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克紹:曾多次與毛澤東對著干,建國後欲裝死逃脫,最後下場如何

2024-08-11     古今記實1

本文來源公眾號:

腦洞時史

1950年11月的一天深夜,忙碌一天的毛主席突然想起一個人來,於是他立刻親自起草給湖南省委的電文:

湖南省委、省政府,著立即查明羅克紹此人下落(已73歲),是否還在?在則從速逮捕。

羅克紹是誰呢?為什麼能讓日理萬機的毛主席銘記於心呢?而且還要從速逮捕他呢?

1877年生於湖南省茶陵縣江口鄉的一個地主家庭,他的家庭條件十分優越,在當地屬於是豪門望族,不僅財富驚人、田地眾多,而且還世代擔任江口、桃坑兩鄉客家羅氏家族的族長。

俗話說富家多敗兒,有財有勢的羅家生出了一位紈絝公子哥,他便是羅克紹。

羅克紹自幼也是紈絝,愛持煙斗、穿馬褂到處尋釁滋事,比八旗子弟還八旗子弟。

到了他繼承了茶陵縣桃坑、江口兩鄉客家羅姓家族的族長身份。

家中非常富有,世道混亂之際,有錢便能招來人手擴充實力,羅家便是如此。

他想要擴張祖輩留給他的財富,也想讓客家人擁有更多的資源,於是他建立兵工廠。

為了保護財產,羅家招攬了數百名家丁,還有小型的兵工廠,能夠製造土槍土炮

,在當地作威作福。

在茶陵,羅克紹的名聲並不好,長年欺凌、魚肉百姓,不把民眾當人看。到了1926年,社會發生了變化,湖南各地紛紛有農民成立協會,他們團結一起,來反抗地主的壓迫和剝削。

當地主的利益受損時,羅克紹自然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可當時農民人多勢眾,他們將羅克紹當眾審判。可即便如此,羅克紹依舊沒有一點悔改之心,他威脅民眾:我只要還活著,就一定會把你們統統弄死。

秋收起義後,毛主席帶領軍隊到井岡山建立了根據地,我黨每解放一處地區都會讓當地的土豪瓜分田地給農民。隨著根據地的擴大,我黨在茶陵縣也建立了武裝組織,但是

那時候50歲的羅克紹,手裡既有人又有槍,也算是一支不可忽略的武裝力量。他受到蔣介石的看重,並擔任了國民黨「義勇隊」的總隊長,這為他後來的萬惡行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1927年12月,羅克紹開始攻打茶陵縣城。工農紅軍奮起反抗,無奈武器落後。在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後只能撤出茶陵縣城。在撤退的道路上,第一團團長陳浩便起了放棄革命的念頭。

陳浩在茶陵湖口帶著一團向國民黨方鼎英駐軍方向而去,察覺到陳浩意圖的一營黨代表宛希先立即派人給毛澤東送信。

當時的井岡山上,隊伍不足千人,被陳浩拉走一個團這可如何得了?於是立即帶著兩個連去追求。就在毛澤東焦急萬分時,出現了狀況。

要想從井岡山到達湖口鄉,必須要經過羅克紹的家鄉江口鄉,而一團決定天亮前投奔國民黨,所以主席必須要在天亮前到達湖口鄉。此時,羅克紹仿佛未卜先知一樣,安排重兵在村口阻擊主席的部隊。主席指揮部隊突圍幾次都沒能成功,時間不等人,主席只能留下大部隊與羅克紹交戰,自己與幾個警衛坐船走水路往湖口趕去。好在第二天一早主席就追上了一團,並成功勸回了一團。

這次危機雖然解除,但由於江口鄉阻擊一事,羅克紹此人也走進了主席的視線,梁子就此結下。

這件事情過後,羅克紹的行動更加瘋狂,他在茶陵縣周邊對紅軍窮追猛打,即便是「疑似」紅軍的平民百姓他也要格殺勿論,若是落單的紅軍幹部被羅克紹發現,那必然要遭到重刑折磨,生不如死。羅克紹甚至還創造了十幾種刑罰,專門用來進行刑訊逼供,手段極其殘忍。

1928年1月,羅克紹接到了一條秘密的情報,裡面的內容是茶陵縣堯水區的工農兵政府正在開會。羅克紹頓時感到喜不自勝,因為他認為抓捕這些人,是他向蔣介石表忠心的好機會。

