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二十八,各省衛視春晚,也太「內卷」了!
30日晚,遼寧春晚、天津相聲春晚、山東春晚、河南春晚、安徽春晚、山西春晚、福建春晚、甘肅春晚、吉林春晚、川渝春晚、青海春晚等11台衛視春晚扎堆播出,展開收視大戰。
每年這個時候,遼寧春晚都是當之無愧的「頂流」,今年也不例外。據酷雲實時收視,遼寧春晚一騎絕塵,開播半小時即破1.5%,峰值達到2.1993%,在全國衛視「斷層第一」!原因也很簡單,遼寧春晚小品多啊,8個呢!
收視第二:天津衛視相聲春晚,連續三年搞相聲春晚,到今年收視率終於被「捂熱」了!平均收視率為0.6393%,雖然未能破1,但收視曲線相當穩定。
德雲社的「角兒」全員出動,岳雲鵬和孫越今年不上央視春晚,也就多了不少觀眾特意守著天津台,他們也沒辜負粉絲,「我的天吶」等名場面重現,經典包袱不斷。
收視第三:山東衛視春晚,平均收視為0.3569%。有王亞平等國家太空人來自太空的問候,這一波屬實是牛!
收視第四:河南衛視春晚,一如既往走「國風」路線,歌舞節目審美絕妙,且夠大膽:其一,不設主持人串場;其二,先網後台播出。收視率也比小年夜春晚更好,破了0.3%,王一博創造了收視峰值0.3294%,不愧「頂流」。
收視第五:安徽衛視春晚,平均收視率為0.197%,明星陣容夠強,有張靚穎、張傑和大張偉等,不過在憑「特色」殺出的衛視春晚大戰里,還是輸給了「文化內卷」的河南衛視。
說完前五名,收視第六到第十一名,依次是川渝春晚(四川衛視和重慶衛視)、吉林衛視、山西衛視、青海衛視、甘肅衛視、東南衛視。
這場衛視春晚收視大戰,沒有去年那麼跌宕起伏,而是從開播剛剛半小時起,大局就定了。
浙江衛視去年還入場「攪局」,也邀請了不少東北喜劇人,搞了《喜劇春晚》,但今年浙江衛視把春晚挪到了大年初一,打算跟北京衛視春晚對打了。
再看看前五名的收視率峰值,就能發現:我國觀眾熱愛喜劇,愛得徹底!
遼寧春晚的收視峰值為2.1993%,出現在賈冰與蔣詩萌、于洋等出演的小品《浮想聯翩》,這已經是賈冰和于洋第三次演父子,意外的是結尾沒有來個催淚煽情,進步了!
山東春晚雖然不是主打喜劇,但收視峰值為0.3199%,出現在孫濤、黑妹等表演的小品《旗開得勝》播出時;
安徽春晚的收視峰值,也是小品:《誰能證明》。由邵峰、張瑞雪、李丁等人主演。果真,衛視春晚就是「喜劇」的勝利。
天津台就更不用說了,整台節目都由德雲社「承包」了!傳聞中節目被「砍」的郭德綱,在戲曲節目裡現身,嗓子一亮,就知道是老郭。
由於不少衛視春晚都是錄播,因此也就出現了一個笑星同時出現在幾個台的情況:馮鞏、閆學晶,這邊在遼寧台開場,轉眼又去了山東台開場。
孫濤和邵峰也是,孫濤這邊在遼寧台跟文松著上「男德」班,那邊又在山東台陪著孩子「高考」。
邵峰剛跟文松在遼寧台上完「男德」班,那邊就跟李丁一起在安徽台「樂於助人」去了。
不僅喜劇人瘋狂「內卷」,就連「喜劇頂流」的遼寧台,也自我「內卷」起來。
遼寧衛視「拿捏了」觀眾的心理,足足搞了8個語言類節目,幾乎是把國內的知名喜劇社團「一網打盡」:有開心麻花、有大碗娛樂、有趙家班還有脫口秀。
李雪琴、辣目洋子、宋曉峰和朱天福,合作了小品《來啦,老妹》就是「跨社團合作」的絕佳例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各地方台的小品,聽見了群眾的呼聲,不搞「先喜後悲」那套了!幾乎沒有一個節目,是以煽情催淚結尾的。
今年宋小寶不喝啤酒了,改成跟AI機器人「相親」,緊貼潮流。
潘長江和鞏漢林演的《休閒養老團》,居然把二手玫瑰主唱梁龍也請來了!一群爺爺奶奶唱跳搖滾,那叫一個「硬核」!
