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網友稱兩個人去昆明吃海底撈花了600多元,價漲得很離譜

2020-04-13     食安強國

雲南廣播電視台


小食店的價簽貼上了新價格

「兩個人去吃海底撈花了600多元,價漲得有點離譜,可能會考慮替代品,畢竟火鍋店很多。」「平時經常吃的米線平均都漲了1元,現在13元,而蓋飯平均14元。」3月以來,隨著餐飲業陸續復工復產,在家「憋」了許久的市民終於可以好好大吃一頓了,然而部分餐飲漲價的消息卻令不少吃貨頗為失望。記者走訪昆明多家餐飲店鋪,查看美團等外賣平台,發現漲價現象確有存在;也有市民反映,有些店鋪即使沒漲價也出現了分量變少的情況。

海底撈、西貝

先漲價後道歉並恢復到從前

海底撈近段時間被眾多網友發現漲價,並紛紛吐槽。10日,海底撈火鍋發布致歉信,表示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將恢復到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海底撈道歉並降價之前的價格是怎樣的呢?記者在美團海底撈火鍋一家外送店裡看到,香油蒜泥、小米辣麻醬等小料均為9元一份;牛羊肉類里,最便宜的是草原羊羔肉,一份48元,而和牛肉一份72元;一份250克的白蘿蔔16元、娃娃菜22元、金針菇28元;除此之外,配送費也需39元。

記者還從一位昆明市民4月7日去店裡堂食曬出的帳單看到,兒童午餐肉套餐24元(未漲價前20元),午餐肉半份23元(未漲價前15元),血旺半份20元(未漲價前14元),撈派麻辣滑牛肉半份29元(未漲價前25元),功夫土豆半份13元(未漲價前12元)。該市民表示:「當時吃的時候只發現小料漲價了,後來才發現菜品也漲了不少,不過即使漲價也還是想去吃。」

海底撈(大悅城店)工作人員表示,漲價確實存在,但沒有網上說的漲那麼多,「比如我們這個店裡只有部分菜品漲價了,且只漲了1-2元。」他表示,每個店漲價情況都不一樣,需要到店才能了解到具體情況。

12日,記者再次致電海底撈火鍋時,工作人員稱「各門店價格已經調回到年前停業時的標準」。同時,西貝莜麵村也表示「之前漲價的部分菜品價格已經調到了停業前的標準,消費滿100元返50元券的優惠活動已經開始,不設上限,可無限疊加,相當於打5折,但只能下一餐使用該券。」

繼海底撈之後,西貝餐飲集團也發文道歉並表示從11日開始,所有漲價的外賣、堂食菜品價格恢復到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街邊小店

米線快餐等小吃也漲價了

近日,記者走訪了昆明幾條小吃街,發現部分小餐館也漲價了,包括飯館、米線、麵條、包子、快餐等。

在萬宏路的一家米線店,在店門口的招牌上貼了新的經營內容及價格,其中米線、麵條小碗售價不變,大碗由11元漲價為15元,漲價金額達4元之多。老闆解釋:「我這個店面每個月租金不便宜,這次2個多月沒有營業,沒辦法只好漲點價。」隔壁一家牛肉米線同樣漲價了,記者看到店裡的價目表米線麵條均為10元,而一位市民結帳時,老闆卻說「11元」。看到市民的疑惑,老闆表示「房租、員工工資、水電、原材料……都要錢,這麼長時間沒有開門,本來都想轉讓了,又捨不得,希望大家能體諒我們。」

除了米線,快餐也有不少漲價了。快餐一般分為一葷兩素、一葷三素等套餐 ,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不少店家都將價格上調了1-2元。良華園營養快餐就是其中一家,由於菜品豐富、分量充足,平時店裡生意很好。「我們主要以堂食為主,套餐主要供附近的上班族消費,平時飯點生意不錯。受疫情影響,很久沒開門,後來又一直到3月中旬才能堂食,可即便能夠堂食了,很多人還是不放心,我們也沒辦法,才將所有的套餐都漲一些價。」記者了解到,類似良華園營養快餐這樣的店鋪一般需要好幾個工人,炒菜、打飯、洗碗等,「光是打飯的人至少都要2個,店裡成本本身就高。」

也有因原材料漲價,無奈只好跟著漲的。貴陽鹵品小吃店就是受原材料漲,導致店裡的利潤受到影響,於是才漲價的,目前店裡的葷菜一律漲價2元,豬舌、耳朵一律漲價5元。「豬肉漲價之後我們堅持了一段時間,因為很多是老顧客,不好漲價,也有些人漲價了就不來吃,很為難。」

一些企業

「菜品分量變少,不夠吃」

除了漲價外,還有市民反映,一些餐飲企業的菜品分量變少了。

一位市民反映:「3月以來,我點了好幾次季季紅外賣,漲價倒是沒發現,但分量確實少了些,醬料、米飯、肉都分量都變少了,有時湯也不夠煮。」西貝莜麵村也被不少人「提意見」,「發生疫情後第一次來吃,卻發現以前只要70多元的羊蠍子現在變成了179元,僅加了一堆蘿蔔和萵筍塊。」「蘸料收費為什麼沒有提醒?菜單上也沒有標明,一頓飯449元,對比菜品顯然不值。」除此之外,外婆味道、宣威菜館等均被反映「菜品分量變少,不夠吃」。

反應

多數市民無法接受

記者在春城晚報官方微博上發起了相關問卷調查,70%的市民都發現自己經常堂食或點外賣的餐飲店漲價了。記者也發現自己曾經點過的外賣店悄悄漲價了,以前酸菜魚套餐34元,現在卻需要40元。

調查顯示,有75%的市民不能接受漲價。市民小王更是表示,班都還沒有正常上幾天,就出現餐飲漲價的情況,還是在家吃便宜些;也有市民覺得「大家都不容易,互相體諒一下吧」。

一位網友評論稱「昨天和老婆吃了頓海底撈,兩個人消費了400多元,疫情期間在家自己煮,買最好的食材也才要300元左右,還能吃2-3頓,既然這樣,為啥還要出去吃呢?」更有網友表示餐飲企業此舉其實是在「鼓勵大家回家做飯」。小何在雲紡上班,此前她上班均是自己帶飯,直到近幾天去堂食才發現「常吃的米線店全部上調了1元,米線現在是13元、米飯類基本是14元,工資都快不夠吃飯了」。小何表示漲價也可以不吃,換其他家就好。(記者 孫江葒 攝影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03oonEBfwtFQPkd3D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