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教員重回井岡山,寫下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豪邁詩句,如今偉人的願望我們一一實現了。據央視新聞10月30日的報道,北京時間4時27分,在長征2號運載火箭的巨大推力下,神舟19號載人飛船加速升空,並在10分鐘後與火箭成功分離,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熱點新知#圓滿成功;大約6個半小時後,神舟19號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將在隨後的6個月內,進行了一系列科學實驗任務。
比如說,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的相關實驗,航天醫學與航天技術領域的應用等等,此外,還將進行空間站的相關維護和防護工作,包括防空間碎片的相關裝置安裝、艙外設備的回收等等。然而,就廣大網友看來,神舟19號此行的最大看點,可能還是與神舟18號航天員們在太空的「勝利會師」,後者已經做好了「迎接與輪換」的準備,他們將在神舟19號航天員到崗之後,搭乘自己的回收艙返回地球。
有人可能表示,自2022年11月30日的神舟15、神舟14日在太空首次會師後,每隔半年咱們就會在太空上演一次「勝利會師」,到神舟19、神舟18號的親密接觸,這已經是第5次了,為什麼還這麼激動呢?原因無它,一方面,正如北青網所言,正是這一系列「太空會師」,「不斷推動著中國空間站任務的向前推進」;另一方面,隨著一系列的「勝利會師」,我們距離完成「九天攬月」的任務是越來越近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9日的報道,在神舟19號載人飛行任務的新聞發布會上,官方已經確認,將在大約5年內也即2030年之前實現載人登月的目標,包括「長征」10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以及登月航天服、載人月球車等工程,正在按計劃進行生產和地面試驗,「工程全線、全面推進」。所以一次次的會師,其實就是一次次的勝利,每一次勝利會師,都將中國人更進一步的推向月球,這個意義是非凡的。
看到中國在探空、登月領域的迅速發展,美國早就坐不住了。據法新社此前的報道,美國太空軍司令史蒂芬·懷廷公開表示,「我們已經看到了中國的太空雄心」,「中國正在太空中以驚人的速度前進」。懷廷妄稱,中國的行為貌似是「探索性與科學性的」,但其中可能存在「軍事活動」,比如說,中國在6年內就將「在軌偵查衛星的數量增加了2倍」,中國正在「迅速開發一系列反太空武器,威脅到美國的太空能力」等等。
懷廷司令此舉,固然是為了美國的太空軍事化尋找藉口,來一個「賊喊捉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的確說明中國的太空技術發展速度驚人,使得超級大國也感受到了巨大壓力,開始使陰招、下絆子了。
美國人登月的時候,中國人連飯都吃不飽,誰能想到,僅僅半個多世紀之後,就輪到中國人登月了。這驚人的成就,不由讓人想起偉人的那首《水調歌頭》:「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