而天津台的相聲晚會,也不只有相聲,想看歌舞有歌舞、想聽京劇有京劇,最大驚喜是「德雲社老闆娘」王惠跟「少馬爺」馬志明一起唱大鼓。
這可是花幾千塊買票看德雲社封箱表演都沒有的驚喜啊!
河南台節目還沒播完,「河南春晚文化內卷王」就上了熱搜。論「搞文化」,審美之絕妙、視覺之驚艷,河南衛視沒輸過。
往年有「唐宮夜宴圖」「水下洛神舞」,今年有胡陽、駱文博等11位頂尖舞者翩翩演繹的《國色天香》。
白居易、狄仁傑、上官婉兒、張旭、宇文愷等11位大唐風雲人物,以絕美的視覺呈現,看得觀眾那叫一個心嚮往之、心旌搖盪,驚呼:「感覺整個大唐的名流都來陪我過年了!」
「曉露精神妖欲動,暮煙情態恨成堆」「邀勒春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台」,誰看了這個節目不感嘆一句:「中國字是有靈魂的!」
傳唱千年的古典詩歌,與人、與舞、與音樂融為一體,宛若有了生命,嬿婉迴風態若飛,麗華翹袖玉為姿!狄仁傑這段,難道不比某些「武俠劇」燃?
對於這樣的節目,網友從不吝於點贊。這條評論說得好:「河南春晚又名《河南文化概論》(雙語版),直接把中國文化概論課又複習了一遍」,還有評論說:「這是審美天花板吧?」
整台河南春晚,個人最喜歡3個節目:除了《國色天香》,還有以花木蘭為主角,又美又颯、盡顯女子剛毅和柔美的《巾幗令》,以及張藝興那首描寫中藥的《天下安康》。
《巾幗令》的「花木蘭」,由峨眉武術非遺傳承人凌雲演繹,舞蹈和武術、舞台表演和影視敘述手法相結合,唯一的遺憾就是太短了!沒看夠呢。
河南春晚,給人的感覺就是在創新這條路上「豁出去了」,個人認為是一台拿得出去、能驚艷一片的節目,讓我為這台節目吆喝啞了嗓子,我也樂意!
岳雲鵬、張藝興和張傑,三位都是央視春晚的「常客」,今年缺席了。30日晚上,就在地方台春晚開播前,央視春晚節目單曝光,引發熱議。
不過好在他們仨都參演了地方台春晚,就表演受歡迎程度看,依舊是「王牌中的王牌」。
岳雲鵬和孫越的相聲《我還行不行》,創造了天津衛視春晚的收視率峰值:0.82%,足以證明小嶽嶽還是德雲社的「一哥」。
他這個本子,跟當年的《我是一哥》有異曲同工之處,欲揚先抑,看上去「毒舌」了師兄弟們,實際上是把師兄弟們的優點都點了個遍,甚至還調侃了一下跟王鷗傳緋聞的何九華!
最有意思的當屬「我的天吶」和「轉圈圈」兩個曾經爆火的表情包,被小嶽嶽「名場面重現」了!
張藝興,在河南台表演的《天下安康》,讓人想起周杰倫那首《本草綱目》,同樣是方文山作詞、同樣以中藥為主題,這次是張藝興作曲,但有著另一種味道。
「集世間百草,熬煮成驕傲」「寫一行天下安康,落筆在東方!」方文山的歌詞,結合張藝興的舞蹈,碰撞出一種既古老又潮流的反差感。
舞台很妙,既有「金木水火土」,又有「神農嘗百草」,把中藥名字和炫酷特效融合,特別是配合歌詞,還設計了「抓藥」這個動作,妙啊!
張傑,則在安徽台唱了《少年中國說》,live感爆棚!這是直接把地方台春晚當演唱會了。
三位演時的收視率都不俗,也是真能扛收視。
11台衛視春晚看下來,在「喜劇頂流」遼寧衛視連莊了多年的收視冠軍之後,要想在激烈競爭中分一杯羹,除了一條金科玉律:「搞喜劇、搞觀眾喜聞樂見的喜劇」之外,還得加一條:
做自己,做最有特色的文化輸出。
河南台春晚,不就憑藉中原大省豐厚的傳統底蘊,走出了一條難以複製的路子嗎?
上圖:河南春晚《國色天香》
還有川渝春晚,雲集了劉曉慶、蔣勤勤、黃綺珊、王錚亮、降央卓瑪等川渝藝人,以川渝文化為主打,就成功地讓觀眾記住了這道大餐的「麻辣味兒」。
當然最幸福的是觀眾,各家衛視都「捲起來」,咱們也就有了酸甜咸香各種「口味」的年夜飯了!
今日主筆:某小刀。
原創文章著作權:刀刀叨文藝(ddddart),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