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藍」為何每每成了讓百姓安心的色彩?於昨晚在東方衛視正式收官的這部15集全景式警務紀錄片,在近四個月的陪伴中,為觀眾娓娓道來那些溫暖而有力的理由。
在2020年開年的全民戰「疫」中,和白衣天使一起始終站在人群最前列的,正是於無聲處守護萬家燈火的人民警察。
他們風雨無阻,晝夜奔忙,用繡花針式的精細管理,將風險和隱患扼殺於無形,為億萬群眾寫就秩序之章,扎牢安全之籬,締造和諧之基。
「你是正義的天使,你是我們的唐僧」,這是《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中一位男子在被民警救下後喊出的「經典表白」。在城市的地圖上,派出所很小,但在百姓的心中,派出所卻很大。「警察藍」為何每每成了讓百姓安心的色彩?於昨晚在東方衛視正式收官的這部15集全景式警務紀錄片,在近四個月的陪伴中,為觀眾娓娓道來那些溫暖而有力的理由。
作為《巡邏現場實錄》第二季升級版,《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由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廣播電視台攜手合作,東方衛視和嗶哩嗶哩聯合出品。它通過全程跟拍的方式,真實記錄一線民警各個種類基層工作的鮮活點滴,淋漓盡致展現著城市與法治的溫度,既具時代的回聲,更顯百姓的心聲。
直擊基層日常,編織城市「平安圖鑑」
上海,一座擁有將近25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400家派出所,25000名基層民警,在派出所的窗口、巡邏、社區、辦案等崗位上各司其職,為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創造平安無憂的居住環境。
攝製組隨警作戰,晝夜蹲守,實現上海16個區縣全覆蓋,通過執法記錄儀、當事人口述、現場視頻等多角度記錄,直觀反映民警辦案過程。
回顧整季15集,全片在時間上橫跨夏、秋、冬、春,先後貫穿了2019年8月超強颱風「利奇馬」過境上海、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上海外灘燈光秀應對龐大客流、以及2020年開年眾志成城防控疫情等宏大場景,用細緻入微的紀實手法,不僅記錄基層民警如何在負重前行的時刻為城市拉起堅實防線,更將視線聚焦在歲月靜好的背後,展示派出所作為社會治理中最末梢的神經、最前沿的觸角,是怎樣用一場場努力的救助,撐起平安大傘。
「這份職業,原來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光鮮,更多是瑣碎、艱辛,甚至是不被理解」,在看過這部紀錄片後,許多觀眾既感嘆於基層民警的奔波忙碌,更驚嘆於壘起一座城市平安基石的龐大組織,竟然分工如此之細、服務如此之精、事務如此之雜。
巡邏民警是城市裡的「鷹眼」;執法辦案隊如同「獵豹」;便衣警察堪稱「隱形人」,默默守護城市;戶籍民警的窗口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的生老病死、婚嫁學遷;一批巡查無人機、警用機器人等「特殊警員」也現身節目,代表「智慧公安」日新月異的步伐……
面對犯罪分子,他們雷霆萬鈞,鬥智斗勇,嚴厲打擊詐騙、盜竊、侵犯智慧財產權、網絡涉黃等不法行為。對於轄區內有犯罪記錄的人員,他們時刻關注、監督,以防再度陷入漩渦。在每一個突發的現場,他們既要保障當事人的安全,又要調查清楚法律事實,很多時候都要苦口婆心的說服教育、溝通協調,還必須耐煩、耐苦、耐髒。
守在床邊為老人辦戶口的他們,自掏腰包為隔離期的孩子買玩具的他們,雨夜裡照顧醉漢的他們……全片用一個個有法有情的珍貴瞬間,鋪就著「上海平安圖鑑」溫暖的底色。
一覽人生百態,共奏社會「和諧樂章」
從龐大複雜的軌交網絡,到鱗次櫛比的高空樓宇;從人流如織的大型節日,到街頭清冷的防疫時刻;從不到48小時就用跨省行動讓嫌犯落網,到用歷時22年永不放棄的追捕告慰逝去的生命……城市夜幕下,派出所里一盞盞24小時不滅的明燈,見證了城市無數冷暖甘苦的瞬間。
通過一個個案件、糾紛的處理過程,觀眾洞悉了民警的辛苦,普法的重要,也更加理解了和諧社會的真諦。在筆者看來,《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用以小見大、通俗易懂的講述方式,至少具有三重社會意義:
第一,反應真實警民關係,強化親和力。
都說「有事找警察」,但有些事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實在令人啼笑皆非,觀眾們將片中的多個案例稱為「迷惑行為大賞」:失戀之後醉酒的漢子躺在馬路中央,一個媽媽在同條馬路上接連弄丟兩個孩子、為了「討伐」前男友不負責任尋死覓活、36歲的兒子毆打母親、固執的大爺不願接受民警幫助反踢對方十幾腳、小青年半夜爬上99米高樓就為拍攝可以賺取點擊量的夜景圖、兒女「舉報」自己一意孤行聚眾打麻將的父母……
城市安全關乎民生,無論面對老人還是孩子,甚至是小動物,身穿警服的他們都把每件小事當成要事。他們堅守正義也不減人文關懷,打擊犯罪也顧及人倫親情,循循善誘開導著或浮躁或迷茫的心。
節目鮮有驚心動魄,皆是雞皮蒜皮,卻讓觀眾在煙火繚繞的城市生活里,看到了有血有肉的警民關係,讓大眾對身邊這群熟悉的陌生人產生了更強的信任感和親和力,他們是防護衣,是老娘舅,也是可愛又帥氣的人。
第二,增強大眾法制意識,加大震懾力。
這部紀實風格的作品,以接警、處置、結果為線索,多重敘事、復調主題解構事件,加上平安小課堂、片尾防身術,以及從戰「疫」特別節目開始增設防疫宣傳片,可以說是利用一切可能向大眾傳遞法制觀念和防範意識。
