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白子
初識日料時,聽說「白子」這個純美的名字,窮盡全部想像力也沒有料到它是指雄魚的「精囊」,有時候也會被稱為「魚白」;雖然部位說起來讓人有點尷尬,但是,白子豐富的魚精蛋白和脂類,讓它擁有細滑如奶油、豐腴如脊髓般的美好口感。所以這一次,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不可描述部位的不可描述美味。
白子(シラコ),日語意為「白色的孩子」,其實就是雄性鱈魚、琵琶魚、河豚魚等魚類的生殖腺。烹調方法多為刺身、火鍋、燒烤。 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被奉為補身極品。「白子」入口感覺滑膩,很有特色。
其中最常見的要屬鱈魚的白子,鱈魚的精巢形如捲雲、蜿蜒曲折、表面布滿溝壑,因此「鱈魚白子」又被稱為「雲子」。鱈魚白子的時令通常在冬季,為繁殖季孕育和儲備的精囊異常豐腴。鱈魚,因為頭出奇的大,被青島的釣友們親切地稱為「大頭」。釣鱈魚在青島、大連等沿海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了。
如何釣鱈魚
鱈魚屬深海冷水性魚類,在遠海磯礁「岸釣」時有釣獲,但垂釣此魚時釣友們大多以船釣為主,且多為遠海船釣。同時,因季節原因,每年的初冬生殖期(每年的11月上旬開始)向近海沿岸做短期遷徙。要想獲得鱈魚白子,此時才是釣鱈魚的最佳時機。此外,釣取此魚的前期準備尤顯十分重要。
首先,應配備一艘性能良好的專業釣魚船,遠海船釣不同於近海,不是一般小船就能對付。因其鱈魚的生存環境所致,其釣取的釣點大多遠離陸地,以大連為例,要想釣到鱈魚,多在十幾海里或逾二十海里以上。
施釣鱈魚的釣具配備不同於近海船釣,因其釣點多處於深海區,其水深魚大,鱈魚中釣時掙扎力要大於其他底層魚類,所以對釣具的要求多以結實、堅固為主。過去,一般用於這種深海沉底式釣法的釣具多採用「手提線」。一根長長的、粗粗的釣線連接重達一斤多重的釣組,放線收線十分麻煩。現在,大多選擇竿長2.4~2.7米的錘負荷在100~120號之間的專用船釣竿。
以我最近一次出海釣鱈魚為例:鉛墜:二斤的;天枰:一米二的;鉤子:二十六號至二十八號;主線:6號八編大力馬;子線: 十號尼龍線;餌料:海腸三斤,魷魚四條(需要改刀)。
具體的釣法是:選准釣點後,放釣組至海底,將主線繃緊,使其釣線與釣竿呈90度夾角,靜置船舷之上。間隔三五分鐘提動釣組晃動一次,以誘魚上鉤。鱈魚屬兇猛性魚類,吃餌兇狠,表現在釣竿上的魚汛多為突然一個大彎下拽,隨之伴有猛烈地抖動。
鱈魚上顎較厚,剎竿時動作不僅要大,還得有力,以儘可能掛牢。鱈魚很狡猾,當發現被釣後,會採取主動「跟餌」的策略,感覺上就是突然變輕,以為是魚跑了,直到快接近水面時,再行掙扎。所以,當發現釣線突然變輕後,應及時加快收線速度,萬不可掉以輕心。否則,很容易讓到口的鴨子飛走了。
經驗總結:釣鱈魚需要軟硬適中的船釣竿,軟了上魚費勁,硬了鉛墜會隨浪涌而跟著桿頭起落。造成餌料在水下不穩定。輪子一定要選擇大扭力橫向輪,有條件要選擇電動輪。上魚時真的不一樣。船架也是必需品,一般上船都是兩把竿,一電動一大扭力,當然有條件最好是兩把電動的。沒有電輪真受罪, 不過手感絕對一流。切記護杆繩,因為船釣的裝備都是很貴的。
釣後感受:爽!真爽! 就算上岸後,總感覺地還在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