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少年jump》連載的長篇漫畫來說,能順著作者的構想控制篇幅與結尾保證藝術性的作品畢竟是鳳毛麟角。除了毅然決然終止的灌籃高手,還有跳出三界外的富堅義博,即使是鳥山明這樣驚才絕艷的大咖,也不得不依據讀者的喜好與編輯的遙控大改自己的作品。
如果說「去畫一個比武大會吧」是《龍珠》從《阿拉蕾》似的輕度搞笑轉為熱血漫的節點;
如果說「地球的敵人打完了,那就去宇宙吧」依然能夠當成是《龍珠》邁向殿堂級漫畫的啟示。
那「悟空死了悟飯當家,但讀者反響不好,你還是把悟空叫回來再畫一個篇章吧」這句建議,在深度粉絲的眼中就仿佛因為玻璃被砸而從萊辛巴赫瀑布中生還的福爾摩斯一樣,開局爽一下,然後就陷入藝術性與作品完整性被毀的雙重悲痛之中。
但要我說,魔人布歐篇的初衷或許充斥著被迫恰飯的無奈,但鳥山明最終還是憑藉自己的天才把它畫成了最特殊一章——對《龍珠》世界最輕鬆的解構,以及作品風格重回占卜婆婆和狼牙風風拳時期的閉環。
龍珠作為一部連貫的作品,卻在不同的章節里傳遞了截然不同的氛圍和閱讀觀感,要讀懂龍珠從小悟空到魔人布歐的閉環,就要看懂鳥山明先生的人物塑造方式和敘事技巧:
開場使狼牙風風拳的雅木茶,要了女士內褲的烏龍,牛魔王、琪琪與小悟空,還有皮拉夫三人組。無論立場好壞,人物行為邏輯都童話式的簡單,透著一股無厘頭式的詼諧鬆快勁。像爺爺被變巨猿的悟空無意踩死這種可以大書特書的悲劇,輕巧的一筆帶過(記住這個處理)——這會的龍珠,是《阿拉蕾》式的輕度搞笑漫畫,一個尋寶大命題串起來的單元段子合集。
然後,歷史性的「天下第一武道大會」登場。好色但大節不虧的武天老師,有頑童氣質的小林,作為夥伴延續了上一個章節「搞笑無厘頭+本性善良+反襯悟空純粹的小缺點」的三角性格組合,但反派的塑造,不一樣了。
紅綢軍,桃白白,鶴仙人,龍珠的世界裡第一次出現純惡(記住這個定義);然後,天津飯+餃子,這種一開始被壞人/惡念趨勢,但逐漸和主角團隊和解並站在主角身邊若即若離的夥伴,龍珠的世界裡第一次出現吃、睡、葷段子之外,複雜點的人物形象(大義與鶴仙人的師恩)——龍珠的世界開始去童話化,龍珠的人物塑造、敘事方式,開始有點像正劇了。
再之後,無縫銜接上比克大魔王篇。這個篇章除了情節緊湊,最革命性的一點在於,第一次開始突出死亡這個概念。小林被殺、悟空疑似戰死、武天老師獻出生命、餃子隨後也慘遭毒手、神龍被殺、天津飯被折磨的半死不活,對比之前把悟飯爺爺被悟空誤殺這樣聽著就難過的悲劇一筆帶過,鳥山明從淡化死亡到強調死亡,從去壓力到營造絕望——更像正劇了,並且開始試圖做悲劇。
往下,經過了與小比克這個日後天津飯更若即若離的夥伴交手,就是宇宙篇「賽亞人來襲+那美剋星」。在或許是龍珠史上最精彩的篇章里,神龍變成了輔助戰局的武器;少了許多超神水、占卜婆婆這樣的童話式情節;不在戰鬥中插入雅木茶被操氣彈擊中下體這樣開懷一笑的小段子,改成了什麼呢?
——改成了從始至終因為實力差距的巨大壓迫感(我的戰鬥力是53萬);
——改成了多方勢力智斗的緊張氛圍(貝吉塔在弗利薩飛船里扔龍珠);
——改成了主角團無能為力的屠殺(弗利薩掃蕩村落);
——更不要提貝吉塔拿帕在開局一面倒的壓制(餃子自爆、天津飯力竭)。
這種巨大的壓力和緊繃感貫穿始終,鳥山明又非常狡猾的設計了許多看起來好像可以逆轉釋放一下觀眾壓力,但立刻填上更大絕望的情節,(比克遭遇二段變身;貝吉塔之淚;元氣彈無效),直到悟空變身。
長虹貫日,氣穿山河,壓力爆髮式的釋放。
這種複雜且戲劇性的敘事方式,這種一連串悲劇、無力感、憤怒與壓力釋放的情緒操縱(即使我們知道最後還是有龍珠),再對比一開始《武林外傳》和《家有兒女》式的單元劇段子合集——完全的正劇,完全的去童話化,有史詩感。
我讀龍珠,是一口氣順著讀的。賽亞人來襲+那美剋星篇我用了一個周末刷完,翻到那美剋星爆炸後我緩了一天,一是想平復回味一下情緒,二是自己也好奇——正劇和史詩感都到極致了,這故事還能怎麼寫?如何寫呢?
