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的家庭料理,比我想像的要精彩

2022-03-01   雅歌小汐

原標題:白俄羅斯的家庭料理,比我想像的要精彩

世界這麼大,各國飲食文化也各有不同。相比於一般的西餐和日韓料理,白俄羅斯飲食文化可能比較讓人印象模糊。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白俄羅斯的地道料理及飲食習慣吧~

提到「白俄羅斯」這個國家,因為名稱與「俄羅斯」實在太像了,不禁讓人疑惑,這個國家為何叫「白俄羅斯」?

其實白俄羅斯共和國(Republic of Belarus)跟俄羅斯(Russia)的英文完全不同哦,只是在漢字中比較相似而已。

言歸正傳,白俄羅斯人的飲食習慣和文化受當地環境和氣候的影響極大,傳統白俄羅斯料理熱量明顯偏高。因位處中歐,冬季長、夏季短。所以必須利用夏季短暫時間大量種植蔬菜,比如土豆、番茄和南瓜等。

收成以後保存於地窖內,部分蔬菜例如青瓜,可以用腌漬的方式保存。儘管在運輸業發達的今天,許多家庭仍然有地窖,因為冬天大雪覆蓋、外出不便,把冬天需要吃的大部分食物儲存在地窖中更加便利。

烤肉,盡享相聚時光

白俄羅斯人的主食大多是土豆麵包,幾乎每一餐都吃。土豆的烹飪方法當然也很多,比較家常的做法是加入鮮奶或奶油做成土豆泥,當然,煎土豆搭配酸奶食用也是餐桌常菜。

有趣的是,白俄羅斯家常菜中,只有土豆、湯和肉類是熱的,其他都是冷菜。比如這一道賣相非常吸引的「鯡魚沙拉」

沙拉層次分明、色彩鮮艷且營養豐富。傳統上有會這些食材,包括土豆、蔬菜、雞蛋、甜菜和當地佳節必吃的菜肴。料理看似簡單但卻超費工夫,光是冷卻就需要6小時。另外還有加入碎蘋果的版本。味道咸甜交織,讓人食慾大開。

黑麵包是白俄斯每個家庭、每一頓必備的麵包。少了黑麵包,白俄羅斯人會很不習慣哈~

製作黑麵包時,因為天氣冷,老面酵母發酵時間長,因此口感偏酸,但麵包的質感非常所實,麥香味很濃郁,搭配酸奶、芝士醬或搭配湯吃都很對味。

肉類當然也是餐桌必備的大菜。在白俄羅斯,牛的主要作用是產奶,馬是工作用的,所以肉類大多以豬肉為主。一般會做成肉丸子、燉肉、烤肉、煎肉。

因為過去農務工作量大,需大量食用肉類補充體力來源,而當地人非常注重家庭,所以烤肉聚會,是經常用以展現歡樂時光的聚餐模式。

剛才提及白俄羅斯人非常注重家庭生活和朋友聚會。所以當地人會在周末、假日到來時,準備大塊、大串的烤豬肉、雞肉,與家人朋友一起享用。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人烹飪烤肉並不會用過多的調味品腌制,也不添加烤肉醬,甚至只會用上極少的香料,因為相比起各種口味的烤肉他們更喜歡儘量保留肉的原味。

白俄羅斯人的飲食總體來說其實算得上是較清淡的,但是,清淡並不代表單調,許多家庭菜可能比許多人想像的都要精彩,例如手工丸子……

手工肉丸子則是白俄羅斯媽媽們最愛做的食物。一般用豬絞肉和牛絞肉混合,揉成適口的丸子狀。而且每一次都是大鍋製作保存,以便吃的時候隨時可以拿出來烹煮。丸子口感做得很紮實,香煎或燉煮都不容易散開。

白俄羅斯自古流傳下來的消暑飲品「卡瓦士」,是一種以黑麥、黑麥麵包、蜂蜜和酵母為原料釀造的飲品。喝起來有點像黑麥汁,除了麥香味,也嘗得到蜂蜜的香甜味。營養成分不輸麵包。

原味,就是美味

白俄羅斯料理有特別常用的香料嗎?其實白俄羅斯人食用的肉類都非常新鮮,一般不會用香料掩蓋味道。

俄羅斯料理不像亞洲菜著重醬汁佐料,也不似歐洲菜用許多的香草,而是以食材原味為基底,佐以少鹽、少糖調味。對於白俄羅人來說,各種西式香料雖然都是廚房必備的,但烹調時只會象徵式地放一點點提味,總體來說還是以原味為主。這一點倒與西式國家大量使用香料的習慣大異其趣。

如果說哪一種「調味」最經常用到,那……可能是「酸奶」吧。無論是主菜、配菜、湯品、沙拉或點心中都相當常見。酸香滋味讓人食慾大增,也成為白俄羅斯菜的特色之一。

今天分享的「白俄羅斯的家庭料理,比我想像的要精彩!」到這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會立刻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