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海參崴

2024-10-19     古今記實1

1,海參崴的俄羅斯名叫符拉迪沃斯托克。面積331.16平方公里,是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人均月收入居各大城市之首,達到了1900元人民幣。

公園裡三三兩兩的人群,海參崴人喜歡聊天,談天論地侃大山,會俄語和她們聊天非常有意思,他們基本不會英語,部分人會說中文。

2,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文化、交通和軍事中心,擁有幾百家工廠,貿易發達,與我國相隔很近,各方面往來頻繁。有遠東國立大學等12所高校,教育水平不算低,在鐵路方面,海參崴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東部終點,線路多。依託不凍港,擁有繁忙的民用港口,出口進口各類物品相當方面,軍事上是太平洋艦隊的駐地。

下圖是海參崴遠東國際大學,面積非常大,校園內有定點的公交車。

學校里的老師。

百年老站——海參崴火車站。歲月在流淌,它幾乎沒怎麼改變。

海參崴海邊的內灣停靠了一艘巨型遊輪。

3,海參崴中文名字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大多數和漁民有關。據清代所著的《金人往事》中記載,很早以前包括海參崴在內的廣大東北亞沿岸的原居民,都是以打魚為生,平時抓一些魚蝦吃,對於長相怪異的海參,他們也不知道是何物,都不敢吃,後來有個膽大的小伙子,名字叫崴,

天不怕地不怕,有一天,海邊的浪特別大,他一上午一條魚也沒打到,倒是看到了不少海參,當時他又餓又氣,管不了那麼多,把這些海參隨便搗鼓搗鼓,就吃起來了,這一吃不要緊,發現這玩意比魚好吃多了,這件事後來一傳十,十傳百,周圍的漁民也開始嘗試吃了起來,離得遠的也聽說了,就以崴這個字稱呼這裡,後來有了海參這個詞,漸漸的在崴的前面加上了,組成了海參崴的名字。

註:崴是當地的原住民,是東亞黃種人,關於他的後人已經無從查起,我們只知道現在的海參崴95%是俄羅斯族。

4,現實中海參崴的確是個盛產海鮮的地方,當地氣候不是多麼冷,也不是多麼熱,因為瀕臨日本海,具有明顯的溫帶季風氣候特徵。比同緯度的其他地方要暖和,降雨也多,有幾個天然漁場。像海豹、龍蝦、帝王蟹產量很大,產的魚子醬更是一絕。

下圖是漁民和帝王蟹的合影,個頭太大了。

產自海參崴的紅魚子醬,還有種是黑色的。

5,海參崴地理位置極佳,海水清澈見底,看不到任何污染的痕跡,夏天的浴場人聲鼎沸,來自歐美日韓的遊客在這裡扎堆遊玩,秋天到處是一片金黃,各種節日一個接一個,像什麼老虎節、鋼管節了,

一個秋天下來有大大小小几十個節日,咱也不明白他們咋這麼喜歡過節呢?難怪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訪問美國後,一心想把海參崴打造成遠東的舊金山,對這裡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和給予各方面的政策支持,那時發展的還可以,現在海參崴的基建、交通設施大多數都是那個時候建成的。

從下圖可以明顯看出,基礎建設比較老舊,幾十年了。

他的想法可能是對的,但要讓海參崴成為像舊金山那樣的都市,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後來隨著赫魯雪夫的下台,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成功了,那俄羅斯遠東的經濟將會更上一層樓。

6,海參崴人口60.5萬,還不如咱們這一個鄉鎮的人口多,但在俄羅斯已經屬於人口大城市了,像離海參崴不遠的庫頁島,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島上所有城市加起來人口才50萬。海參崴人口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00多萬,當年赫魯雪夫為了發展這裡,很多人從其他地方移民過來,後來部分人走了,部分人留下了,如今的當地人大都是當年留下的那批人的後代。

膚白貌美的海參崴姑娘,在歐羅巴的外形下,骨子裡有種東方的氣質美。

7,伏特加可說是俄羅斯的國酒,在海參崴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市長開會招待入會人員的不是礦泉水,而是一瓶瓶的伏特加,每年的9月1號是伏特加節,公司給員工發福利總少不了它,有的工廠和部分員工達成了默契,用伏特加代替工資。

8,世界範圍內的計程車,除拉貨的外,款式大概有轎車、摩托車、人力車、馬車等,但你聽說過裝甲車計程車嗎?這樣的情況,在海參崴大機率會遇到,據統計目前大約有75輛裝甲車運行在海參崴的大街小巷,膽大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e527e3f80138a540f56836e9e8f57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