節目用鮮活的案件,糾偏著大眾的許多慣性認知,強化著法律的神聖莊嚴。只要是主觀故意,不論案值、不論次數,盜竊罪都可成立;胡攪蠻纏,認為把事情鬧大就可以解決問題,不僅無濟於事,反而會觸犯法律;飛速發展的科技手段,不僅將安全隱患扼殺於無形,也讓疑難案件的肇事者們插翅難逃,大大增加了社會管理的效能。
今天的基層警察們,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在科技助力破案的背後,更有不問朝夕的堅持,連罪犯都措手不及的偵破速度,連慣犯都意識不到的貼身追擊,見證了何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而對廣大群眾來說,防詐騙的廣場舞、甚至是遊戲漫畫等千變萬化的普法方式,又足見公安幹警們與時俱進的熱心工作。
第三,普及和諧社會理念,提升粘合力。
「苦情戲」在《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里比比皆是:因愛生恨的情侶、大打出手的夫妻、劍拔弩張的親子關係……民警們掏心掏肺調解勸導,也對觀眾起到了積極的啟發教育意義。節目涉及了大量關乎家庭、鄰里、職場關係的案件,其無形中呼籲的是人和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和寬容,遇事多想想孩子和父母,珍愛生命,珍惜生活,共建和諧的家庭和社會。
此外,《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還呈現了許多的溫情瞬間:共同執行任務時,警察幫消防員吹走眼裡的沙子;除夕之夜,當醫護人員走上前線,警車一路護送,更有熱心的警察大姐在愛心人士和援鄂醫療隊之間架起關愛的橋樑。
危機到來,無數奮戰在一線的人們成為並肩重逢的戰友,守護百姓的安寧。他們說,再苦再累,只要有市民的支持和信任,都是值得。
續寫媒體擔當,記錄時代「溫情讚歌」
《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自2019年12月19日起每周四晚登陸東方衛視以來,連續獲得同時段收視第一,豆瓣評分9.1,B站評分9.8,全網短視頻播放量接近20億。
這樣一檔以特定職業群體、場景和社會關係為表現對象的紀錄片,自播出以來收割了#民警怒斥口罩騙子不要臉##民警錄製不放棄手語版抗疫MV##派出所欠我一個男朋友##上海民警的散裝英語##愛豆警服大賞##記住父母電話的重要性##隔離英文怎麼講#等多個熱搜話題。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基層民警為抗疫特別錄製的《不放棄》手語版MV全網播放量高達315w+。
自《巡邏現場實錄2018》讓「曹家渡男團」火力出圈之後,本季節目湧現了更多個性鮮明的警察形象:人帥又心暖的周世奇本季因安撫狂躁男子喜提「小唐哥」稱號;怒罵口罩騙子「已經不要臉到這個程度了,你連個承認中國人的勇氣都沒有」的戴佳偉,以霸氣之舉廣獲點贊;在虹橋火車站堅守崗位的一線民警在被問及名字時,低調回答「沒事,我就是一個民警」……大家雖看不到口罩後他的臉,卻在心裡默默感恩他和他的每個同事,更有小姑娘送上「人非草和木,警察情更濃!衝鋒第一線,為國建奇功」的信件,致敬勇敢逆行的他們!
對於節目中民警的走紅,東方衛視中心副總監、節目總導演蔡征並不意外。「我們在創作初期就在思考一個問題,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偶像?偶像的標準是什麼?應該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這些民警身上體現出來的正義感、執行力值得當下年輕人學習。他們成為偶像是很正常的事,而他們的出圈正是對節目影響力的一種肯定。」執行總導演劭英藜則借用粉絲的話表示,「希望大家不要過多打擾他們,讓他們好好工作。」
憑藉深刻的立意、紮實的製作、豐富的細節,《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廣受認可並不意外,但是在全民戰「疫」的特殊時期,節目恰逢其時成了一線警察們最為生動的職業寫照。疫情發生之後,東方衛視快速行動,在上海市公安局大力支持下,於2月20日起推出三期特別節目《抗疫實錄》,多角度直擊疫情防控工作下的基層民警。這種主動作為的意識、快速創作的能力,令人欽佩。
蔡征表示,「我們有必要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進行記錄,記錄的不僅是警察,更是一座城市,一個大時代。用警察的視角看上海這樣一座特大型城市,在面臨大型突發公共事件時的表現。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眾志成城,通過節目可以增強老百姓的信心,讓整個社會形成合力。」
帶著基層視角,講好中國故事,這是英雄精神豪情萬丈的時刻,也是現實主義大放光彩的春天。在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東方衛視新聞立台的行業地位強勢凸顯,成為衛視江湖首屈一指的「增量大戶」。用無比的深情和熱忱,勇挑媒體的擔當,記錄時代的禮讚——文藝創作的天地大有可為,躬耕前行,必是遍眼繁花。
牛人們站台的短視頻平台Quibi,能「battle」出一片天嗎?
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暫不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