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配雞,凸顯出中國人的烹飪智慧!

2020-06-22     美食導報

原標題:紅棗配雞,凸顯出中國人的烹飪智慧!

大家經常會聽說,病後或是身體虛弱不妨喝個「紅棗燉雞湯」來補補身子,由此可見雞湯的營養在民間可謂形成了共識。

按照中醫的說法,紅棗和雞肉都具有滋補的功效,所以不管入湯還是蒸菜,紅棗和雞肉都是一對好搭檔。而且還有人說,它們之所以受大家青睞,更重要的原因是可口的食味。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這道菜的美味密碼。

溯源

平民搭配自古受歡迎

「紅棗燉雞湯」中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其中的蛋白質、維生素、鐵、鈣、碳水化合物等都是對人體有營養的物質,並且雞肉的消化率較高,易為人體所吸收,故能很好地強身健體、增強體質。所以,在很多家庭中都將雞湯作為最好的滋補品,很多大病初癒、意外受傷、身虛體弱都是用雞湯來進行補養,並且雞湯還能夠預防感冒,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大家做「紅棗燉雞湯」時,選擇雞肉也是有技巧的。通常來說最好是選擇自家散養、吃食五穀雜糧的雞,其中老母雞尤為最佳。而需要的配料,大多有紅棗,此外還要配生薑、西洋參、當歸等。或許,很多人會問,為什麼燉雞湯,要放紅棗呢?

據一些飲食行家介紹,其一原因是:紅棗是一種有悠久歷史的平民補品,所以用得最早、用得最多。

事實上,若說起什麼是有中國特色的水果,可能會有很多人說蘋果,或者梨,或者桔子等,但可能很少人知道,「棗」可能才是最有代表性的——我們對於棗的食用歷史悠久,食用方法繁多,甚至有些地區、有些國家的人可能都沒吃過、見過棗。

而中國人最有代表性的吃棗方式,就是吃紅棗,其歷史可追溯到秦代以前。雖然紅棗在中醫里的滋補地位比不上人參、靈芝等,但勝在很「平民」,是名副其實的平民滋補品。因此,自古人們便有將紅棗和同樣「平民」「大眾」的雞肉同煮的記載。當中,以入湯為最多,其次是蒸煮,甚至還有燜、炒的說法。

解構

紅棗的酸令雞肉更鮮甜

如果說,古時人們用紅棗配雞肉,是出於對食療功效、用料簡單這些方面的考慮,那麼,現代人其實大可找到比紅棗更好的替代品——例如枸杞、桂圓等。但事實上,人們依然習慣性地將紅棗和雞肉的搭配看成一種最不可替代的搭配。那麼,原因又是什麼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紅棗和雞肉之間有著不可阻擋的「味力」。

職業營養師兼有23年廚師經驗的劉師傅講道,紅棗這種食物來自於棗,而棗則是由酸棗這種植物馴化而來的。在植物學上,它的身份其實與杏、李、蘋果等都是親緣,而是和桃有著近親關係。因此從某一角度上說,它與桃子類似,都是糖分含量極高的一類果實,同時還帶有一系列的不限酸味的酸類化合物。所以當棗在失水變成紅棗後,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紅棗的糖分密度高,但它並不顯酸味(或微酸)。偏偏就是「酸物」這一點,和枸杞、桂圓,甚至是蘋果乾、杏干都不相似。

紅棗的這類酸類物質,通常在燜、煮、燉時才會分解並產生化學反應。眾所周知,肉類如果遇到酸性物質,也會產生胺基酸、蛋白質的分解,通俗點來說,就是「味道會散出來」。因此,紅棗雖然與桂圓、枸杞等食物有類似的風味和功效,但它還勝在擁有刺激雞肉更鮮、更甜、更香的作用。所以,無論是哪種雞湯,或者蒸雞,人們都喜歡加三五個紅棗進去,其一是紅棗自身所帶的甜味可以提升雞肉的甜度,其二便是紅棗的酸味能讓雞肉發揮出更佳的本味。

劉師傅認為,就目前所見的普通食材來說,能產生出這種媲美紅棗之於雞肉功效的,其實桂圓、枸杞還不算「真替代品」,無花果乾才是最佳選擇。不過,無花果乾在功效上與紅棗有所區別,屬於溫補略帶涼性,同樣是一種高甜、不顯酸的「酸物」,大家不妨也多試試。

教路

紅棗燉雞湯

材料:

老母雞半隻,紅棗10顆,生薑4片,西洋參、當歸、枸杞、鹽適量。

做法:

1.老母雞洗凈後斬大塊,沸水汆燙後去血水,瀝干水分後備用;

2.紅棗、西洋參、當歸、枸杞均洗凈,浸泡;

3.鍋中放入水(約2000毫升),燒開,然後把雞肉、紅棗、西洋參、當歸、枸杞一起放進去,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燉2小時,加入鹽、雞精調味即可。

烹飪技巧

燉雞的鍋內一定要有足夠量的水,避免因為易燒乾而不得不再次加水;如果出現必須得加水的情況,也須加入開水;大火燒開後記得轉小火慢燉,這樣才能讓各材料充分出味,湯水味道濃郁。

END

圖文 | 馮睿峻

部分圖片來源 | 綜合網絡

編輯 | 彭柔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13W2XIBiuFnsJQV9P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