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下肢癱瘓男子「跑」破馬拉松世界記錄?人機結合太強大

2020-01-14     觀兒談科技

每年,國內外馬拉松賽上「跑王」層出疊代,而近日,查爾斯頓馬拉松比賽的一名「特別跑王」轟動了全網,在此前,他已經下肢癱瘓10餘年了......

圖自CNN

這個名叫戈利斯基的男子是穿著「外骨骼機器人」跑完了42公里的馬拉松全程,並以33小時50分23秒打破了該項目世界紀錄。

戈利斯基是在2005年的一場車禍中,因脊髓損傷而癱瘓的,醫生曾斷定他再也無法走路了,奇蹟的是10年後,他竟然穿著「外骨骼機器人」跑了全程馬拉松!

估計很多朋友會好奇這個「外骨骼機器人」是什麼神器?是怎麼做到讓癱瘓了10年的人成「跑王」的?

「外骨骼」顧名思義「外部的骨骼」。與之相對,人類自己是「內骨骼」生物。

外骨骼機器人「是人的智能和機械裝置的機械能量結合的可穿戴裝備。簡單來說,就是」穿在人身上「的機器人。

這種「人機結合」可以讓人體動作在機械力量的加持下,力量放大數倍。能夠做到超長途負重、搬運、也可以協助軀體力量不足的傷殘患者正常行動。

在電影《流浪地球》中,救援隊就是穿著「外骨骼機甲」在惡劣的地表環境下,做到了千里徒步運送火石。

聽起來好像挺神奇,但是看著這厚重感十足的樣子,也會有朋友質疑,這套百十來斤的裝備穿上走起來都費勁兒吧?

那倒不必擔心,「機器人外骨骼」裝備的重量並不會附加在人體上,而是內置發動機會提供動力,穿上了不但不笨重、行動力還會更靈敏。

說起」外骨骼機器人「發明的起源,其實早在百年前,人類就產生了」通過器械強化人類機體功能「的想法。1980年,來自戰鬥民族的Nicholas Yagn申請了世界上第一台」外骨骼裝備「專利。

圖自:Exoskeleton Report

目前,最先進的「機器人外骨骼」裝備已經可以靠「意念」控制了。2017年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研究室,進行了一項「心智控制外骨骼」的實驗。

圖自:BBCNews

參與實驗的Thibault在4年前摔斷了脖頸,實驗是2個植入物放置在他的大腦表面——覆蓋大腦控制運動的區域。

圖自:BBCNews

每個植入物上有64個電極讀取大腦信息後發送到電腦。通過電腦讀取腦電波再將其轉變為控制外骨骼裝備的指令。

圖自:BBCNews

這樣,Thibault就可以隨心控制他的「四肢」了,當他」想「走路了,「機器人外骨骼」裝備邊會驅使他的雙腿向前邁動......

圖自:BBCNews

機器人外骨骼裝備最早應用在了中風和脊髓病患上。近年來,在工業、建築、物流等也開始應用起來,幫助人們減少了疲勞、更輕鬆的完成工作。

但是由於其硬體複雜還無法量產,因此昂貴的價格只能被少數人使用,希望在未來,機器人外骨骼可以造福到更多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SYFtG8B8wMrh2Liq76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