥,是灶頭熬出來的。居然有麥餅。皮薄,餡足,很香。和我在臨海老家吃到的一模一樣。麥餅,還有食餅筒,是台州遊子的鄉愁。

大姐把土豆送下來了。另一位村民問我要不要自家種的黑米。我也要了兩袋。都非常便宜。

吃好早飯,收拾停當,下山。小伙子店長送我到停車場。

我自問:還會再來嗎?

我自答:會的。我喜歡這裡的山水,喜歡這裡的作物,喜歡這裡的人。就像喜歡我的臨海故鄉一樣。

回到杭州,和金高平通了一個電話。他開玩笑說,為了這家山宿,他賣光了公司發的股票,就差賣房子了。好在疫情防控已經結束了。不過阿里巴巴的工作很忙,他還是不能經常回去。

他還說,外婆已經過世了。他老家在山腳下的另一個村子,小時候每逢放假他就去外婆家,山路要走一個多小時,一路走一路玩。

那段路,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旅程。(完)

冬天的北山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75f4b2277e2411a17c31d508a536f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