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禮是什麼?為什麼茶會被引進到婚俗中?淺析古代婚俗中的茶文化

2019-10-10   文物考古聊歷史

在影視劇中經常能看到一對新人在成婚之日臨出女方家門時,這對新人要給女方父母敬茶。在成親後,在成親後的第三日(也有是在婚禮後的第二天的),新媳婦要為公婆奉茶。取材自明代小說的《快嘴李翠蓮記》中李翠蓮在過門後的第三日,主人公自己在廚房做了茶之後,請公婆等人吃茶,「公吃茶、婆吃茶,伯伯、姆姆來吃茶。」作為現代人,我們對新人奉茶的場景習以為常,很少有人會問一句:為什麼新媳婦要奉茶?這樣的習俗從何而來?

這還要從「茶禮」的出現說起。

古代茶禮及其起源

說到「茶禮」你會想到什麼?做茶、飲茶時的禮儀?其實,在古代,茶禮專指締結婚姻時的聘禮(雙方互相饋贈的財物。不要以為就是男方送給女方的才叫聘禮),這聘禮就是茶。一般認為,茶禮起源於唐代文成公主出嫁時。根據《吐蕃王朝世襲明鑑》中記載茶正式進入婚禮是在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時將茶作為陪嫁帶去了西藏。受此影響,此後,這種以茶為陪嫁品的習俗開始在民間流行起來,被稱作「茶禮」。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

所以,唐代的茶禮的出現及流行完全是在偶然的情況下,但也是一種必然。茶,作為一種飲品,有近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兩晉南北朝之間茶成為日常飲品,客來敬茶習俗的形成也基本與之同步。到了唐朝飲茶之風達到了一個小高峰,茶市林立。相比之前,唐朝時期飲茶也多了幾分講究,許多人開始為茶作書立說,如廣泛流傳的陸羽的《茶經》。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茶才能被正式的引入到婚俗之中。

宋及明以後婚俗中的茶文化:深受「程朱理學」的影響

到了宋代,飲茶之風更盛。文人雅士有「燒香、掛畫、點茶、燒香,四般閒事」,而對於普通人而言,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此,婚俗中的茶文化也日趨完善。尤其是在南方的許多地區,甚至出現了「三茶」的婚俗。即「下茶」、「定茶」及「合茶」。

相親時,男方會「下茶」,下茶時必須有茶葉,此外還有紅棗、首飾、衣料、禮金等,而女方若是收下了這些,對於女方而言,就叫「吃茶」。在婚禮酒宴前,男方還要再送一份厚禮到女方家,這一流程叫「定茶」,而成親洞房時還要有「合茶」。

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說:「種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也。」

對於「吃茶」,約定俗成的,若是一家的女兒收下了某一家男方的下茶禮,就表示這家女兒不能再許配給別家男子了。所以,在馮夢龍的《醒世恆言·陳多壽生死夫妻》中才會有:「從來沒見過好人家女兒吃兩家茶。」《紅樓夢》中也有,在一回中鳳姐打趣兒林黛玉:「【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作媳婦?」言外之意就是要林黛玉配給賈寶玉。

可以看出,茶禮完全與婚禮相始終。《儀禮·士昏禮》中記婚禮有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而自茶被引入婚俗中後,「三茶六禮」也變成了明媒正娶的代名詞。

如果說唐代時婚俗中的茶文化還較為隨意,那麼宋代及明以後,茶在婚姻儀禮中扮演的角色則更為豐富、也更為嚴格。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宋、明之際出現的「程朱理學」的影響。

「程朱理學」也稱為「程朱道學」,是宋明理學的主要派別之一,是理學各派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學派之一。

在宋代,雖然宋代的疆域在縮小,但宋代的封建社會經濟極度繁榮,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封建禮俗的豐富。而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程朱理學」。「程朱理學」推崇「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對待婦女提出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要求女性要「從一而終」。而在古人的觀念中,茶是不可移植的植物。於是,就像古人提出的「君子比德與玉」,要求君子要有玉的品性一樣,宋代時開始「女人比德於茶」。如前文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中所說。宋人所著的《品茶錄》中也有相應的論述。

「凡種茶樹必下子,移植則不復生,故聘婦必以茶為禮,義固有所取也。」

這是取茶有不移之性。要女子也要在出嫁後「從一而終」。在古人的許多作品中,將茶與梅蘭竹菊等等同,茶也被當作是一種品性高潔的植物,甚至部分人將茶等同於少女,如元好問《五歲德華小女》一詩中有:「牙牙嬌語總堪夸,學念新詩似小茶。」顯示出古人對茶的高度讚美。所以,一方面,古人是以茶來約束女子要對婚姻忠貞不渝,另一方面當男子以茶作為聘禮時,也是顯示了男子對女子的敬重與肯定。此外,茶樹的許多品性也可表達對新人的祝福,如茶樹多籽,寓意新人日後多子多福。畢竟在封建社會中,有無子嗣是非常重要的。茶的這一特性,正好符合封建社會的思想觀念。這也顯示了茶文化與儒家思想的融合。茶樹還有四季常青的特性,也能寓意新人恩愛百年,白頭偕老。

到了清末民初,茶文化在婚俗中的地位逐漸衰落。一方面受經濟條件影響,另一方面也是思想觀念的轉變,部分人開始對傳統禮俗進行重新認識,部分封建禮俗受到批判、簡化,婚俗中的茶文化因此受到影響。但值得慶幸的是,中國人對茶的喜愛卻是從古至今幾乎是從未變過。茶依然在某些禮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逢年過節,送茶依然是個不錯的選擇。茶禮不再專指婚俗中的茶,而被賦予了更為廣泛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