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梅婷演「媽」,又把人嚇出一身汗。
上次還是《回來的女兒》里,那個狠狠剁掉綠指甲的廖穗芳,帶著最溫柔的笑容說最恐怖的話,被網友們稱為「新晉成年陰影」。
這次在新劇《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里,梅婷跟黃渤搭檔演夫妻。
還跟她在《父母愛情》中的「小姑子」劉琳,擁有了「同一個兒子」榮梓杉。
同劇還有王志飛、韓童生、吳冕、田雨、朱珠、劉樺……都是拿得出代表作的演技不俗之人。
開播7天,就連續多日拿下全國衛視收視第二,僅次於《狂飆》。
獨播網絡平台的熱度值,從第一天的3200一路漲到7300,翻了兩番多。
劇集角色貢獻榜上,黃渤作為男主角飾演的「邊亮」,僅次於《狂飆》的「安欣」(張譯 飾演)和《去有風的地方》的「許紅豆」(劉亦菲 飾演),位居第三。
梅婷作為女主角,在第10集的一場「崩潰」戲,更是登上熱搜榜。
在這場與「兒子」榮梓杉的對手戲裡,她飾演的母親「瞬間變臉」叫人直冒冷汗,難怪有網友說:「仿佛看到廖穗芳在管理朱朝陽」!
實不相瞞,追完更新的12集,梅婷和這部新劇著實給了我兩個意外、三個驚喜,還有一絲「遺憾」。
「中年危機」作主題,描寫「人到中年百事哀」的生活劇不少,但《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以看似「狗血」的開場,卻越品越有味了。
黃渤演的男主邊亮,汽車公司金牌銷售,「三好先生」:好丈夫、好爸爸、好員工,處事待人永遠熨帖,他人眼裡「靠譜」的代名詞。
住著一線城市200多平的大宅,家裡妻賢子孝,事業左右逢源,不能說是不成功。
他的42歲生日這天,升職加薪、兒子留學的「雙喜」不但沒有如約「臨門」,更有一個不速之客闖入公司,從此打亂了他原本規劃好的人生節奏。
她就是朱珠飾演的「冬曉」,跟邊亮有過一段刻骨糾纏的前任,久別重逢,她語出驚人:「我千里迢迢回來,就是為了讓你娶我」。
當然,朱珠「非要」嫁黃渤,這並不是什麼「失心瘋」的中年男性YY,實乃一場多方博弈的棋局,「逼得」原本勢頭大好的邊亮險些拖家帶口、遠走海南。
直到孫堅飾演的趙顯(冬曉男友)登場,空降搶走了邊亮志在必得的「副總經理」之位,才發現這哪是鴛夢重溫,分明是虛晃一招圖窮匕見!
說回女一女二,紅白玫瑰的寫法,並不罕見。
冬曉,性感嫵媚,對比付心童,就像一團火,猝不及防、橫衝直撞就要把邊亮所擁有的一切燒得乾乾淨淨;
但誰說白月光就只能是白飯糰,紅玫瑰就只會成蚊子血?
付心童絕對不只是一捧如水的白月光,還是一口辣得灼心的燒刀子。
她跟《回來的女兒》里的「廖穗芳」是完全不同的底色,廖穗芳是陰森詭異,是「狠」;但付心童溫婉似水,是「柔」。
乍看上去,付心童「柔」得有點「低」了,她任勞任怨,致力於滿足家裡三代每個人的需求。
親手為堅持不用保姆的公公洗衣煮飯,又為個性強勢的母親租著8000塊的養老院單間;
她是這個家的粘合劑,卻並不掌握這個家的話語權。
投資、留學,事事都要問邊亮,仿佛是依附於老公而生的蒲草。
老公過生日,臨時放了她和孩子的鴿子,也苦苦等候到深夜,不出怨言;
一張「圍裙」,成了她的「圍城」,困住了她的好年華!
誰也沒想到,一退、再退,付心童的「反抗」來得這麼急。
表面上,她這火來得又快又邪,兒子都摸不著頭腦:我不就出來吃個飯,沒接電話,怎麼就急了?
而海平面以下,丈夫和兒子都看不到的地方,是中年母親身上的「四座大山」,正在同時傾塌。
母親患上阿爾茲海默症,正在失去所有記憶;
兒子堅持不去留學,在中考的關鍵當口,鬧著當廚師;
丈夫前女友出現,還藏著「他們有一個孩子」的秘密;
家裡流動資金因為被留學中介欺騙,損失百萬。
她的「崩潰」,戳中了多少母親的困境,沒有嘶吼、沒有眼淚,也字字戳心。
「我努力地在做你說的好女人、好妻子、好母親,可是哪怕我做錯一點點事情,你就跳出來質疑我,說我不會帶孩子,那行啊,你自己試試吧!」
若歲月如當初許願時一般靜好,誰願意變成面目猙獰的瘋婆子呢?
