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邊境線很「友好」,兩國僅駐兵50人,沒事串門,經常相互蹭飯

2023-12-08     古今記實1

原標題:這條邊境線很「友好」,兩國僅駐兵50人,沒事串門,經常相互蹭飯

前言

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和平。——亞里士多德

每個國家的固有領土神聖且不可侵犯,邊境線則是兩個國家分開的界限。在邊境線地區,往往兩國會非常認真地對待,看似兵線好像不那麼重要,只要過了邊境線就到了另一個國家。但是事實上邊境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代表著兩個國家領土的分隔在這一點上,必須分毫不差,為了能夠避免邊境衝突,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會在自己的邊境線上駐守軍隊,就連軍隊每天的日常任務都非常的相似,那就是巡邏。

可我們國家的邊境線,它的地理位置實在太偏周圍的自然環境也十分的惡劣,這些邊防軍人的生活條件也並不是那麼好,而守衛好國家邊境線這一份工作是那麼的枯燥,每天重複著單一的事情,但他又充滿了無上的榮耀。一般駐守在國際線上的兩國士兵都會相對嚴肅,因為他們代表著國家的臉面。可在我們國家有一條非常特殊的國境線。兩方的士兵加起來一共才50個人左右,而且關係非常要好,閒來無事的時候,還會去串門兒聚餐。

一:中巴國境線

我們通常看到國境線附近駐守的士兵都非常的神聖莊嚴。可是我們和巴基斯坦的邊境線上的士兵卻很和藹,這也讓很多網友們調侃,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邊境線是最調皮的邊境線。因為在這裡駐守的士兵加起來才幾十個人,和其他邊境線不同的是,這幾十個人關係非常的好,甚至都以兄弟相稱,他們這麼做的原因都是因為巴基斯坦和中國兩個國家十分的親近。

巴基斯坦我們又稱它為巴鐵。早在很久之前我們就建立了外交關係,並且友誼在一直加深。因為兩國十分友好的緣故,這也讓兩個國家的軍人也十分的要好,在邊境線上我們國家的軍人通常會組織很多的活動,來和巴基斯坦方面軍人進行聯誼。

事實上,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友情不單單能從邊境線上看出,在中國人去往巴基斯坦旅遊的過程中,你也能夠見證巴基斯坦人對中國人的熱情,巴鐵不僅僅停留在字面上,我們國家也對巴基斯坦進行了很多援助,也有一部分商人選擇前往巴基斯坦經商,來推動經濟的發展。

二:教派不同的廝殺

要說起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友誼那可真是說來話長,這中間的故事還離不開一個國家,那就是印度,我們把時間倒回在幾十年前。當時巴基斯坦和印度確實存在著一些衝突。而這些衝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來自於宗教信仰的差異,目前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分別為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而早在11世紀的時候,伊斯蘭教就傳到了印度。並且在印度生根繁衍出了不同的文化,也誕生出了很多不同的信仰。

這些分化的教派由於不同的信仰,也爆發出了很多衝突,平日裡摩擦不斷,但好在有外敵侵入的時候,這些教派能夠摒棄前嫌,共同抵禦外敵。等國家安穩之後,他們又開始相互的紛爭,世界上有很多地區的戰爭,就是因為極端的宗教主義,巴基斯坦和印度也是這樣。當時有一些思想非常極端的宗教信仰者。他們不滿足於肢體上的衝突,開始對自己敵對教派進行大規模的屠戮。慢慢的,這種問題越積越大,最終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

三:中國於巴基斯坦的淵源

當時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國家在克什米爾這個地區雙方大打出手,就為了爭奪地區的歸屬權,可是這個歸屬權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為聯合國劃分好了。但奈何巴基斯坦和印度對劃分的地區都保持異議,所以他們也並沒有理會這個劃分好的地區。

在1965年,巴基斯坦和印度爆發了第二次戰爭,這次戰爭勝利的一方毫無爭議,就是巴基斯坦,但奈何印度還是不死心,於是便又一次開戰,可是這次站出來,結果卻不是很好,兩方都投入了很多的兵力,最終打了一個兩敗俱傷。

自古以來,但凡有兩個國家如果爆發了邊境衝突,很多國家都是不想參與進來,有可能不但幫不上忙還讓自己深陷渾水當中,對於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克什米爾衝突,很多西方大國是保持著中立的態度,根本不想幫助任何一方。而巴基斯坦眼看自己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於是抱著最後一次希望向中國求援。

四:中國的傾囊相助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自古以來每個國家它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也是如此。面對著巴基斯坦的求援,我們非常的慷慨,即使當年我們國家的經濟也並不是很發達,自身的物資也不是很充裕,但這些都不能阻擋我們幫助巴基斯坦的決心。

在收到巴基斯坦的求助之後,我們不但拿出了很多的物資,為了能夠緩解巴基斯坦方面的壓力,甚至直接派出了軍隊開始在我國境內做出對印度方面包圍的趨勢,中國的這一做法無異在給印度軍隊施壓,很快,印軍就從巴基斯坦駐地防區撤離。因為中國的幫助,巴基斯坦很快就在戰後當中恢復了過來。至此,兩個國家就像鐵哥們兒一樣,進行了很多的友好往來。

隨著時間的發展,兩國的友誼也在日漸深厚,有了深厚的友誼,也確實推動了巴基斯坦國內的發展,中國素來有著基建狂魔的稱號。中國也並不吝嗇,我們也十分鐘開援助了巴基斯坦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我們幫巴基斯坦在修建的鐵路,這趟鐵路一旦修建完成,那麼我們中國所生產後就能夠更快速地運往中東地區,也能夠促進經濟的繁榮。

我相信在未來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友誼能夠更加深厚,中國和巴基斯坦就是在國際社會上實現雙贏的典型代表,這種雙贏持續的時間往往會非常長久,對兩個國家。都有很多的好處。

參考文獻

《水滸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9d84007cf5a9c53275ebcb756744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