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中有一個小角色的演繹非常精彩,這個人就是劉姥姥,她曾經三次到過賈府,她的出現正好見證了賈府的起起落落。劉姥姥第二次到賈府,因為賈母想要找一個同齡的老人說說話,於是就讓劉姥姥在賈府住了幾天還帶著她到大觀園四處去玩了。
在幾天的相處里,黛玉只覺得劉姥姥很好笑,而且在最後還笑話劉姥姥是「母蝗蟲」,黛玉對劉姥姥的態度就是看不起,可是王熙鳳卻對劉姥姥很尊重,不僅兩人閒話家常她還她給自己的女兒取了名字。為什麼黛玉和王熙鳳劉姥姥的態度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呢?
第一,黛玉不是看不起劉姥姥,只是用劉姥姥開了一個玩笑
很多人都會因為黛玉給劉姥姥取名「母蝗蟲」的事情來指責黛玉,說她看不起劉姥姥,可是細細想想這是不理解黛玉。因為黛玉對劉姥姥並沒有惡意,她只是跟劉姥姥開了一個玩笑,好比探春說取一個詩號叫做「蕉下客」,於是黛玉就用「蕉葉覆鹿」的典故來笑話探春,說她是小鹿,讓大家把她牽走燉了喝酒。
黛玉並不是刻意想到要笑話劉姥姥的,而是大家聚在一起商量給惜春多少時間的假期畫畫,才想起來劉姥姥那天吃東西搞笑的樣子,才想出來這個。而且黛玉也只是為了活躍氣氛而已,黛玉說出這個笑話的時候,大家都笑的前仰後合,湘雲差點就從凳子上摔下來了。
黛玉真的沒有看不起或者針對劉姥姥,因為後來寶釵說起讓惜春準備很多畫畫的工具和材料,還要準備「生薑二兩,醬半斤」,於是黛玉就說正好再加鐵鍋一個,鍋鏟一把,她替寶釵抄顏料吃。黛玉的笑話都是借著場景說話,就是說過就忘而已。黛玉心中對人沒有偏見,她也沒有看不起劉姥姥,這只是一個誤會罷了。
第二,王熙鳳對劉姥姥的態度經歷了兩次變化,因為欣賞所以尊重
王熙鳳會尊重劉姥姥,這也是經歷了兩次變化的。劉姥姥第一次到賈府就是為了打秋風,所以王熙鳳對她的態度只是一般,看在王夫人的面子上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就完事了。後來第二次劉姥姥帶著地裡頭茬的瓜果給賈府送來,王熙鳳覺得她還挺有心,對她的態度就還可以。
後來以為賈母的喜歡,王熙鳳就留下了劉姥姥給賈母講講鄉下好玩的事兒。劉姥姥講的故事吸引了所有的人,大家都很樂意聽。
因為劉姥姥說話有趣,做事搞笑,王熙鳳和鴛鴦就特意商量好了那劉姥姥逗樂取笑。劉姥姥識破里王熙鳳和鴛鴦的計謀卻還是配合她們完成了一齣戲,但是劉姥姥事後也告訴里她們,自己不是真傻,她們想要逗賈母開心,她不過是配合而已。
兩三天的相處里,王熙鳳知道了劉姥姥是一個很聰明很懂人情世故的老人家,她心裡對她也很有好感,於是到了後來她就對劉姥姥像平常的親戚一般,不僅能夠閒話家常,還讓她給自己的女兒取了名字,劉姥姥走的時候,王熙鳳還送了半車的東西。
第三,劉姥姥到大觀園給眾人帶來了歡樂,也用智慧得到大家的尊重
劉姥姥到賈府玩耍的這幾天,大觀園處處都充滿了歡樂,這是劉姥姥和大家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說話方式造成的差異,而且有些就是劉姥姥故意表現給大家看的,就是為了逗大家樂一樂罷了。
劉姥姥在大觀園對待眾人有著不同的樣子,惜春和黛玉都是誇獎,看到寶釵空洞一般的房間,賈母都說不合時宜,她就沒有說話,到了大家吃飯喝酒的時候,劉姥姥給大家帶來里很多的樂趣,誤入的怡紅院也是一種另類的體驗。
賈母很喜歡劉姥姥,因為從最開始相見開始,她們就知道彼此是好玩的人。劉姥姥第一次見到賈母稱呼是「老壽星」,賈母稱呼劉姥姥為「老親家」看,她們對人的稱呼都恰到好處,很合對方的心意。
劉姥姥並沒有因為賈母高高在上,而故意奉承討好,劉姥姥只是給了尊重,這正好是賈母想要的。賈母對劉姥姥也和親戚一般,賈母會讓把劉姥姥吃飯的桌子和自己的挨到一起,還會和她共飲一杯茶,這都是賈母對劉姥姥的喜歡和尊重。劉姥姥通過自己的智慧贏得了賈府上下的尊重和喜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2FL8XIBiuFnsJQVLo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