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種」出1克拉鑽石,這麼便宜的「人工鑽石」人們卻不願意買?

2019-11-04     觀兒談科技

都說種瓜的瓜,種豆得豆。中科院向我們證明了種鑽石,真的可以得鑽石!

據悉,近日中科院在「科技·創新·創業彙報會」上發布了「一周可以培育出1克拉鑽石」的研究成果。

專家介紹:培育鑽石的過程就像種糧食,需要種子和養料,首先要有一個天然鑽石的籽晶片,還需要用到的是甲烷氣體,甲烷在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一個碳的等離子體,這個等離子體就像灰塵一樣,在空氣中慢慢地沉積到金剛石的籽晶片,一點一滴地沉積上去。從甲烷氣體中,分裂出的碳原子沉積在種子鑽石上,以每小時0.007毫米的速度增長。

「一星期可以培育一顆1克拉的鑽石,其硬度和純凈度都可以媲美天然鑽石,價格卻只有天然鑽石的六分之一!」這一新科研技術問世,引發了全網對「人工鑽石」的關注和熱議......

有網友對「人工鑽石」質疑:

也有的歡呼雀躍,表示支持:

更有某某網友覺得細思極恐......

......

關於「人工鑽石」的爭議由來已久。從1954人工鑽石首次成功合成,後來人造鑽石技術越來越成熟,如今更是可以簡單高效的「種」出鑽石。其鑽石的質感、色澤也已經達到可以和天然鑽石媲美的程度,價格卻僅為天然鑽石的30~40%。

即便如此,大眾對於人工鑽石的接受度始終不高,人工鑽石僅占全球鑽石市場的1%。這是為什麼呢?

糾其原因就得先來看看「鑽石」是怎麼進入大眾婚戀市場的。

提到「鑽石」,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一句經典的廣告語「鑽石恆永久,一顆永流傳」,大眾心裡對鑽石的既定印象就是神聖的,珍貴的,是愛情持久的象徵物。

電影「Sweet Home Alabama」,男主用鑽戒求婚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然而鑽石的昂貴造價卻是個悖論。追溯到天然鑽石的產出,鑽石在地球上的儲備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大的。這麼說吧,1克拉的鑽石,很多人都買不起。但是如果把地球上已知的鑽石都挖出來,足夠地球上60億人,每人都分20克拉!

「鑽石」的昂貴全是資源壟斷和營銷的影響。在鑽石被大量開採初期,全球的幾大鑽石商為了避免鑽石因量大而貶值,聯合成立了戴比爾斯公司,壟斷了幾乎全世界所有的鑽石。

之後戴比爾斯展開了一系列營銷廣告,成功將鑽石和愛情綁在了一起,向世人傳達「鑽石」的稀有、珍貴、不可估量的價值,一顆鑽石就是婚姻永恆的見證。歷經百年,這種觀念也深入人心,所以我們常看到,深情的男子手捧鑽石單膝下跪,女子感動的稀里嘩啦......

人們買鑽石其實不是買鑽石本身,而是為了買鑽石賦予的神聖意義。對於男生來說,即便再不富裕,對妻子也願意花幾萬塊買鑽石,是為了證明對婚姻忠誠、對妻子珍愛,是一份承諾。而對於女孩來說,鑽石本身就是一個感情的「保證」,你都願意花費這麼多錢給我買個無用的「石頭」,我才相信你是真的把我放在心上的......

而試想一下,如果換成「人工鑽石」,總給人感覺是變了「味道」的愛情誓言~

所以到底是花錢買個安心,還是摒棄傳統思想,接受新科技?你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ledOm4BMH2_cNUgfA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