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更像人了,還會怕死?那人類未來的出路在哪呢……

2019-11-28     觀兒談科技

機器人是個我們很熟悉的詞,但又有誰能給機器人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呢?至少現階段還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就算你去問科學家,他也一樣回答不了你。

其實並不是人們不想給出一個準確答案,相反人們很想努力地發掘機器人所有的潛能和可能性,並且人們一直在不斷地實踐著。隨著信息和技術的不斷推演,關於機器人的內容含義和功能作用也在不停的豐富和創新。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說《羅素姆萬能機器人》中,根據Robota(捷克文,原意為「勞役、苦工」)和Robotnik(波蘭文,原意為「工人」),創造出了「機器人」這個詞。

那之後機器人就不僅僅只存在於人們對於科技的幻想和憧憬之中了。

從1939年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製造出了家用機器人Elektro開始,機器人就不斷的發展更新,先從工業應用開始,機器人走進工廠車間;再到服務業應用,機器人走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

機器人隨著時間的推進逐步發展細化,人們的的確確看到了機器人能夠給企業帶來資本盈利的巨大潛能,也的的確確能夠感受到機器人在適配場景後帶給人們生活上的便利空間。在機器人帶給了人們實實在在紅利的背景下,在科技發展不停腳步的推動下,機器人的未來的發展前景自然是不可估量的。

但就在機器人馬不停蹄地向前發展的同時,大量人工勞動力被機器所取代,這背後不僅僅意味著企業節省了更多人工成本,更意味著千百萬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工資,失去了他們的生活來源。當然網際網路時代,決定財富的因素從體力、資本轉向智力這一點我們並不否定,它要求人們擁有更高的知識水平和專業領域的職業素養。

但問題是:我們努力提高自己就真的能夠保住我們的工作,保住我們的工資,保住我們的生活來源嗎?

我們以為機器更擅長去做枯燥重複的機械勞動,無法進行抽象思維,換言之——我們認為機器人沒有情感。但我們永遠也無法忽視機器先天擁有遠高於人類的智商以及學習能力,如今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技術在5G網絡的發展下,機器人的數據採集、數據抓取、模擬能力、學習能力的速度會超出我們想像的快。會不會有一天,在這些先進技術的加成下,人類自以為獨一無二的思想情感也會有被模擬和計算的一天呢?會不會有那麼一天,機器人主宰了人類呢?

其實這個問題在2017年的電影《異形:契約》中就有過體現,雖然故事背景是虛構的,但影片中的故事也依舊值得我們仔細思考。

電影大概是這個樣子的,一開始,大衛(人造機器人)自我意識覺醒,他說,你們(人類)會死,而我們(機器人)永生。他有些鄙視人類,認為人類不夠完美。

所以大衛後來反叛,他利用黑色藥水病毒殺死了同行的船員,把星球變成了生命製造的實驗場。

雖然這只是科幻電影中的劇本,但我們就真的能說幻想與現實毫無關係嗎?更何況科技類題材文藝作品創作本身就需要強大的知識儲備和合理的邏輯,早在1942年美國科幻巨匠阿西莫夫在其科幻小說里的創造的「機器人三定律」,但後來成為了學術界默認的機器人研發原則。

劉慈欣的《三體》中提到的核聚變技術、暗物質粒子、量子糾纏都不僅僅是虛無縹緲的空談,去年,我國的科學家們成功利用托卡馬克裝置,將等離子體中心加熱到1億度;2015年我國的「悟空」天文探測器就在探索研究暗物質粒子現象;同樣是去年我國通過「墨子」衛星,首次實現了7600公里遠的量子密鑰分發,在微觀領域的重大突破。

鮮活的例子擺在眼前,我們還能說科學幻想僅僅只是科學幻想本身嗎?機器人真的永遠都不會主宰人類嗎?

如果你覺得你覺得科幻小說走進科學顯示領域的例子還不能夠說服你的話,那接下來的事情或許會改變你的看法。

如果一個機器人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會怎麼樣?

南加州大學神經科學團隊的首席研究員Antonio Damasio ,與BCI研究員 Kingson Man合作,在《自然・機器智能》雜誌發表的論文中,研究出了基於結合哲學和思維科學和機器人技術的模型

在這種模型中機器人有內置的 AI 系統,可以感應到觸摸和壓力,識別出自身的危險和將來的風險。Damasio 表示:他們要製造出一種彈性機器人,讓它們有脆弱的部分,從而擁有約束和自我保護的策略和思想。通過不斷的訓練,研究人員的最終目標是構建出可以評估自身行為的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系統。

當機器人也有了對死亡的恐懼,我們人類是不是也要思考「人工智慧」的真正含義到底是什麼?

一旦機器人得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它們自己的死亡,它們就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學會克制行為,進行自我保護操作,在提高自身性能的同時,也能讓使用率更加持久。

機器人將不斷接近人類,慢慢模擬出原本只屬於人類的感覺,慢慢替代甚至主宰人類,你覺得這樣的未來還是不可觸摸的嗎?

當然最理想的情況是,未來人們可以與人工智慧成為合作夥伴,實現和諧共生。但我們對此真的有把握嗎?智能時代誰去制約智能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hkrtW4BMH2_cNUgv5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