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湖北 惟楚有材
氣溫漸冷,
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是對生活最好的慰藉!
「京山橋米,香飄萬里」,
這種以前皇帝才能吃到的「貢米」,
如今尋常百姓也能一飽口福了!
京山橋米,原產於京山市孫橋鎮,其米質溫潤,潔白如玉,煮粥蒸飯噴香撲鼻,綿軟可口。
京山位於湖北省中部,是湖北省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北倚大洪山麓,南臨江漢平原,境內山清水秀,物產豐富,素有"鄂中綠寶石"的美稱。
京山市
京山地處丘陵地帶,晝夜巨大的溫差,讓橋米生長能儲存更多的營養物質。
優質的土壤,富含營養物質,土質明顯優於周邊產田,而來自山澗的溫泉水,則是橋米優質的「飲用水」,造就了京山橋米天然優異的品質。
京山橋米生長周期比普通水稻長10天以上,超長的生長周期,充足的日照條件,讓京山橋米的品質與眾不同,每一粒米都是精華。
據《京山縣誌》記載,明嘉靖年間橋米就被作為覲獻皇帝的貢米,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
"橋米長,三顆米來一寸長;橋米彎,三顆米來圍一圈;橋米香,三碗吃下賽沉香",這是一首在京山當地十分流行的民謠。
據說京山橋米最古老的原生稻種叫做「洋西早」,原產地在京山市孫橋鎮余家沙坡村六組與蔣家大堰村六組之間,據說當年正是這「洋西早」征服了嘉靖皇帝。「洋西早」成熟時能長到半人高,容易倒伏,生長周期長,產量卻極低,但是品質非同一般,顆顆飽滿厚實,潔白如玉,蒸飯煮粥都是極品,雪白一片,噴香饞人,能開脾胃,增食慾,營養豐富。
京山市孫橋鎮蔣家大堰村橋米種植基地
2004年前,雖然京山橋米十分吃香,但產量較低。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京山農民開始引進優質稻種「鑒真2號」,加工出來的橋米十分搶手,並以「貢米品質」在南方大米市場颳起了一陣「京山旋風"。
2004年12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京山橋米"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09年4月,京山橋米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中國馳名商標"。
2020年12月,京山橋米榮獲"全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稱號,"國寶橋米"榮獲"全國十大好吃米飯"稱號。
「北有五常大米,南有京山橋米」,
這一碗晶瑩剔透的米飯,
熱氣騰騰,
藏著濃濃人間煙火氣。
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代代相傳的絕佳品質,
在這一碗小小的白米飯中,
你都能體會!
END
來源 | 湖北農業品牌研究院
作者|肖揚
編輯 | 宋嘉誠
編審 | 李春花
監製 | 丁小平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