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梭,官宣了!代號「昊龍一號」,能一小時打遍全球

2024-11-02     利刃號

在29日的「神舟十九號」任務發布會上,「官宣」了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成都所自主研製的「昊龍」貨運太空梭,這款太空梭入圍了空間站「低成本貨物運輸系統」總體方案,並獲得了工程飛行驗證階段合同。

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介紹,太空梭具體的名字叫「昊龍一號」,它是一型可重複使用的商業航天飛行器,採用大翼展、高升阻比、可重複使用飛行器技術方案。它的發射方式是通過運載火箭發射,然後在太空中並與空間站交會對接,脫離空間站後經離軌制動、再入飛行在機場跑道水平著陸,完成檢測維護後可再次執行任務。

剛才的介紹可能都比較拗口,我簡單給大家「翻譯」一下,「昊龍一號」是用火箭打上去的,然後自己飛回來降落在普通機場,所以強調是「水平著陸」,而不是我們熟悉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返回艙的那種靠降落傘著陸。

而之所以中國需要這種太空梭,是為了進一步降低中國空間站貨物運輸成本,因為隨著中國空間站越建越完善,對物資的需求顯然會更大,再繼續使用一次性的「天舟」貨運飛船成本上就不划算了,因此有必要研發一種低成本貨物運輸系統。

這個低成本有多低呢,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此前的方案徵集公告,貨物運輸成本的要不高於1.2億元/噸。

而聊到這裡肯定有些網友要問,中國航天系統的空間站,為什麼會選擇中國航空系統的太空梭呢?這不是都偏離他們主業了嗎?其實隨著中國航天航空技術的發展,他們兩大系統已經有了很多的交叉和融合,比如大家熟悉的「彩虹」 、「飛鴻」系列無人機,都是中國航天的產品。

而中國空間站選擇航空系統的太空梭,除了可以利用好傳統航天企業之外的科研院所和商業航天公司之外,也有利於構建載人航天競爭發展新格局,有利於促進商業航天快速、有序、健康的發展。

在上個月的9月6日,我國此前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68天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不過,與「昊龍」如此高調的詳細展示不同,已經進行了三次測試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從來都只有簡短的文字報道,沒有圖片更沒有視頻。

而「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之所以如此神秘,只能說明它比「昊龍」這樣的貨運太空梭如更加頻繁的軌道高度改變、加減速操作、在軌投放或回收諸如衛星等物體,以及對飛行高度低於自身軌道高度的航空器或太空飛行器實施跟蹤監測等。

但不管是神秘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還是高調官宣的「昊龍「,它們的出現,都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漸趨成熟,可以在後續為我們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當然,面對美國搞的「1小時打遍全球」的快速精確打擊能力,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技術的成熟,也有利於遏制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野心。

最後要說的,不管是之前的蘇聯,美國,還是今天的中國,採用的都是太空梭這個概念,這是因為目前人類還沒有能力去實現真正的「空天飛機「試驗,什麼才是真正的空天飛機呢,其實我們在前面已經略略提到了一點,那就是將來真正的「空天飛機「,是可以像普通飛機一樣,在陸地的機場水平起飛,然後自己飛向太空,再自己飛回來 「水平著陸」。

讓我們一起期待,水平起降空天飛機時代的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f9ad9af98fbe952cca2908c1000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