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戰爭中,決定勝負的卻是更為強大的「武器」。實際上,只有少數戰士在戰鬥中會使用到輕武器。相較於此,遠距離阻止敵人接近,避免接近距離戰鬥要來得更加理想。因此,軍隊擁有的重型武器越多,士兵對其的掌握程度越好,戰鬥力就越強。無後坐力炮正是這種重型步兵武器中的一種,特別是蘇聯生產的SPG-9「長矛」反坦克榴彈發射器,它在軍中被親切地稱作「靴子」。
SPG-9 及其彈藥的拆卸狀態
在軍事術語中,「用靴子轟炸」、「用靴子打擊」、「用靴子覆蓋」等短語通常指的就是SPG-9。
無後坐力炮的設計基於一根光滑或帶有膛線的炮管,發射時依靠發射藥氣體產生的推力。氣體從後方噴出,產生反向推力,以抵消後坐力。這種設計使得炮的結構非常緊湊,不需要大型炮架或後坐裝置。但早期無後坐力炮的射程和精度有限。
隨著技術的發展,後來使用了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為彈藥的動力。火箭推力延遲啟動,直到彈藥離開炮管後才發揮作用,進一步加速彈藥。
實際上,現代SPG-9的發射原理類似於RPG-7,但採用了更強的發射藥。
SPG-9及其完整彈藥的組裝狀態
研發歷史
對無後坐力炮的研究早在20世紀初的美國就開始了,最初設計用于飛機上,用於對抗潛艇。俄羅斯帝國也進行了一些類似的實驗,但並未量產。
二戰期間,德軍傘兵和山地部隊使用了無後坐力炮,美軍也在戰末成功使用了M-20炮,基於相同的無後坐力原理。
蘇聯在1950年代末恢復了對無後坐力武器的研究,開發出了SPG-9。該武器於1963年在蘇聯軍隊中服役,目前仍在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十多個國家中使用。
戰鬥陣地上發現的SPG-9及彈藥袋
SPG-9和RPG-7的開發由同一團隊完成,因此儘管它們屬於不同武器類別,設計上依然可以看到相似之處。
SPG-9參數
該裝置由一根長管組成,帶有可開啟的後膛部分,安裝在摺疊式三腳架上。後期為空降部隊開發了帶輪版本(SPG-9D和SPG-9DM)。
SPG-9DM及其操作員
最初,該武器作為反坦克裝備設計,要求能夠在800米的距離上摧毀坦克。設計實現了這樣的直射距離,偏差約在0.5米內。同時,可以在1300米的距離上準確擊中裝甲車或掩體,但這需要在無風條件和熟練的操作員。
後來,隨著高爆彈藥的研發,SPG-9的射程擴展到4500米。
• 總重:47.5公斤(SPG-9DM:64.5公斤)
• 總長:2110毫米
• 炮管長:1850毫米
• 口徑:73毫米
• 操作員:官方編制為4人,但在必要時3人或更少即可完成操作。
由於發射藥設計不同,SPG-9的高爆彈藥和破甲彈藥不能互換使用。
在風向修正方面,SPG-9和RPG-7相似。大風時會偏向迎風方向。SPG-9射擊時產生巨大的噪音,建議使用耳罩或耳塞,開火時張口以減輕衝擊。
陣地上發現的SPG-9彈藥箱
破片彈型號:ОГ-9В、ОГ-9ВМ、ОГ-9ВМ1。
彈藥:榴彈和發射藥
發射藥設計有所不同。其連接設計使得物理上無法將破片彈的發射藥誤裝到聚能彈上,反之亦然。
發射藥設計有所不同。其連接設計使得物理上無法將破片彈的發射藥誤裝到聚能彈上,反之亦然。
SPG-9彈藥箱
……以及旁邊的「靴子」(SPG-9
SPG-9的水平修正特點類似於RPG-7。當遇到側風時,風主要對準開啟的尾翼作用,使得榴彈偏向:尾部隨風,彈頭朝風,即榴彈會朝迎風方向偏移(而普通炮彈或子彈則相反,會隨風偏移)。
