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群人的治癒,才是「燦爛的前行」。
文 | 黎河
「十一月十六日一定是個特別的日子,你把《Heroes》單曲循環了二十四遍,無論發生了什麼,這首歌都記得」
「我的年度歌曲是《Selfish Love》,從前男友的微博動態看到他分享的,今年一年聽了七十多次吧。我的關鍵詞是離開」
「我分享我為她寫的一首歌吧,她帶給我很甜蜜的感覺,那個狀態是因為她才寫出來的」
……
香格里拉的春夜,不少嘉賓還穿著羽絨服抵禦寒冷。當他們分享自己的歌單和背後的故事,那些心動、失眠和勇敢的瞬間呼之欲出,一群人的眼淚與安慰、歡笑與鼓勵共同構成「燦爛」的底色。
近日,情感治癒類真人秀節目《燦爛的前行》在騰訊視頻播出。這檔節目集結不同經歷了失戀的嘉賓,讓他們在旅途中體驗真實的治癒與探索,並在與明星觀察團的隔空互動中,為觀眾帶去更多溫暖的「微光」。
找尋「失戀」中的力量,
同伴支持能帶來更多成長
人的正向成長往往需要外部環境條件和內在激勵機制共同作用。
一方面,節目鼓勵自我探索,例如王矜霖「最想回到吵架分手那天」,他一邊痛哭流涕,一邊表示最後悔的便是對前任說了「狠話」,在她低谷的時候沒有陪伴她、鼓勵她;李浩銘在找韓千雨被拒絕後也躲著哭鼻子,連陳銘也感嘆「三十九歲還在為愛去流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你還有去體察愛的能力」。
另一方面,節目也製造同伴激勵。《燦爛的前行》充分發揮支持的力量,一個人做不到,一群人就可以。當一群具有相似經歷和體驗的人聚在一起,他們往往有了更多共情和理解的可能。錢健夫說自己在遇見李璐爾之前一直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是李璐爾帶他走上了一條探索世界的路。但因為從小在山鎮中長大,後面自己就變得很自卑,認為不配和她在一起,也無法達到她眼中的那種好。當天晚上,錢健夫便收到三封來自同伴的信,告訴他「希望這21天的旅行中你能更勇敢一些」「你就是足夠優秀足夠好」……
他們的講述、傾聽和鼓勵,讓《燦爛的前行》一開始的溫暖時刻便顯得與眾不同。
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當嘉賓們與香格里拉攀岩館的主人暢聊,這對長居中國的外國夫妻分享自己的愛情經歷,也唱起了給對方寫的歌,文磊峰現場對他的妻子表白道,「其實去的目的地只是一部分,你的陪伴也是很大一部分」。但這種社會層面的交往,並不止於聽故事,而是不同人生經驗的碰撞。嘉賓們現場流淚,更多源於他們被激發的嚮往,「他們互動的感覺會讓我覺得非常的美好,人對於美好的事物就是會一下很觸動」「又自由、又浪漫、又平淡,但是又熱烈的感覺,我希望未來的某一天會有這樣一個狀態吧」……
能夠看到,嗑CP不再是目的,情感問題也不再只是男女之間簡單的關係搭建,藉助「失戀」的由頭,節目組開啟的更是一個人的自我探索和一群人的集體治癒。
對失戀群體的深度關注,似乎也在溫暖治癒的底色上,給予了國內綜藝節目新一維度的思索——我們可以用更廣闊的視角去實現那些「不敢直視」的過去,也真的可以讓節目去治癒從失戀中走出來的彼此。當節目通過這一群人的相處,向觀眾展示我們可以如何更勇敢地傾聽他人、提出想法、讚揚他人、表達感謝和道歉等——這便是「燦爛的前行」真正去治癒失戀的可能。
超越「失戀」的社會關照,
為激發討論發掘真實情境
伴侶應該是「共有型」還是「交換型」?
