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產隊,致曾經的時光

2019-12-19     行走在大路上123




生產隊,這個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我國農村最低一級的生產組織單位和基本核算單位。隨著改革開放我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全面鋪開,早在80年代初就退出了歷史舞台。

然而,作為一種集體生產生活方式,生產隊始終是我們難以忘記的記憶,生產隊的故事總也說不完。

我,生長在農村,曾在生產隊參加農業生產勞動,還曾經擔任過「幾天」生產隊的「記工員」,對那個時期總有一種特別的感覺,今羅列幾句,也算是和老夥計們憶當年了。



在今天看來,生產隊也許是一種十分落後的勞動方式。但在祖國發展最艱難的時候,也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尤其是那個年代青年人的勤奮敬業和吃苦精神,是一筆難得的國家財富。有空的時候,給兒孫們講講、看看,也許是一次很好的教育。




過去鄉下的很多活計,都要靠大家一起來完成

一個生產隊實際上就是一個小社會,需要有「管理層」,生產隊負責人設有隊長、副隊長、一至二名,還有婦女隊長、另外還有記工員、會計、飼養員、保管員,技術員、出納等等,俗稱「八大員」,我那時就干過幾天的「記工員」。





在生產隊工作不掙錢,有一種東西叫做「工分」,你還記得麼……





在生產隊吃大鍋飯是最有意思的事了,因為有一句老話講的好,「人多吃飯香」!





在生產隊的日子是艱苦的,但大家都會自找有樂!現在回想起來,在那樣一個艱苦的年代,我們依舊不忘尋找快樂。如今的幸福生活下,更應該好好珍惜晚年的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8D9IW8BMH2_cNUgPhL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