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就像一面照妖鏡,平時會不會學,全看出來了

2020-03-10     吳國平數學教育

提到高效課堂,我想沒有老師不會陌生,甚至部分老師對它是嗤之以鼻,認為所謂的高效課堂純粹是浪費時間,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是無法完成良好的教學任務。不可否認,在很多老師、家長和學生的眼裡,讀書學習只不過是為了考上名校,將來能找一份好工作,只要讀書能取得優異的分數即可,因此刷題、拚命學等題海戰術方式成為了很多人唯一的學習方式。

一場意外的疫情讓全國所有師生開啟了新的教學和學習模式,即網絡授課。隨著「網課」的不斷推行和深入,我們發現產生了很多學習問題,如師生之間的互動趨向於零,造成老師無法及時收集和反饋學生的學習問題;教師無法關注到學生的學習動態,不能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重難點;出現作業完成不及時、遲交、不交等不良學習情況,甚至有的學生通過作弊的方式完成作業;學生遇見不懂的問題,不能及時向老師或同學請教,造成問題積累越來越多等。

這些問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基本不會是最重要的學習問題,恰恰在「網課」時代,它們成為了很多師生最頭疼的事情。很多老師私下說起網課,提到最多就是「忙到沒時間」,除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如授課和批改作業等),加上各種打卡,已經是到深夜,根本拿不出更多的時間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為此時還要準備第二天的教學任務。

學生也是一樣,忙於穿梭在不同學科的「網課」之間,無法及時進行回顧總結,造成大部分學生對知識定理的理解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這樣的學習情況怎麼可能高效完成作業呢?

同時,很多學生遇到學習問題得不到及時和良好的解決,問題加問題,只會讓自身的學習陷入困境。一些自律性較差的學生,甚至會利用「網課」逃避老師的敦促和各種學校規章制度,讓自己的學習陷入懶散的狀態。

讀書學習離不開解題做題,這沒有錯,而且是必經之路,一個人不做題是很難掌握好相應的知識定理和方法技巧,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一點多做題並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因為解題可以幫助我們不斷鞏固已學的知識內容,查漏補缺,提煉解題方法,而不僅僅是為了一個答案。

在校期間,教師可以帶著學生一起解題,講解知識定理,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一旦進入網絡授課,教師和學生之間就完全隔離出來,學生缺乏了引導,很多隱藏問題就凸顯出來,同時一些學習能力較強、自律性強、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也占據了學習優勢。

古人早早就提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意思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抓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之計,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抓魚的方法。

高效課堂對現代教學提出一點:課堂教學不應該僅僅是知識內容的搬運工,更應該是讓我們的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從「學會」轉變成「會學」,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完善人格品質等。因此,我們很多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出現都是基於這一教育現實,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小組合作學習、翻轉課堂、微課等等。

從這場「網課」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學生的迷茫和無助,實質上就是學習能力欠缺的體現。回歸課堂,我們應改變課堂上一味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培養能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對待「高效課堂」,不必過於解讀,也更沒必要過分去吹捧,因為任何教育教學模式是否有效,除了教學成績,一定要能做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質疑問難、探究求解,充分展現和發展學生的主體創造性,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鍛鍊思維能力,讓他們學會學習,真真切切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而課堂是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地方,它是素質教育最重要的載體,學科教學體現著素質教育有要求,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學生在課堂上是積極存在還是消極存在,學習效率高還是低,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大影響,就像這次「網課」里學生學習的能力表現,就是課堂效果的最好展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AjwxXAB3uTiws8KF9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