錢健夫和李璐爾因為職業發展的不同而分開,但文磊峰和妻子相知相守十八年的故事擊中他們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觀察室,當心理專家錢莊拋出這個問題後,也激發了更深度的探討。鄭愷鼓勵到「兩個人可以大膽地去探索任何你沒有經歷過的生活,並不是一定要按部就班的結婚生子等,長久會比較枯燥」;但喬欣卻從女生的角度堅持這是一個「賭博行為」,認為「愛情不能提供保障。婚姻裡面,女性也依舊要依靠自己,千萬不要把自己託付到別人身上」。
注重差異化的復合情感關係呈現,前任之間的默契、陌生人之間的相遇等都讓這檔節目在敘事、話題上的可能性呈現出指數級增長。例如在錢健夫和李璐爾、韓千雨和李浩銘之外,其他人同時充當了觀察者和參與者的角色。於是各種社會議題、心理問題、情感話題等的探討有了更加直接真實的表現,觀眾也能更加信服和從具體情境中理解。
為什麼兩個人都有道理,但又會對立呢?面對前兩期節目討論最多的「邊界感」問題,當李浩銘出現的那一刻,就讓問題的探討變得更加多元客觀了。陳銘說,「韓千雨就是一個愛情的完美主義者,她容不得瑕疵,但是她撞到了那種很粗糲的生活的真實。」楊丞琳則直接點出當下情侶吵架問題的關鍵,是「大家沒有理解到一些重點,我氣的點你不知道」;喬欣也指出,「韓千雨不是很成熟和果斷,她不停地想要聽到自己想聽的答案,但男生沒辦法給,她就沒辦法說服自己。」
這檔節目超越情感,帶來了解決情感問題的啟發,也提供更多我們去觀察自己的切面。正如陳銘所說,「所有的愛情價值觀里,沒有最好的那種,只有適不適合你。」
事實上,無論什麼切口,都可以覓得真切的社會關照,並保持與社會、時代的並肩同行。《燦爛的前行》通過真實且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人物關係,加之節目創造的儘可能自由充分的空間,有關失戀的敘事,才在這檔節目裡有了真實生長、真切發散的可能性。「自卑心理」「邊界感」「異地戀」「家庭觀」等也在一次次討論中激發更多社會層面的思考。
打破類型的創新探索,
呈現好的社會交往才是目的
「你說要小李下來。」
當韓千雨和李浩銘因為「邊界感」的討論再度陷入僵局,她哭得泣不成聲時,最渴望的還是姐妹的支持。面對韓千雨提到「本來我覺得我這幾天過得挺好的」,張曦月直接指出了背後的癥結,「不存在說他沒來,你一個人旅途中確實治癒了,但回去後該傷感還是傷感。」李璐爾也鼓勵到,「要放下就在這放下,要出發就在這齣發。」
天生的氣質很難改變,但我們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可以通過努力一點點改善的。同伴支持帶給大家一個相互理解、共同成長的氛圍,更提供了「試著更勇敢一些」的底氣。
回歸到類型節目的創作上,《燦爛的前行》的意義在於其不止關注情感關係,更注重社會交往,並著力呈現好的社會交往能給人帶來力量與支持。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去看,這檔節目試圖用「愛」「支持」和「理解」去對抗負性情緒的重要力量。光是從具體製作的層面,這檔節目也有很多創新點。除了議題選擇上的「四兩撥千斤」,前進路線上的「分分合合」「微光電台」的訴說傾聽等,都讓它呈現了一抹亮色。
情感關係的討論只能是兩個人嗎?這雖然沒有固定答案,但節目傳遞出了互相尊重的態度。沒有通篇的解說詞,但每一句真實的互動,都是最有力的答辯。韓千雨也在節目播出後發微博,「經過短暫的相處,我們幾個逐漸對彼此敞開了心扉,分享了彼此的失戀物品以及故事,從對方的故事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真誠又可愛,真的好喜歡你們!!!我們相互傾訴與安慰,變成了彼此信任的好朋友。」
《燦爛的前行》從普遍的情感議題中找到「失戀」的獨特性,其價值不在於用一些苦情的述說奪人眼球,而在於通過失去愛、反思愛、尋找愛的完整鏈條去找到變得更好的可行路徑。他們在高原和雪山間彼此陪伴、互相治癒,也在受傷後的照顧、鼓勵中逐漸打開心門,重新去愛和接受愛的勇氣。
總的來說,《燦爛的前行》打開了參與和觀看情感類節目的獨特視角,它給觀眾提供的情感體驗是多元的,包括充滿懸念的敘事、悲傷過後的安慰,乃至情感問題的另類思考路徑等,不僅為綜藝市場帶來差異化價值,更讓不同身份的觀眾從中找到共鳴、產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