「靴子」射擊聲音很大。建議操作員佩戴耳罩,或至少使用耳塞,並在射擊時打開嘴,以減小壓力衝擊。
SPG-9的實際操作
SPG-9「矛」的使用
該武器被攜帶至指定位置或從運輸工具上卸載。如果是「Д」版本,則需卸下車輪。打開支架的腿並將其設置到位。如果預計使用破片彈對步兵進行高射彈道射擊,務必安裝SPG-9光學瞄準器。如果目標是裝甲車輛,則可以使用機械瞄具(準星和可調節摺疊式照門),甚至直接通過槍管瞄準。
SPG-9DM裝有ПГО-9瞄準器
將武器對準目標後,通過操縱杆調整垂直角度和精確的水平位置。
垂直調整操縱杆
水平調整操縱杆
SPG-9的觸發器為壓電式。最好在設置於射擊位置前進行測試。武器套件中應包含一個特殊的圓盤傳感器,將其插入後膛,按下扳機。如果LED燈亮起,則表示一切正常。如果未亮,則需要打開接觸器箱蓋並清潔接觸點,必要時還可更換備用接觸點。
帶有接觸點的隔層和備用接觸點
火藥應存放在防潮密封容器中,並在射擊前立即組裝彈藥。夏季需保持彈藥在陰涼處,避免暴露在陽光下。僅在裝彈前才可取下引信的保護蓋;如遇雨雪天氣,切勿取下。
裝彈手拉開後膛,彈藥助手將彈藥包(榴彈和發射藥)組裝完畢後送至炮尾並插入。裝彈手將後膛關閉。
打開後膛
在打開的後膛中裝填彈藥
完成裝填後將武器上膛。
上膛
隨即開啟保險以避免意外發射。
設置保險
射手進行最終瞄準。
摺疊(升降)式照門,帶距離調節刻度
照門與準星
解除保險後,按下扳機。
發射彈藥。
由於SPG-9發射時產生大量噪音和塵土,因此必須迅速射擊並更換位置,簡單來說,就是要快速撤離。
通常對裝甲車輛進行1到3次射擊(擊穿動態防護、補充打擊或糾正失誤),或對步兵目標進行至多6次高射彈道射擊。
為了攜帶因射擊而發熱的「矛」,武器上配備了特殊的護套和把手。通常操作仍需佩戴厚手套。
SPG-9 優缺點
SPG-9的優點在於,作為擁有如此火力的武器,它相對緊湊且重量較輕。3人小組可以在中等距離自由攜帶它。在現代摩托化戰爭中,它常被裝載在摩托車和汽車上進行移動。
摩托車搭載的SPG-9
SPG-9位於反坦克飛彈系統(ATGM)和可攜式火箭榴彈發射器(RPG)之間的中間地帶。其射程比ATGM短,僅有800至1000米,但遠超大多數RPG的射程。它能夠擊中側面的任何裝甲車輛。對具備反應裝甲(DZ)的坦克,通常需要兩次射擊來摧毀,但有時也可以在正面擊中並破壞。
在小於300米的距離內,SPG-9的優勢減弱。因為在這樣的距離內,RPG已非常有效,部分RPG甚至有串聯戰鬥部,可擊穿與SPG-9舊型號類似甚至更厚的裝甲。
從機動性上看,ATGM具有更遠的射程和更強的正面打擊坦克能力,但它的價格明顯更高。
丟棄的SPG-9
缺點包括:射程和裝甲穿透力並不出眾。缺少串聯戰鬥部。發射時產生巨大的閃光和塵土,暴露位置。
塵土、落葉及雜物暴露了SPG-9的位置
總結
在現代戰爭中,SPG-9仍有一定的適用性,但在400米到1公里的射程內才會發揮最大優勢。此距離超出RPG的有效範圍,作為「窮人版反坦克飛彈」使用非常合適,特別是當缺乏ATGM時,老舊的SPG-9仍能發揮作用。
SPG-9在1公里外效果不佳,300-400米以內則可選擇更小巧輕便的RPG。
若以破片彈長距離攻擊步兵,SPG-9可當作小型「迫擊炮」使用。
總之,隨身配備SPG-9在缺乏專用武器(如ATGM、迫擊炮)時,能有效威懾或牽制敵人。
SPG-9和光學瞄準器
因此,若有機會,請學習SPG-9的操作。這根「長矛」仍有用武之地。