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綠豆湯,是夏天食欲不振時的救星。
每次母上大人都會熬一大鍋,加上百合,綿綿沙沙的口感,是最治癒的消暑組合。
一直覺得,煮綠豆湯沒有什麼技術可言。
不就是把綠豆煮開,就成了湯嗎?
於是,某天打算挑戰自己。
網際網路的好處是,你可以隨時搜索到想要了解的信息。
而網際網路的壞處是,你無法輕易分辨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是實用的。
簡簡單單的綠豆湯,就能搜出幾十種方法,且每個人都說自己的方法最管用。
最終,我沒有提前炒豆子,也沒有加亂七八糟的東西。
就是一把綠豆和半鍋水,煮沸關火,同樣煮出了起沙的綠豆湯。
品嘗過後,只能說無功無過,平平無奇,沒有驚喜。
邊吃邊想,平時可以把茶煮得很好喝,火候和時間控制得剛剛好,但面對綠豆,卻不行。
看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此言不虛。
其實,煮綠豆和煮茶一樣,都是看似簡單,實則步驟里蘊含著並不簡單的技巧。
在茶葉的沖泡環節中,討論最激烈的,莫過於是水溫了。
沸水、溫水、冷水,究竟哪一個溫度的水泡出來的茶湯最好喝?
這裡面大有文章,繼續往下看吧。
《2》
最經典的說法是,100℃的沸水,會損耗茶葉的營養物質。
並拿出證據說,鮮葉中的某些物質,是不耐高溫的,遇熱分解。
說得有鼻子有眼,不明真相的小白茶友,很容易信服。
然而,茶葉從鮮葉狀態,變成乾燥的成品狀態,體內的物質早就經歷了變化。
不可否認,剛剛採摘下來的茶青,水水嫩嫩的,用沸水一燙,確實有可能變黃。
但茶葉在製作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經歷高溫。
就連工藝簡樸的白茶,也不例外。
白茶的製作主要分為萎凋和乾燥,而最高級的萎凋方式,就是日光萎凋。
先藉助天然陽光的溫度,讓鮮葉中的水分蒸發出去,順便帶走多餘的苦澀物質。
萎凋結束後,還要進行烘乾,用適當的高溫,把茶葉徹底做干,內外都烘乾烘透。
最終成品的白茶,含水量必須低於8.5%。
所以,純天然的白茶,沒有大家想像中的脆弱不堪,它也是可以經歷高溫沖泡的。
並且,有些白茶還要經歷壓餅,在這個過程中,又要經歷蒸軟和烘乾,都得接觸高溫。
如果說,高溫真的會破壞茶葉的養分,基本所有茶葉都不能免俗。
既然已經加工完成,必然意味著,那些不耐高溫的物質,都已經被淘汰了。
留下來的,就是可以承受沸水沖泡的壓力,盡情釋放自己的物質。
另外,白茶的表面上還有著濃密的白毫。
摸起來,手感順滑,又細又密,還很防水。
到了沖泡環節,特別是在沖泡高山的白茶,高山的白毫銀針,更是要用剛剛燒開的水澆上去,才會讓白毫大量脫落。
白毫充分溶入茶湯,帶來鮮爽淳和的口感。
這樣一來,才算是喝到了白茶的精髓所在。
除了白茶以外,綠茶也常常被人誤會,認為它弱不禁風,絕對不能用沸水泡。
現實是,綠茶的能耐,甚至比白茶還厲害。
綠茶雖然是不發酵茶,但它有殺青,最典型的炒青綠茶,加工時鍋的溫度都不止100℃了。
因此,對於成品的綠茶而言,區區沸水,壓根就不能威脅到它。
外界看到的,只是表面,而非真相。
至於岩茶、紅茶,就更不用說了,只要品質正常,放心大膽地用沸水泡,完全沒問題。
《3》
村姑陳知道,茶圈裡有一部分人,堅持用85℃左右的溫水泡茶。
其中,有茶掌柜,也有茶友。
茶掌柜提倡用溫水沖泡茶葉,倒是可以理解。
畢竟不是誰都能擁有好茶的資源,而在不能得到最佳資源的情況下,又深知自家茶葉的品質存在明顯缺陷。
那麼,在向客人展示香氣和滋味的時候,用溫水沖泡,是最「機智」的掩蓋方法。
堪稱偷天換日。
比如,產區環境不好,白毫稀疏的白茶;
又比如,發酵過頭,有酸味的紅茶。
再比如,內質不足,耐泡度差的岩茶……
總之,這些在沸水沖泡之下會暴露無遺的缺陷,若是選擇溫水,便可以完美地隱瞞過去。
讓一款本身不怎麼優秀的茶,變得無功無過。
溫水的作用,類似於「美顏濾鏡」。
通過降低水溫,讓原有的那些缺點被掩蓋,變得清甜爽口,不苦不澀。
話又說回來,茶掌柜基於銷售目的,為了把自己的茶賣出去,才宣傳溫水泡茶。
但各位茶友們也在宣傳溫水泡茶,實在是讓人不理解。
難道熱茶不好喝嗎?難道喝到香氣和滋味都充沛的茶湯不是一種享受嗎?
煮綠豆湯的時候,一定要燒沸了才好。
否則,吃起來不夠沙,也沒有濃醇的湯感,清湯寡水,仿佛是豆子泡水,不是那個味兒。
所以,用溫水泡茶,不論是哪一種茶類,香氣和滋味都減半了。
如此一來,在品嘗的過程中,便難以真正喝懂面前的這一泡茶。
真心建議,如果你是一位愛茶之人,或者正在培養興趣,用沸水泡茶,更能體現茶葉本身的品質。
俗話說,沸水是檢驗茶葉好壞的唯一標準。
任何好的、壞的,優勢、瑕疵,都會在沸水的衝擊下,無處遁形。
《4》
為什麼一直提倡用沸水泡茶?
很簡單,好喝。
茶葉中不同類型的內含物質,有不同的沸點。
換言之,只有溫度達到了那個範圍,它們才會乖乖地釋放出來,讓我們喝到。
而如果溫度沒有達到,那些高沸點的內質,就會依然處於沉睡狀態,怎麼叫也叫不醒。
最後的最後,就隨著茶渣,一起被拋棄。
至於喝茶者,就沒有口福去品嘗它們的美妙了。
為了不讓自己的銀子白花,真正「物盡其用」,沸水泡茶,很有必要。
沸水一衝,高沸點、中沸點、低沸點的物質,像是統一接到了指令「出發」。
於是,源源不斷地浸出到茶湯中,瞬間讓一杯茶變得飽滿又豐沛。
當然了,這種釋放的速度,是正常的。
反之,溫水泡茶,甚至冷水泡茶,茶葉的物質釋放速度明顯減慢,茶味呈現不完整,那還不如喝白開水來得更簡單省錢。
既如此,就盡情地用沸水泡茶吧。
只要不坐杯,不悶泡,茶湯里的有益物質就會帶來鮮甜稠潤、濃淡適宜的口感。
茶多酚和咖啡鹼適量,不超標,增加了茶湯層次感的同時,也能做到不苦不澀。
《5》
炎炎夏日,很多茶友加入了冷泡茶的大部隊。
嗯,可以理解。
燥熱難耐的時候,什麼都不如一杯冰冰涼涼,清清爽爽的茶湯來得有效。
不過,腸胃比較脆弱的茶友,就不建議盲目嘗試了。
否則胃黏膜受到刺激,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突發腸胃炎,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夏天的空調房,村姑陳更喜歡喝溫熱的茶湯。
沸水泡出來以後,晾涼一會兒,再端起來喝。
有香,有水,有韻,快意十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