羅克紹迅速組織民防團悄悄摸進堯水,試圖將此處的革命焰火掐滅。

雖然暗哨提前開槍示警,但農民自衛隊的人數有限,且武器也相對粗劣,在羅克紹裝備精良的民房團面前顯得不堪一擊。

除尹子斌外,還有18名蘇維埃幹部慘遭殺害,這便是著名的

堯水慘案

噩耗傳到井岡山後,毛主席因此好幾天茶飯不思。

為了確保後方工作人員的安全,中央將辦公地點遷移到了寧岡縣與茶陵縣的交界之處,選擇新龍庵作為臨時駐地。

新龍庵並不處於茶陵縣內,但羅克紹得到情報後,立刻派人出發前去攻擊我黨根據地。

這一次雖然大多數黨員免於遇難,但仍然有19人在此犧牲。

羅克紹犯下的一樁樁罪行,徹底讓毛主席無法忍受,甚至公開表示:

「一天不除掉羅克紹,井岡山就一天不得安寧!」

1929年10月,袁文才派人偵察到羅克紹獨自去情人的家裡,他當即派人來到這裡,活捉了羅克紹,羅克紹是個軟骨頭,他說只要不殺他,他可以捐出自己全部的財產。

袁文才準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服羅克紹不要再和紅軍作對。

土豪劣紳們就想到了一個讓袁、王二人與特委徹底分裂的方法。

於是開始散播謠言說:"

袁文才和王佐二人與羅克紹秘密達成協議"

之類讓人誤導的話語,這

讓湘贛邊界特委的人認為袁文才叛變了革命。

1930年2月24日,湘贛特委以"

鞭打吉安

"為名,將袁文才和王佐二人騙到永新縣城,在這裡秘密殺害二人,又在紅五軍的幫助下,成功解散了紅四軍三十二團。他們的部下又放走了羅克紹,讓他繼續與人民為敵。

而在戰爭年代,我黨部隊也曾幾次對其圍剿,但由於

羅克紹為人姦猾且背靠國民黨,故而效果不佳。再加上形式嚴峻,

其實並沒有太大的精力去對付他。

時光荏苒,羅克紹眼睜睜地看著共產黨,一步步地將國民黨逐出大陸,知道這樣下去等待自己的只有槍斃,好在江口鄉比較偏僻,信息不流通,羅克紹認為只要鄉里人不把自己賣了,不知自己底細的解放軍很可能會放了自己。

因此,當解放軍解放茶陵後,他把自己的房屋和土地全部捐獻出來,並幫助解放軍對土地進行丈量劃分,散盡家財後,羅克紹一家人住在破敗的房子裡,羅克紹打扮地更像是一個乞丐。

不過,羅克紹因為出生於地主家庭,識文斷字,算是一個知識分子,解放軍就安排他到當地的小學擔任校長與教師。

就在他已經放下心來,認為過去的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不會再有人查的時候。

遠在北京的毛主席並沒有忘記這個差點耽誤了他大事的地頭蛇,如今國內諸事正在平穩運行,也該解決此事了,於是親自給湖南政府下達了逮捕羅克紹的命令。

湖南省人民政府接到毛澤東主席親自起草的中央急電,不敢耽擱,立刻派調查組前往茶陵縣進行調查。

當時,羅克紹有一個叫做羅天文的親戚在鄉政府裡面工作,有一天羅天文去茶陵縣公辦時,茶陵縣的工作人員沒拿羅天文當外人,將組織上要抓羅克紹的事說了一邊,問他知不知道羅克紹是否還活著?

羅天文想了想說道:「不知道,很久沒聯繫了,算算歲數他今年應該已經73歲了,說不定已經死了吧。」

根據縣裡掌握的情況,羅克紹當時已經73歲,人不在了完全有可能,但這是省里下達的命令,縣公安局還是決定派人到江口搜捕羅克紹,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孰料羅天文更快一步,他當天就返回江口,把這個消息告知羅克紹。

羅克紹瞬間就慌了,

生怕被偉人找到了這裡。

冷靜下來的羅克紹不甘心就此坐以待斃,

於是他想到了一個好法子——假死

。利用假死來一場金蟬脫殼,就此永遠地躲過我黨人。

為了「演出效果逼真」,羅克紹的家屬對外宣布的他的死訊,還說其是得了急性傳染病了必須當天下葬。

起初,當地軍警得知羅克紹病重身亡的消息,來到羅克紹的墳前看了一眼就走了。

後來這件事傳到了一位老公安的耳朵里,他心裡不免懷疑:哪有那麼巧的事,他們剛準備抓羅克紹,他就死了。他要求軍警一定要進行開棺驗屍。

公安們再赴江口,打開羅克紹的墳,發現棺材裡面果然是空的,羅克紹並沒有死。又經過在周圍客家人家的調查,了解到羅克紹藏在一個山洞裡。

茶陵縣公安局的便衣警察在羅克紹家附近蹲守了幾天,發現羅克紹家每天都有人走出來送飯。

隨後,警察跟蹤羅克紹的家人,最終將其抓獲。1951年2月10日,羅克紹經過公審後,被槍決。

至此,一代「惡霸」羅克紹,終被就地正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6eebd9aaaa8c8d8f66d3cae3c2e70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