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女幹部拒絕提拔原因揭秘 基層幹部既「辛苦」又「心酸」

2019-08-28     食安強國

來源:雲南新聞網

今年6月,雲南省昭通市綏江縣通報了一起違反組織紀律的典型案例,綏江縣財政局企業統評股股長宛辛勤、該縣會儀鎮財政所科員鍾尚敏因拒絕提拔為鄉科級副職幹部而被嚴肅處理。

給了「上進」的機會

幹部卻拒絕升職

並因此被處分?

這般鮮見的現象引發了輿論熱議

有人認為這反映出當下

個別基層幹部大局意識差

紀律意識不強

也有人認為

這暴露出組織部門及

該局黨組織的工作不到位

……

情況究竟如何

女科員的身份之謎

圖為金沙江畔

圖源:廉政瞭望

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坐落在金沙江畔的綏江新縣城,是鍾尚敏與宛辛勤的工作之地。綏江縣下轄五個鎮,屬會儀鎮最遠。據悉,通報中所提到「鍾尚敏的身份為會儀鎮財政所科員」的說法並不準確。為了解更多情況,記者近日趕赴會儀鎮。

「她早就調到縣財政局了。」一名會儀鎮財政所科員說。會儀鎮黨委委員胡學琴表示,自2009年到此工作後就沒見過鍾尚敏。由此可推測,鍾尚敏很可能在十年前就離開了會儀鎮。也有人說,有可能是人已調走,編制還在鎮里,這在基層較為常見。

同時,綏江黨建網在2014年發布的《幹部走進群眾的「橋樑」》一文曾提到,新灘鎮村民對鍾尚敏的一段評價,「我們家是縣財政局的鐘尚敏掛鉤,她可負責了,對我們移民像親人一樣,經常到我們家給予關心和幫助。」

「既然都調到了縣上,誰還願意回鄉鎮呢?」會儀鎮政府工作人員鄭林表示,在鎮上上班的日子簡直像在「打仗」。「我們都想為百姓辦實事,但面對各級單位和部門『下放』的任務,確實也有專業人員不足、缺乏執法權等困難。」

鄉鎮工作本就繁忙,若是副科級幹部,則責任更重、壓力更大。「在鄉鎮,除了黨委書記和鄉鎮長,其他崗位領導說直白些也是具體辦事的。開展工作時,老同志喊不動,新同志又沒法用,有時還會擔風險。」一名貧困縣的鄉鎮副科級幹部常宏表示,鎮上曾有個分管環保的副科級,人剛來沒多久,就為當時的領導背鍋,挨了處分。

對此,綏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平表示,鄉科級幹部並非要下派到鄉鎮,組織上稱的鄉科級幹部是指副科級以上幹部。

當地有消息稱,兩名女幹部本有「上進」之意,但因後來知悉可能被安排到鄉鎮工作,就打了退堂鼓。面對考察組的談話,宛辛勤一開始便表達了不接受組織安排的意願。而鍾尚敏始終言辭閃爍,未明確答覆。最後,她通過手機簡訊告知考察組,自己不接受組織提拔。

相比鄉鎮,綏江縣城條件的確更好。「首先是工作環境相對單純,各部門分工細緻,工作只需按部就班。其次是生活環境更優越。傍晚時分,金沙江畔休閒成為許多三口之家的日常。」鄭林抽了口煙,緩緩說,明年自己也打算考縣城裡的公務員。

引發熱議的處理決定

圖為雲南綏江縣財政局大樓

圖源:廉政瞭望

「她們還在這上班嘛。那個姓鐘的女娃子才生了二胎,娃兒都還沒斷奶。」在綏江縣財政局,農村信用合作社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別個兢兢業業地上班,還挨了個處分,運氣有點背。」

對於二人不願被提拔的情況,也有消息稱她們只是本本分分相夫教子之人,無被提拔意願,組織在提拔前並不了解二人的具體情況。就該問題,記者試圖向相關部門求證,但截至發稿前未獲得正面回應。

事件發生後,「鍾尚敏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宛辛勤則被全縣通報問責」的處理結果引發了不少輿論關注。在事件發生地——綏江縣工作的幹部,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幹部就是要去基層任職,要想成為領導,必須要有基層工作的經驗。」在會儀鎮財政所工作了20多年的所長王雲川說,從組織的角度講,黨員服從黨的分配,執行黨的決定,是黨章規定的黨員義務,如果人人都撂攤子,工作就推進不下去。

當地一名紀檢幹部表示,可能是當前正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兩人被抓了典型。

「不願被提拔的幹部並不少見,但因此被處罰的還是很少聽說。」對此,雲南省省直機關財務尚靜說。同為女幹部,她認為黨員幹部還是要堅守初心,但女幹部的確也有自身的難處。

「提拔前未充分了解二人意願,組織部及考察組是不是也有履職不力之責?」尚靜質疑道,「幹部考察程序都沒走完,任職通知也沒發,這算是『不服從組織安排』嗎?」

對於此事,綏江縣財政局黨組負責人表示,已啟動相關整改工作。此外,綏江縣委宣傳部幹部曾濤向記者表示,對女幹部的處理決定不容置疑,相關信息已在中央媒體上披露,未透露更多後續情況。

女幹部真忘了初心?

