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季度末開始,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運營,至此拉開了資產管理行業新的帷幕。今年,監管出台《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對理財子公司的凈資本和風險資本,以及資本結構進行了規定。結合已經公布的銀行理財子公司註冊資本金等信息,本期分析旨在推算銀行理財子公司可能撬動的市場規模,展現資產配置標的市場份額,展望標的市場份額可能的變動方向。
一、2019年理財子公司設立情況
截止2019年底,已有34家銀行設立(或公告設立)理財子公司,其中已開業的有6家國有行全資理財子公司、3家銀行股份行控股理財子公司、1家城商行控股理財子公司;另有1家銀行獲批開業,6家銀行獲批籌建,17家銀行等待監管批准。
圖表1:2019年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普益標準整理
為了便於從更宏觀的視角進行分析,且便於從市場規模的角度分析理財子公司的分布,本文對銀行類別進行了調整,分為三類。第一類註冊資本金高於80億元,包括6大國有行與浦發銀行;第二類註冊資本金為50億元,包括除浦發銀行的8家股份行與北京銀行;第三類註冊資本金小於50億元,包括15家城商行、2家農商行、1家合資公司。
值得注意得是,根據2019年非保本理財產品存量規模,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和中信銀行的註冊資本金明顯無法支持全量理財規模轉移至理財子公司管理,未來或需補充資本金。
圖表2:銀行理財子公司歸類
數據來源:普益標準
二、依據監管要求設定分析條件
本期主要依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簡稱「《凈資本》」)和《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簡稱「《子公司》」)兩份監管發文,設定資本結構比率,按照凈資本和風險資本要求計算加權風險資本;依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設定風險權重,計算加權風險係數。
凈資本的定義:《凈資本》要求凈資本=凈資產-∑(應收帳款餘額×扣減比例)-∑(其他資產餘額×扣減比例)-或有負債調整項目+/-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認定的其他調整項;凈資本不得低於5億元人民幣,且不得低於凈資產的40%;凈資本不得低於風險資本。《子公司》要求註冊資本最低金額為10億元。
風險資本的定義:《凈資本》要求風險資本=∑(自有資金投資的各類資產餘額×風險係數)+∑(理財資金投資的各類資產餘額×風險係數)+∑(其他各項業務餘額×風險係數)。《子公司》要求自有資金投資於高流動性資產占比不低於50%,投資於自有理財產品不高於20%。
自有資金風險係數的設定:依據《子公司》分為較高流動性、較低流動性和關聯交易等三類設置權重,目的是提高低流動性配置比例,保守估計剩餘風險資本額度。
理財業務風險係數的設定:依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8和2019H非保本理財市場存量比例,按照標準債權、非標債權、權益類、拆放同業、現金、公募基金、其它等維度設定權重,其中其它類包括新增可投資產、QDII、直接融資工具、衍生品、另類資產、大宗商品。
加權風險係數的設定:基於行業數據和《凈資本》附錄的風險係數表,估測各類加權風險係數。最終分別求得自有資金和理財業務的風險係數。
圖表3:自有資金和理財業務資金風險係數
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普益標準
計算理財子公司市場份額的設定條件:
- 按照《子公司》對註冊資本最低金額的要求,未公布的三家銀行,甘肅銀行、朝陽銀行和順德農商行,理財子公司註冊資本金設定為10億元。
- 依據《凈資本》凈資本計算的要求,保守設定扣減項為凈資本的20%,凈資本等於註冊資本,則剩餘風險資本額度=註冊資本*80%-註冊資本*自有資金風險係數。理財業務份額=剩餘風險資本額度/理財業務風險係數。計算結果請見圖表4。
三、理財子公司產品市場份額展望
34家理財子公司合計註冊資本1475億元,估測或可撬動23萬億理財市場。其中,一類銀行理財子公司市場份額過半,二類銀行理財子公司市場份額為三成,三類銀行理財子公司市場份額為16%。
圖表4:按類別計算理財業務市場份額(億元)
數據來源:普益標準
本文通過模擬配置的方式,具體分析各類銀行理財子公司資產配置標的的市場份額。其中「19H市場份額」使用《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19年上半年非保本理財市場配置比例;「60/40配置市場份額」假設長周期資產配置符合60%債權資產和40%股權資產比例,等比例調整各類資產的配置權重,得出各類資產的新份額。為了便於表述,「債權類」資產泛指標債、非標、同業和現金,「股權類」資產泛指權益、公募和其它。
第一類銀行理財子公司:
在12.5萬億的市場份額中,依據19H市場份額,債權類資產占10.5萬億,股權類資產占2萬億。按照長周期資產配置比例,估測債權類資產配置將減少3萬億,股權類資產配置將等額增加。
圖表5:第一類資產配置標的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普益標準
第二類銀行理財子公司:
在7.1萬億的市場份額中,依據19H市場份額,債權類資產占6萬億,股權類資產占1.1萬億。按照長周期資產配置比例,估測債權類資產配置將減少1.7萬億,股權類資產配置將等額增加。
圖表6:第二類資產配置標的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普益標準
第三類銀行理財子公司:
在3.7萬億的市場份額中,依據19H市場份額,債權類資產占3.1萬億,股權類資產占0.6萬億。按照長周期資產配置比例,估測債權類資產配置將減少0.9萬億,股權類資產配置將等額增加。
圖表7:第三類資產配置標的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普益標準
整體來看,依據19H市場份額,債權類資產近20萬億,股權類資產逾3萬億。如果資產配置按照長周期趨勢調整,則債權類資產規模預計將減少5.6萬億,股權類資產規模預計將等額增加。其中,標準化債權資產和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或將分別減少3.7萬億和1.1萬億,權益類資產或將增加3.2萬億。
圖表8:資產配置標的的市場份額長周期變動方向
數據來源:普益標準
銀行理財子公司為資產管理行業帶來了新面貌,其發展潛力大,影響範圍廣,被賦予重望。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潛力和影響將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於監管設定自有資金風險係數較高,大多理財子公司將權衡使用自有資金進行配置,因此預計相應占用的風險資本額度將降低,有潛力撬動更大的理財市場規模。二是從風險資本係數設定的角度看,理財子公司將顯著降低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配置比例,但考慮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預期收益率普遍較低,為了維持理財產品與理財服務的吸引力,理財子公司將轉而配置更多的標準化股權和公募基金,相應資管市場的配置權重將進一步偏向股權類資產。
近兩年來,銀行業理財市場非保本產品存續餘額大致維持在21萬億元至24萬億元區間。如果34家理財子公司完成組建程序全面運營,則基本覆蓋了存量理財市場。新增的理財市場份額或將從兩個方面獲取:一是考慮資管行業的監管維度趨向一致,資管產品與服務重疊,行業橫向競爭加大,理財子公司或將從信託、券商、公募基金等行業抽取市場份額;二是隨著投資者財富增加,地產投資的吸引力下降,或將有更多的資金投向金融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