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煎包與生煎包有何不同?山東人:吃1鍋不飽,上海人:3個吃不了

2024-01-15   杜銳美食

原標題:水煎包與生煎包有何不同?山東人:吃1鍋不飽,上海人:3個吃不了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 「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

我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各地都有很多當地的特色美食小吃,恰如一方水土,各自滋養著一方的風土人情。雖然我國各地的經典小吃差別較大,但也難免會有雷同的情況發生。就像流行於山東地區的水煎包與江浙滬等地的生煎包,就有著異曲同工的妙處。今天就與朋友們聊一聊水煎包與生煎包有何不同?山東人:吃1鍋不飽,上海人:3個吃不了。

一、食用場所差別

水煎包主要流行於以山東為中心的北方地區,是山東濱州的地方特色小吃,像桃園水煎包、喬莊水煎包等。雖然製作出來的水煎包外形有長有圓,但是做工完全一樣。水煎包最早流行於山東一帶的農村大集,除了供給起早貪黑擺攤的商戶食用外,也是很多人趕集解饞的不二之選。臨走還要給家中的孩子們帶上十幾個,用厚厚的黃草紙一包,便是農村孩子們望眼欲穿的美味。

近些年,水煎包也走進城市,有很多專門經營水煎包的小飯館,更甚者登上了很多大飯店的大雅之堂,成為了人們追憶過去的念想。與水煎包的窮苦出身不同,生煎包一出生便墜落在煙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夢裡江南,主要流行於江蘇、浙江、上海一帶的風流場所。作用更類似於茶點與點心的作用,打牌或者消遣累了,吃上幾個生煎包墊一墊。當然,時過境遷,現在江南地區也有很多專門經營生煎包的小餐館。

二、麵糰差別較大

水煎包所使用的麵糰是「大酵面」,俗稱「大發麵」,要不會影響其膨發。到了夏季,過度發酵的大酵面口感難免會發酸,常規要加入食用面鹼進行中和。而現在通行的生煎包大多選用「半發麵」,是那種略微發酵的「小發麵」,而流行於上海地區的拇指生煎則索性使用未經發酵的死面。

三、個頭大小不同

水煎包一般個頭較大,北方地區飯量較大的人也就能吃上十個八個,再能吃的壯漢,一般也超不過十五六個,估計上海人吃三兩個就能飽了。雖然生煎包在江浙滬地區又叫作生煎饅頭,只是徒有虛名罷了,可絕不是像饅頭那般大小。生煎包一般個頭較小,差不多有水煎包的三分之一,那種拇指生煎就更不能比了,一兩就能稱六個。這種拇指生煎,也難怪山東人說吃一鍋也不一定能吃飽。

四、製作大同小異

大多數的水煎包是沒有褶皺的,直接把餡料壓入擀好的麵皮內,最後勉一下就成了,而山東喬莊的長形水煎包也只是捏出一條長褶皺便可。總體上水煎包的包制手法恰如山東人的性格,實在直爽。而生煎包則要求捏出漂亮的皺褶,有時候對數量還有要求,是美味與藝術的天作之合。煎制過程則大同小異,都是先煎、後煮、再煎,只是水煎包所用的水量更大,煎包幾乎能在面水中漂浮了起來。

五、有無錦上添花

出鍋後的生煎包還要撒上熟芝麻、香蔥碎進行點綴,裝入小盤或精緻的小盒子中,人們才開始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味。而水煎包則沒有這些繁文縟節,更無需錦上添花,直接盛入碩大的圓盤內,或者直接打包帶走。如果約上三五好友,店家則會直接裝入方形的不鏽鋼盤子內,滿滿一大盤上桌,人們便大快朵頤了起來。

朋友們,你吃過江南水鄉的生煎包與北方地區的水煎包嗎?你還知道水煎包與生煎包有哪些區別嗎?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討論吧!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