或許與會儀鎮幹部鄭林的想法類似,縣城的條件「留住」了鍾尚敏和宛辛勤。在這裡,她們能更好地生活與工作。

作為縣財政局企業統評股股長,宛辛勤所在科室主要負責固定資產報表收集、匯審、上報與分析、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縣直機關債權債務清理等事項。記者查看「天眼查」獲悉,自2017年8月起,宛辛勤還擔任了綏江縣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的監事。

「黨培養了我這麼多年,我卻拈輕怕重,不敢迎接挑戰,特別慚愧。」被問責後的宛辛勤悔不當初。「一方面我確實不願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另一方面幹部身份也意味著更重的責任、更多的工作,於是便以照顧家庭為由拒絕了任命。其實沒有『大家』哪有『小家』。」

面對綏江縣紀委的回訪,鍾尚敏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行為。

「要說她們倆果真像通報所說『忘了初心』,其實也不盡然。」據知情人透露,兩人在該縣財政系統工作以來一直本本分分、勤勤懇懇。去年8月,她們在被考察幹部中分列第一、二名。

「雖說是提拔,但很多基層女幹部並不留戀這種職位甚至權力,只想過安安穩穩的生活吧!」綏江縣新灘鎮的女幹部田麗說。

以宛辛勤為例,她曾明確向考察組表示,自己的身體可能無法應付鄉鎮工作崗位。作為女性,抗壓能力天然比男性弱,若是在更為複雜、忙碌的工作環境中,可能會加重自身病情。

對女幹部來說,在鄉鎮工作也無法照顧好家庭。「一邊是家庭,一邊是事業,作為幹部和母親,到底要顧哪頭?」尚靜認為,前往鄉鎮赴職有一定距離,孩子如果在家中出了什麼突發情況,作為母親,又該何去何從?

實際上,類似的問題也叩問著其他基層女幹部。在會儀鎮,胡學琴剛生完二胎近一年。為兼顧家庭與工作,她把孩子帶到鎮上,一家三口蝸居在30多平方米的鎮政府宿舍中。每日上班前,她要先將孩子送到村裡的姐姐家,下了班再去接。而她的另一個孩子已經十多歲了,一直跟著自己的父母住在綏江縣城。「每天都過得像『打仗』一樣,還是有點兒造孽。」胡學琴感慨。

大約在兩年前,胡學琴被提拔為副科級幹部。雖然感到肩上的擔子又重了不少,但她必須硬著頭皮上。因為她知道,這是組織對黨員幹部的考驗。

莫讓基層幹部既「辛苦」又「心酸」

曾為國家級貧困縣的綏江,在今年三月正式宣布「摘帽」。「就算是脫了貧,也還有相當繁重的鞏固工作。」胡學琴介紹,按照綏江縣委「678」工作機制要求,每月逢6、7、8的公曆日,全縣機關幹部都要下鄉,對掛鉤戶進行走訪和開展交叉檢查。扶貧期間,縣上幹部不需跟鄉鎮幹部一樣必須住鎮。

據新灘鎮政府工作人員羅有為介紹,銷往各地的「半邊紅」李子是綏江縣的重點扶貧產業。扶貧期間,大家時常往田間地頭跑,察看農作物長勢。

「在精準扶貧期間,既有成績和喜悅,更有汗水加淚水。」王雲川說,周末、節假日不但沒有休息,晚上加班更是常態。

圖為李忠凱

其實,不僅綏江,全國基層幹部都面臨著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人手少、危險性高等問題。

2018年11月,雲南省楚雄州發布了一批州管幹部任前公示公告,擬提名為大姚縣政協副主席候選人的李忠凱因一頭白髮一度引發社會各界關注。

李忠凱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頭髮白有點遺傳因素,但剛開始工作前沒出現過白髮,工作後白髮越來越多,「近年來,工作任務越來越重,壓力也增大,擔心工作完不成,做不好。」

此外,李忠凱的工作搭檔灣碧鄉鄉長車宜剛也是一名「80後」(1981年出生),相似的是,車宜剛的鬢角也出現許多白髮。

圖為李忠凱近年工作照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鄉里的年輕幹部都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中。」車宜剛表示。

李忠凱補充道,「目前,全國基層幹部都挺辛苦,社會不應該集中關注某一個人,而是應該關注基層幹部這個群體的狀況。」

「過去提起基層幹部,社會上不少人會質疑幹部的工作狀態。」李忠凱認為,「基層幹部不怕辛苦,不怕累,不怕沒時間休息,怕遭到誤解,希望得到更多理解和認同。」

(來源:廉政瞭望、中國新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ukp2mwBJleJMoPMFk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