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出現一神秘「讖言」,預言了三件大事,對了兩件,錯了一件

2020-07-19     衛星說娛樂

原標題:隋唐時出現一神秘「讖言」,預言了三件大事,對了兩件,錯了一件

其一:隋煬帝三征高句麗

公元614年的正月剛剛過去,大隋皇帝楊廣,便又把目光聚集在高句麗。

朝堂之上,楊廣如頭髮怒的猛獸一般嘶吼著,百官都嚇得低頭不敢言。終於楊廣似乎平靜了下來。其實,他要的就是這效果——朕是天子,平生最恨敢進諫者。

於是一道聖旨發出,楊廣要三征高麗。大隋天下隨著這道聖旨的發布,終於亂套了!

其實幾乎所有人都清楚,高句麗的確必須要打,卻絕不是這個時候。因為自楊廣登基以來,天下就一刻不得消停:開鑿大運河,西征吐谷渾,二征高麗,遷都洛陽……

這些都是龐大工程,大隋的民力早已盡瘁,國庫也已空虛,四方更是風起雲湧,早在第二次征討高句麗時,楊玄感便趁機造反,給了大隋沉重一擊。若此刻再征高句麗會是啥結果?誰都猜得出!

果然聖旨發出去後沒多久,唐弼就豎起了反旗,立李弘芝為帝,擁兵十萬,自稱唐王!消息傳開後,幾乎所有人都大吃了一驚,不是因為「唐王」反隋聲勢浩大,而是如今的洛陽城內,一則神秘「讖言」,正在迅速傳播。

其二:神秘「讖言」

所謂「讖言」自古有之!早在楊廣登基不久後,便已經出現過一則。一位名叫安伽陀的方士勸諫楊廣:務必殺盡天下姓李的人,因為姓李的人會奪了你的天下(李氏當為天子)。

但當時的楊廣正躊躇滿志,對這則「讖言」沒怎麼放心上。同時這則讖言影響力也比較小,之所以造成這種狀況,就是因過於直白了。

對人們來言,真正的讖言應如同猜謎,如「亡秦者胡也」,「代漢者當塗高」。反觀「李氏當為天子」,太直白,失去了神秘性。所謂:天道無常,人道豈能直白得連三歲孩童,都能聽得懂乎?

所以,有時候「好好說話」效果並不好。相反幾乎沒人能聽懂的話,卻反而在某些情況下,竟能變成「天意」。這其實也是一條歷史規律!

就如公元214年的這則在洛陽城內外大肆傳播的「讖言」,對於所有人來言,顯然是真的,幾乎沒人能懂——到底是啥意思?於是不識字的人在猜測和傳播,識字的人,也在猜測和傳播。

比如,一位叫李玄英的秀才,就正面對這則「讖言」,冥思苦想了已經多日了。讖言曰: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 (出自《桃李章》)

其三:隋失其鹿,天下逐之

一晃三年過去,如今是公元617年。楊廣已兵敗高句麗,躲在江都(揚州),一手摟著美人,一手持著酒杯,望著鏡中的自己說:「多麼漂亮的一顆頭顱,就是不知,最終會被誰給砍下來呢?」

幾乎同時,蕭美娘也正在教訓一位,想要告知楊廣,外面真實消息的宮女,蕭美娘說:「大隋天下都要亡了,就讓皇上在這裡盡情醉生夢死吧,別再用煩心事,攪他的興致了。」說完,蕭美娘望著江都城外,多麼壯美的大隋天下,會被誰拿走呢?

「隋失其鹿,天下逐之」!江都之外,李淵正率大軍奇襲長安城而來。同時天下第一反隋勢力瓦崗山也完成了易主,翟讓把老大寶座讓位了李密,由此瓦崗山開啟了李密時代。

李淵一面奇襲長安,一面給李密寫信表示:我已52歲了,如「前浪」一樣,必會被您這位才35歲,卻英明神武的「後浪」拍死在沙灘上,所以我推舉您當大哥!

李密揚著李淵的信哈哈大笑著,對瓦崗眾英雄說:「都瞅瞅,唐公李淵都服我了,天下必會姓李!」

其四:預言了三件大事,對了兩件,錯了一件

李密的這句話似乎說對了!因為此刻秀才李玄英,正不顧一切的奔向李密——他悟出了那則「神秘讖言」,概括說來,就說了三件事。

桃李子,得天下:這是在說第一件事。「桃」即「逃跑」,「李子」即姓李的男子,合起來就是,一位曾逃命的姓李的人,會得到天下。而李密,曾追隨楊玄感反隋,失敗後,就一路逃亡到了瓦崗山。

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這是在說第二件事。皇后在揚州(江都),自然皇帝也會在那。所以隋朝會在揚州之地失去皇上。即,皇上楊廣必死於江都!而如今,楊廣果真就沉淪在江都(揚州)城!最終楊廣也果然死於這裡!

勿浪語,誰道許:這是在說第三件事。 這句的意思就是:誰允許你瞎說八道,輕浮地浪言浪語了?要保守「秘密」 。前面有了「李」,如今又出來了「密」,合起來,這個得天下的人,正是李密!

因此李玄英舍李淵,投奔李密而來。他相信破解了這則「讖言」,已悟出了「天意」,自己要一步登天了!可惜結果卻是,他只猜對了開頭,最終李淵拿走了天下,李密則失敗了!

那麼李玄英最終結局如何?沒人知道,從此史書上再無記載。

不過有一條卻是可以肯定的:所謂「讖言」,根本不足信,與其下功夫在這上面,還不如去干點別的事。如李玄英費盡心思破解「讖言」,本想一步登天,卻最終摔得「人影都找不到了」。其實,以他的聰明才華,完全可以另有作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BrGZ3MBnkjnB-0zJPi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