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千噸死魚湧向海岸,外媒怒罵核廢水污染?日本人大破防竟現場撿魚吃!

2023-12-16     英國報姐

原標題:日本千噸死魚湧向海岸,外媒怒罵核廢水污染?日本人大破防竟現場撿魚吃!

最近,英國媒體《每日郵報》的一份報道,引發了日本從民間到官方的抗議。

這個報道的標題是這樣的:

「在日本排放核廢水的三個月後,數千噸死魚被衝上了日本海岸。」

在報道中,他們寫道:

「在日本北部的海灘上,成千上萬的死魚被沖刷上岸,引發了公眾猜測:從福島核電站排放出的核廢水,是否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因此,日本人破防了。

許多人對《每日郵報》破口大罵,甚至日本直接通過駐英國外交機構,向《每日郵報》提出了抗議,要求他們修改稿件。

前幾天,他們還特意召開了記者發布會,外務省發言人小林麻紀指出:

「這一報道影射沙丁魚被衝上海岸與處理水排放有關,缺乏科學依據,極為不妥。政府將就此採取妥善措施……」

嗯,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其實,就是報道的內容……

12月7日,日本北海道函館市的一位市民早上經過海邊,發現海岸線上,出現了極為反常的景象。

海浪上有銀白色的反光,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沙丁魚的屍體,宛如一片覆蓋著魚鱗的地毯,延伸至海岸的盡頭。

他立刻打電話報警:「這裡有大量的魚類屍體!」

函館市政府在接到消息之後,立刻派出官員前往查看。

結果,事態比描述得更為可怕。

整個海岸線超過一公里的範圍,全是這樣的死魚。這些死魚由於數量之多,幾乎遮蓋了沙灘本身的顏色。

(圖里白色部分就是魚類屍體)

波濤在撞擊海岸的過程中,會將一些死魚捲入海中,然後再次把它們拋回沙灘。

海浪反覆拍打著這些死魚,發出沉悶而持續的聲響。

整個過程不斷反覆,而這些魚類的屍體,散發出了令人作嘔的腥味。

根據官方估計,這些死魚大約有數千噸。

這種讓人密集恐懼症都犯了的場景,就像是恐怖漫畫一樣。

當地政府立刻號召人前來清理。

從手搬腳運,到重型器械,他們處理了大約一周,也才處理了一百噸左右……

有在當地居住了80年的漁民說:

「儘管過去也有魚群被衝上岸的情況,但數量之多仍然十分罕見,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沙丁魚主要分布在亞太地區沿海,從日本到南海、越南均有其蹤跡。它們通常成群結隊,尤其在春季或春夏之交活躍。

而這是一種對水的環境要求很高的魚類。

——如果海洋環境不適合生存,比如污染、水溫過高過低、或者缺氧,都會導致大批量死亡。

(示意圖)

從對水質有要求這一項來說,今年日本開始排放的核廢水,當然是可能性之一。

如果污水處理異常不能達標,導致事故性排放,可能會產生較大的污水團,或者缺氧水團。

但是,目前的確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這件事情真的和核廢水有關。

日本專家站出來說:要是沒有直接科學證據,那肯定就不是……

(抗議日本核污水排放的韓國民眾)

總之,日本專家提出了幾個可能。

一個是今年海水溫差較大,在發生沙丁魚死亡事件之前,該海域的水溫突然大幅度下降,沙丁魚可能不適應這種水溫的變化,大量死亡。

另外一個,是在沙丁魚大量死亡之前,有人在附近海域看到了海豚躍出海面。這些魚也可能是被海豚、鮪魚等獵食者逼往淺灘,形成過於密集狀態,導致氧氣不足而窒息死亡。

日本專家還提出:這事又不是第一次發生,在核廢水排放之前,也經常出現!

2012年6月,日本千葉縣伊隅市大原漁港就出現了大量死魚,20噸沙丁魚在海面附近密密麻麻,散發出大量惡臭。

2014年11月,日本北海道太平洋沿岸地區,大約1000噸沙丁魚被衝上海岸,排滿了大約4公里的海岸線。

然而,也有人提出:雖然之前每隔幾年也有類似情況,但最近一段時間,也太頻繁了吧……

10月18日,日本熊本縣一個漁港也出現了類似情況,沙丁魚鋪滿了200米的海灘。

12月8日,北海道函館市出現沙丁魚死亡事件(也就是被報道出來的這次)

12月13日,三重縣誌摩市波切漁港也出現了大量魚類死亡事件,大約40噸魚類被衝到岸邊。

排放核廢水後幾個月內頻繁出現類似事故,的確令人擔心——也難怪英國媒體會將兩者聯繫在一起。

然而,很多日本人卻認為這是對排放核廢水的污名化。

有人在社交媒體上開炮:

「可能是那些不了解日本地圖和科學的人在四處宣揚這個說法吧。」

「上過中學的人都知道這根本不是問題。那些把問題與核廢水關聯起來的人,其實就是在宣告自己的無知。」

還有漁民為了力證其安全,直接帶著保麗龍箱、水桶、塑膠袋來到岸邊撈魚回家,想拿去出售或帶回家吃……

對此,當地政府連忙發布了警告:千萬不要吃這些死魚!

理由呢?理由給不出具體的,反正就不是核廢水。

「我們現在不確定這些魚是為什麼死掉,是在什麼情況下被衝上岸的,不建議民眾食用。」

然而,無論日本政府是否承認,核廢水對於環境,都會有影響。

《科學》雜誌的一篇文章曾經質疑:雖然日本政府號稱這些處理水在稀釋之後比飲用水還安全,聽起來很令人放心。

然而,它在稀釋後的放射性水平仍然遠高于海水的自然狀態,高出數千倍。

如果未來三十年不停將核廢水排放至海洋,會發生什麼?誰都不知道。

在核問題上,人類再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然而,包括日本在內的有很多國家,卻並沒有盡到他們應有的責任。

今年五月,美國明尼蘇達州核電站爆出泄漏了400,000加侖的放射性廢水,而這一情況竟拖延了長達4個月才被公開。

而在不久前,英國塞拉菲爾德核電站,更是被曝出可能存在堪比車諾比的泄漏事件,而且泄漏持續了3年之久,且目前仍在持續,卻一直被政府隱瞞掩蓋。

這些泄漏出來的放射性物質,最開始會影響到附近海域,又會隨著洋流的移動,污染全世界的海洋。

(英國塞拉菲爾德核電站)

長期暴露在放射性環境中的海洋生物可能會發生癌症、畸形等疾病,嚴重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此外,氚和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在海洋生物體內累積,並最終通過食物鏈影響到人類。

這些苦果,最終會由全人類承擔……

推薦閱讀

總統之子開豪車撞死快遞小哥!現被國際通緝,爹地到處找關係擺平!

震撼全韓!頂流女愛豆離婚當天官宣與小鮮肉戀情,男方被扒是殺豬盤前科犯?!

太慘!俄科學家慘被AI識別為20年前連環殺人犯,被迫招供後含冤坐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bb1a72f0168e5d69586dd8f8654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