她沒哭沒鬧沒找媽,釜底抽薪、放假一周,不伺候了!
三餐自理、洗衣自助,邊亮和兒子好好品嘗了一回「放飛」的滋味,是豆腐乳夾三明治的味道。
不到三天,父子倆從天堂到地獄,白旗投降。
千求萬吿,各種許諾,邊亮和小方把付心童求回了家,才反過味來:「一箭雙鵰,這是個局呀!」
看過《回來的女兒》里,梅婷情緒遞進如行雲流水的表演,再看第10集付心童「瞬間變臉」的戲份,有種期待成真的欣喜。
「爆發」的第一層,她的焦慮、擔心,在終於找到兒子時,先上下打量兒子,發現兒子沒事,鬆了一口氣,肩膀放了下來;
她一把打落了兒子手裡的路邊攤小吃,眼神卻是迴避兒子的,不敢看兒子的眼睛,怕控制不住自己的火氣。
兒子頂嘴,令她的「爆發」來到第二層,直視著兒子的雙眼,一股腦把「家醜」揚了出來!
雙眼充血,仿佛還有睡眠不足和極度焦慮留下的陰霾,「震」住了榮梓杉演的兒子小方,也「撕掉」了付心童溫婉的「表象」,暴露她焦慮嶙峋的內心。
黃渤和梅婷第一次合作電視劇,組成「黃梅戲」CP,倆人互相拋戲接戲,配合無間,不少頗有煙火氣息的台詞,是他倆現場即興創作的。
比如夫妻倆請冬曉吃飯之後回家,梅婷追問黃渤和朱珠當年分手內情,此處有一段《吻別》的旋律,就是梅婷現場想出來的;
夫妻夜話那段,倆人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唱起了張國榮,也是一顆即興創作的「大彩蛋」,因為梅婷和張國榮在25年前合作過《紅色戀人》,戲裡戲外都是「思故人」啊!
這劇的導演是懂細節的,連一雙鞋、一隻標籤都能做文章。
就拿女一女二見面的兩場戲來說,堪稱「互文」式的對比。第一次相見,梅婷隨意挽著頭髮,素顏穿了一身寬鬆運動服、運動鞋;
而朱珠則是精緻妝發,穿著裁剪別致、凸顯腰身的職業裝,踩著高跟鞋。
第二次見面,梅婷有備而來,斥「巨資」買了新衣服、新手袋,還化了一個精緻妝容,氣質優雅出眾;
剛剛損失百萬資金,標籤7800塊一件的名牌,梅婷咬咬牙買下,卻沒捨得撕吊牌,打算穿完就去退了;
而朱珠卻極其隨意地穿著一身運動服、背著瑜伽墊就來了,緊身瑜伽服愈發凸顯她的活力;
倆人的服裝與第一次見面對調,卻穿出了不同的情境:越正式,越重視,朱珠舉重若輕卻暗炫實力,梅婷被腳上一雙不合時宜的人字拖鞋「出賣」了底氣。
沒點生活積累,寫不出這樣的細節。
梅婷的這張臉,出現在螢屏上,沒有磨皮濾鏡、沒有逐幀修圖、沒有科技與狠活,仿佛是以極度貼近真實的距離,在告訴我們她與角色的親密無間。
前不久,她曬出了一面錦旗,上書8個大字:「人美歌甜,德藝雙馨」,抬頭則是:「贈姨圈勞模梅婷女士」。
別說不演少女、不裝嫩,公開承認自己「姨圈勞模」的,也沒幾位了吧!
很多實力不錯、也有代表作的女演員,人到中年,不僅追求「科技與狠活」,解不開「少女感」這枷鎖,也開始「一招鮮,吃遍天」,不斷在舒適區重複自己,漸漸「混」成了老油子。
梅婷的「清醒」也給中年女演員指了一條明路。
她說:「如果在表演上形成套路,就太糟糕了!哪怕一個角色可能和之前演過的某個角色有相似的地方,也不能流程化地用之前的經驗去完成,那就挺沒勁的,那就不好玩了。」
不是第一次演「媽」,從《父母愛情》到《回來的女兒》,再到《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安傑、廖穗芳、付心童,三人三副面孔,沒有一次讓我覺得「似曾相識」。
這也是追劇追到12集,讓我感到「一絲遺憾」的原因:我還沒有看到付心童這個人物完整的「弧光」,還沒有看到她打開自己的盲盒、走出自己的「圍城」,就寫下了這篇文章。
我也高度好奇:梅婷接下來,會怎樣講完這個故事?
今日主筆:某小刀。
原創文章著作權:刀刀叨文藝(ddddart),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