鳥山明告訴我,寫懸疑。
未來少年來襲,拋出悟空有心臟病和兩年後人造人來襲的事實壓氣氛;兩年後特南克斯看著19號的頭顱丟出那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問題「他們在和誰作戰?」;不知名的時光機和蛻皮的蟲殼;比克在天神殿看到被吸乾的城鎮與同樣會Z戰士招數的沙魯;甚至於最後悟空莫名其妙的自信——懸疑感,推理和驚悚的氛圍,在具備史詩感的正劇之後,又一次風格嘗試。
這篇文章怎麼在1700個字之後還沒提到魔人布歐篇?當我們從敘事方式和人物塑造手法的角度,從頭把《龍珠》的風格和鳥山明的創作嘗試梳理一遍之後,魔人布歐篇的意義,大家自己也能琢磨個大概。
一個或許不普適,但在我身邊確實如此的現象:從皮拉夫、占卜婆婆、牛魔王和天下第一武道大會看起的漫畫迷們,大多不反感,喜歡布歐篇;如果是從大魔王、宇宙篇和沙魯篇入坑回頭再補前面設定的漫迷,喜歡布歐篇的比例就不會太高。
魔人布歐篇的人物塑造和敘事方式,都是重回皮拉夫時代,重新去死亡化、去正劇化、去悲劇和壓迫力,反而童話化的一章。
自比克大魔王篇章開始,《龍珠》對於日常生活,描寫最多、最細膩的一章。包括開局的超級塞亞超人,貝吉塔和特南克斯重力室的互動,悟飯與比麗迪的戀愛;悟天向悟飯學習舞空術——毫無壓力感的開局,詼諧鬆快的氣氛構造。
自比克大魔王篇章之後,《龍珠》對死亡處理的最溫和,最有趣的一章。悟空頂著圈圈來到現實參加一天的比武,魔人布歐把人變成各種甜點的殺人方式,老界王轉移壽命後原地復活的啼笑皆非——除了貝吉塔的煽情,死亡又不難過了。
自賽亞人來襲篇章之後,第一次在篇章的戰鬥與重大劇情開展期間,重新啟用「破壞氣氛」的小段子組合。悟空可恥的出賣了布瑪惹得貝吉塔咆哮(想想當時本來在幹嘛?);大布歐和悟天克斯小品般的對決;以及那個我小時候很愛模仿的合體姿勢——戰鬥又不莊重了。
更不用說,界王神前後形象的巨大反差;胖布歐小孩似的玩鬧心性;老界王龜仙人似的性格;巴比迪整天一副要釋放古娜拉黑暗能量的在那「巴巴鳴巴」;以及撒旦先生這種在前幾張絕對不可能獲得如此重大戲份的相聲演員。
人物塑造又回到了皮拉夫時代,充滿了童話感。
神秘悟飯的登場,一直飽受讀者詬病,認為這是鳥山明又一次讓悟飯挑大樑失敗後讓悟空救場的草率情節。但仔細想想,這個推論完全站不住腳。作為一位如此有天賦的漫畫家,身後是經驗如此豐富的編劇,怎麼可能重複一次在沙魯篇已經失敗,且著墨和鋪墊遠比這次少的嘗試?(少年超二悟飯可比神秘悟飯帥太多了,嗯......)
鳥山明讓神秘悟飯登場後被擊敗,又讓悟空貝吉塔合體後再被分解,與其說是正兒八經的情節設計,不如說是春節聯歡晚會的合家歡式告別。不需要那麼正式,不用那麼煽情,讀者們想看悟飯到底有多大潛力?想看悟空貝吉塔聯手?
好,那我就畫出來給你們看,大家都走馬燈的登個場吧。這就是魔人布歐篇最質樸的意義。
在創作了一個如此熱血、如此激烈、如此具備史詩感的浪漫傳說之後,鳥山明親手解構、推翻、重塑了龍珠在過去三個篇章建立起來的正劇氣質,然後把讀者們重新帶回了阿拉蕾與小悟空相遇的村落,帶回了皮拉夫和烏龍活躍的時光,努力把童話又帶回了龍珠裡面,形成了一個純粹的閉環。
比起卡卡羅特、貝吉塔、弗利薩與沙魯,鳥山明的內心,終究是屬於小悟空和阿拉蕾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