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學到了一句罵人不帶髒字的話「你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海鞘了」。
???
海鞘幼體的時候有脊椎,有一雙眼睛和基本腦部構造,會四處游泳覓食,知道什麼時候餓了,知道怎麼四處移動,能分辨方向。
但是!當它和岩石結合成一體時,它會吞掉沒有用處的眼睛、腦袋和脊索。
沒有大腦還能僥倖生存下來,大海恐怕只有海鞘了吧。將身體的一端固定在礁石上,中一端則隨著海流飄動,再也不會離開這個好位置。
找到這個永遠的家後,海鞘此生的任務就只有張大嘴巴,讓海流把浮游生物送入他的口中。因為只需要張大嘴巴就能吃飽喝足,不需要大腦了,於是海鞘的身體便開始把自己的大腦也「消化掉」。
沒想到這麼丑的海鞘卻是個狠角色,哈~
海鞘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它又名「海菠蘿(SEA PINEAPPLE)」,也有人稱它為「海豬肉」。
別看它滿身疙瘩、肉棘刺,表皮又丑又硬,去掉表皮之後,內里的肉可是柔軟粘滑的。在韓國和日本一直是人氣刺身。
全世界有兩千八百多種海鞘,但是可食用的卻不多。現今許多研究還在不斷地發掘海鞘的營養價值和食療功效。
海鞘含有多種營養素,其中肝糖含量為牡蠣的2倍,也富含牛磺酸,有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中性脂肪。
記得第一次見這種東西,還是在某綜藝節目上,看到嘉賓們從市場上買來沒剝皮的海鞘,整個兒塞入口中,嚼又嚼不動……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很搞笑。
可惜對海鞘心心念念了許久,一直還是沒有機會一試。但我問了在韓國品嘗過海鞘的同事,請她給個食評。
我問:「那即是好不好吃?」
她回答道:「很有嚼勁,很粘滑,類似秋葵那種粘滑,有點腥還有點苦,但很鮮甜!」
但是據她所說,味道跟記得當時老闆描述的不太一樣。老闆形容為:「入口之後經過咀嚼,混合著唾液以後會釋放出大海的香氣和海鮮的甜味哦~」
聽起來很有深度對吧?
但是我從同事的語氣聽起來,感覺應該是稱不上是美味,頂多是還可以一試!
至於價格,在當地市場裡,一套海鞘拌飯售價是10000韓元(約53元人民幣)。
如果覺得生的不敢入口,不妨試一下煮熟後的海鞘?比如烹飪成天婦羅、和清蒸都是不錯的選擇。
煮熟後的海鞘粘滑度和腥味都會明顯降低,口感會變得更加紮實。蘸上韓式辣椒醬,據說口感點像象拔蚌。
除了可作為食物,海鞘也能運用於「紡織業」,而且還具有導電性。未來若能大量生產,說不定能為傳統紡織帶入革命。
還處在「寶寶時期」的海鞘長得很像一個0字耶 ~雖然長得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渲染力十足,細看之下像極了一個定格在「尖(大)叫(笑)」的表情。很滑稽!
生命中,總有些令人想抓狂尖叫的瞬間,希望真到了遇上的時候,也能像海鞘一樣,笑口常開。
今天分享的「很醜,但很鮮甜的「海鮮」,你吃過嗎?」到這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會立刻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